首页  > 本期策划   > 正文

建设高端智库 助力民心相通
————华侨大学双管齐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NO.3 本期策划 作者:华侨大学党委办公室

  近年来,华侨大学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秉承“观念先人一步,机制高人一招,融入深人一层,效率快人一拍,服务多人一点,品质优人一等,效果胜人一筹”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念好学术经,发挥人才力,架起连心桥,铺就文化路,奏响和谐曲,为国家“一带一路”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

  一、盯前沿、破难题,智库建设紧紧围绕大局

  (一)结合国家需求成立高端智库

  1.集合全校之力,打造全国首家“海丝”高端智库。在国务院侨办的指导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华侨大学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依托“海丝”核心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率先成立全国首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探索形成了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为统筹,以“海丝”研究发展基金为保障,以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新闻社、福建省侨办、福建社科院、福建省社科联为支撑,以华侨华人研究院、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海外发展研究中心为协同,以经济战略、国际政治、文化交流与传播、东盟和海外安全五个中心为特色的“海丝”智库建设模式。

  2.开展跨国合作,搭建国际“海丝”建设平台。华侨大学发挥与泰国合作优势,先后成立泰国研究所、诗琳通中泰关系研究中心,积极促进中泰民心相通,推动泰国各界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7年4月24日,华侨大学与斯里兰卡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中斯新丝路文化传媒(亚太日报社)及斯里兰卡贾亚瓦德纳普拉大学联合设立海上丝绸之路南亚研究中心,着力研究“海丝”前沿课题并出版专著、论文、年度报告,为斯里兰卡参与“海丝”建设提供支撑,为各方提供交流、研讨和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为中斯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海丝”沿线国家提供高端人才培训。

  (二)围绕热点问题举行专业论坛

  华侨大学整合国内外资源,提供学术交流、研讨和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尤其是举办有东南亚国家重要智库或高校的专家,各国政要、前政要,重点行业商界精英,重要传媒参加的“海丝”高端论坛。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华侨大学主办、承办、协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中泰战略研讨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等“一带一路”高层次学术会议近二十次,积极组织学校专家学者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五届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参事研讨会等重大学术会议十多次,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针对具体实践开展理论研究

  为进一步突出“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特色,提升为侨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华侨大学根据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和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着眼“21世纪之路重点领域问题,积极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前沿性研究,承担国家、省、市“一带一路”方面的委托课题,着力开展相关战略研究。目前学校在“一带一路”主题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3项、其它项目10余项;资助了一批“海丝”研究专项课题,其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合计32项。同时学校还出版了《谁持彩练海上丝路》《中国东盟与中泰关系研究》丛书,发表了28篇文章。2017年开始,华侨大学还将出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蓝皮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辑刊以及“一带一路”研究系列丛书。

  (四)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

  1.开展海外驻地调研和国别研究。华侨大学先后组织调研团队,赴斯里兰卡、缅甸、老挝、马来西亚、丹麦、德国、瑞士等国家进行专题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资料。学校还敦聘印尼、马、新、泰四国的著名专家、政要和实业家,成立印尼、马、新、泰国别研究小组,常年开展驻地研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学校还注重开展对国内部分“海丝”重点城市的调研。

  2.依托地缘优势,服务地方“海丝”建设。华侨大学依托横跨泉州、厦门两地办学的地缘优势,深入参与泉州市、厦门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行动方案的制定。主持泉州市委托课题《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研究》《发挥侨力携手打造“海丝”先行区研究》。同时,华侨大学发挥地处福建,紧接台湾的优势,在参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加大了与台湾文化教育机构交流的力度,依托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两岸高校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台湾青少年夏令营等品牌活动,努力深化与台湾在“海丝”人文交流等领域的融合,构建更高水平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联手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3.与海内外媒体开展合作,为“海丝”建设提供舆论引导。华侨大学积极开展与海内外媒体的合作,共同为“海丝”建设作好舆论宣传、政策解读和形势分析,相继参与了新华社、中新社、路透社、凤凰卫视、英国金融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各类媒体的100余期“海丝”相关节目的录制。在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中,“一带一路”全国发声最多的20位专家和单位中,华侨大学位列第11位。

