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期策划   > 正文

传统文化专题营让华裔孩子爱上中华文化
————2018“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北京华文学院特色营成效明显
2018年NO.4 本期策划 作者:王图保 韦九报 党伟龙

  为加深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族之根、文化之魂、复兴之梦”的理解,多年来,北京华文学院自觉服务国家大局,精准定位自身角色,主动创新办营模式,成功创办了一批有特色的主题营,在海内外华社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8月10日,2018年北京华文学院已办营21个,参营人数1017人,营员来自泰国、菲律宾、日本等18个国家。学院紧扣各营特色,发挥“游教结合”的传统,突出传统文化特色,赢得了海外华裔青少年、家长及华人社团的充分认可。

  一、紧扣特色、按营定制,创新形式办精品营

  (一)华夏魅力耀古今——主题特色营。学院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开设了系列主题特色营:以研习诵读国学经典著作为主的“经典诵读营”、以学习书法和国画为主的“泼墨书画营”、以各民族特色舞蹈为主的“民族舞蹈营”和以功夫研习为主的“中华武术营”等都成为每年寻根之旅的明星营、热门营。此外,以宣传当代中国文化为主的“传媒文化体验营”,鼓励营员利用手中的相机、手机,依托现代社交传媒宣传夏令营、宣传中国。各主题营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让生长在海外的营员近距离接触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感受中国的文化和发展,为他们充当中外文化交流“民间大使”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万里江山披锦绣——地域特色营。为加深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知,强化他们对“大故乡”的认同,进而激发他们对祖(籍)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北京华文学院在多年实践基础上逐渐推出了以祖(籍)国某一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夏令营,受到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喜爱。地处北京,依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首都历史文化营”成为许多初回中国的海外华裔青少年的首选;“丝路探源营”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贯穿于教学和活动的全程,让营员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意义;参加草原民族文化营之后,营员们说:“虽然我的老家在温暖的福建,但是我认为美丽的大草原也是我的家乡,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黑土地民俗文化营”在展示了绿水白山黑土地的优美风景之余,也让营员感知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自强精神。

  二、游教结合、管服并举,科学化人性化办营

  (一)寓教于游、游教结合。北京华文学院总结出“寓教于游、游教结合”的夏令营实施原则。课堂教学上提前融入文化考察内容,让营员心生好奇。在参观考察过程中,以广阔天地为大课堂,在故宫红墙下、在长城阶梯上温习课上内容。采取游戏、活动、任务等趣味性强的形式实现寓教于游。法国欧洲时报中文学校领队徐嘉蓉老师说,这种形式不仅能让营员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记得牢固、学得开心,是非常好的夏令营办营形式。

  (二)管理严格、热情服务。“以理服人,管理严格;以情动人,热情服务”是北京华文学院接待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抵达之前,我们要求营员、领队及家长阅读并签署参营保证书,抵达后召开领队座谈会,做到互相了解,沟通感情,明确责任,协同工作。坚持用规章制度管理营员,为夏令营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保障。为了办好夏令营,北京华文学院举全院之力,实行教学、活动、后勤、安保等多部门联席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北京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外聘专家为夏令营提供智力支持;招聘实习教师,为夏令营工作有益补充;联系京内外文教旅游部门,为夏令营开展京外活动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保障;为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安全,学院制定24小时应急管理制度。热情待人,负责做事,让所有领队和营员能感受到热情、感受到严格管理其实是为大家负责。管服并举,保证了夏令营活动的有序进行、高效完成。

  (三)优化细节、人性关怀。北京华文学院想营员之所想、急领队之所急,在教学活动之余,尽可能多地举办文体活动。与往年相比,2018年组织文体活动的力度更大。一个月内,面向各国营员举办两次大型联欢会。一方面,联欢会提供了一个不同国别营员互相认识并展示风采的舞台,另一方面,在排练节目过程中,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更为融洽,收到了以情管人的效果。夏季天气炎热,中暑高发,学院会根据天气及营员需求,增减微调行程。在领队及营员需要帮助时,学院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尽快解决。面对洗衣机房以手机支付形式收费而营员手机不具有此功能的问题,班主任以个人手机帮助支付之余,学院还安排洗衣机管理公司增加一卡通刷卡支付功能。其它诸如外币兑换、办理手机卡、家长探望等事均在学院领导指导下第一时间解决,赢得领队、营员和家长们的高度好评。

  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激发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

  (一)结合教学参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北京华文学院在寻根之旅夏令营中的具体实施中,通过教学、活动和参观,用事实、在实地为营员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方面、现代活力和独特优势。书法、国画、手工、舞蹈、武术等课程,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在参观游览中不仅有故宫、长城、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传统文化的标志,更有中国科学技术馆、奥运主场馆、上海东方明珠塔、上海规划馆等现代发展的代表,并安排了毛泽东历史珍藏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与此同时,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北京华文学院将“和”的理念贯穿于接待、教学、管理各方面,举办多国营员联欢会,鼓励营员展现“和而不同”的风采;学唱“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营歌《四海一家》,引导学生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二)通过营员连接华社,培养友好力量。“虽然父母经常说,我们的根在中国。但是只有当我踏上这片热土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到自己与她相连。中国,我回来了!”这是传媒文化营胡露西同学的感言。从中可以看出,她完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游子到归根的过程。而这正是北京华文学院承办“中国寻根之旅”的目标之一。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每一个海外游子都有着寻根的渴望、归根的可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北京华文学院坚持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全程负责教学和活动,以利于尽快在祖(籍)国与海外华裔青少年之间建立情感纽带。临别时刻,营员们与学院教职工已是难舍难分,更有甚者失声痛哭。他们在送机大巴即将开动的一瞬间,又冲下来与老师再次拥抱,他们回去之后仍与学院教师保持紧密联系,他们说“夏令营这三周,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明年还要再来!”

  各国领队和营员家长也对高水准的夏令营内容和热情接待表示赞赏。西班牙王丽老师回去后写出了《恋恋不舍北京情》的精彩新闻报道,有的家长在听到子女唱起“中国历史朝代歌”时一度喜极而泣。来自美国的家长黄天姿表示,很高兴孩子有了独立生活的经验和丰富的中国知识。西班牙营员何香蕾家长表示,夏令营所有的工作为日后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留下了深远的伏笔!加拿大营员梁凯文家长说,孩子参加完夏令营后跟朋友聊天时非常开心地表示:“滴滴清泉能汇成大海,而源泉永远是在中国!”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