  二、创品牌、育英才,民心相通步步落在实处

  (一)精心组织,构筑“智慧海丝”英才培育产地

  1.加大对境外学生的培养教育力度,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优秀人才。华侨大学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和外国学生4405名,是全国拥有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 许多境外生都是来自“海丝”沿线国家,学校发挥这一优势,围绕国家使命,构建了“根在中国、学在中国、爱在中国、梦在中国”四位一体的境外生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创新境外生教育模式,设立境外生特色培养工程“菁英学堂”,培养学生领袖。完善境外生“学伴制”“学长制”“一帮一制”等,推进境内外学生互动融合。加强境外生通识教育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境外生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建立境外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开展中国文化之旅境外生冬、夏令营50余次,近3000人次参与,建设境外生社会实践基地7个,其中2个获评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将广大境外生培养成中华文化底蕴厚、专业素质高的“海丝”文化交流人才,为推动“海丝”文化的更好对外传播交流提供人才保障。

  2.发挥工科特长,积极培育工程人才。学校积极调整工程学科的设置方案,增加部分“海丝”沿线国家的现实要素,增加语言类课程。积极开展工程专业教育国际认证工作,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IEET认证建设,为“海丝”沿线国家培养国际化的工程类人才。

  3.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积极培育外交外事外语人才。学校新增设了国际关系的本科与硕士专业,目前已经招收75名本科生以及36名硕士生进行重点培养,为“智慧海丝”培养专门的外交人才。学校依托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实施,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对语言类课程设置的力度,已开办了面向全校的泰语选修课,目前正积极筹备阿拉伯语专业,并拟面向全校开设阿拉伯语选修课程。

  4.加强学科整合,积极培育经济管理类人才。学校在原有金融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应用经济学的硕士学位点,在“数量经济学”博士点的基础上增设了“海丝研究”方向,加强学校经济管理人才在国际业务、高端业务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全面提升涉外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信息沟通对接等综合能力。继续加强旅游学院的相关学科建设,推进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依托国家旅游安全基地,推进学校针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旅游安全的研究与服务。

  (二)贴近需求,构筑“智慧海丝”培训基地

  1.发挥品牌效应,继续做大做强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培训。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是华侨大学的一个品牌,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2年,为各国培养600多名高级汉语人才。华侨大学充分利用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品牌做支撑,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拓展学员国家范围,从最开始的泰国,现在已经拓展到菲律宾和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其次,不断提升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深度,依托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品牌,客观促进了中泰两国经贸往来,例如:泰国政府官员班往届学员社会实践团访问华侨大学时,就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商洽了泰国高铁的建设事宜。在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基础上,学校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将其拓展为东盟政府官员培训项目,已申报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东盟政府官员中国经济文化讲习班,申报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基金——东盟政府官员培训平台获立项,拟为东盟各国政府官员提供中文、中国经济与文化、亚太经贸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等系列专题培训,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助力打造中国—东盟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2.发挥华文教育的传统优势,加大对“海丝”沿线国家华文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学校承担了教育部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重要城市汉语景观调查研究”,为中文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编写适用的国别教材,完成了《周末制中文学校教学大纲》的初稿。培养、培训合格的华文教师,相继举办60余个师资短期培训班,形成了多个品牌,吸引来自10余个国家的近2000名海外华文教师参加。在菲律宾、日本等多个国家开设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帮助当地华校教师提升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开始参与非洲和中欧部分国家华文教育师资的培养,例如:2016年就开展了“华文教育•校长研习”亚非班。

  3.加强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继续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华文教育基地,在欧洲、美洲开辟了新的华文教育基地。在美国、泰国、印尼、菲律宾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境外办学工作成效显著,新加坡南洋学院、意大利威尼斯学院、北美分校、泰国分校筹建工作稳步推进。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