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 担当作为 ——各地认真谋划2022年侨务工作
2022年NO.1 本期策划 作者:甄歌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侨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立足新形势新要求,认真谋划部署2022年侨务工作,振奋精神、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力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北京:做好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外围保障和总结表彰等工作;开展“京华海外论坛”在线系列活动,向海外侨胞宣介国情市情,推介北京两区建设、国际科技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政策信息;推动“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更加规范、更具海外传播力,持续打造侨务工作精品项目,办好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华文媒体研修班等活动。研究出台相关工作规定,优化涉侨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涉侨政务服务事项的电子化、数字化应用效能。
天津:举办“津门论道”海外华文媒体论坛,讲好中国故事和天津故事;加强华文教育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外派教师师资库,发挥好天津大学华文教育基地作用;加强京津冀“侨梦苑”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参观考察、线上视频会议等,吸引海外华侨华人来津投资创业;强化涉侨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拓展网上办理深度,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扎实做好《天津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前的准备工作。
上海:重点向海内外侨胞宣传好党的百年伟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故事;完善协作机制运行模式;加强侨界代表人士工作,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互鉴,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为改革发展营造有利国际环境;推动调查研究,重点做好侨务法治建设规划研究,推动涉侨法规体系更完善、为侨服务政策举措更优化。
重庆:持续做好代表人士工作,注重多渠道拓展华裔新生代群体“朋友圈”。加快推动出台《重庆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持续强化侨务工作干部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侨情分析,为侨务工作打好基础。针对海外疫情变化,加大对侨胞的沟通、慰问力度,积极做好暖侨助侨工作。举办海内外川渝涉侨商协会合作联盟2022年会、川渝侨资企业互助合作洽谈会等,用好“兴川助渝侨界智库”,为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
河北:着力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护侨益,着力涵养侨务资源、丰富渠道载体,着力加强调查研究、转变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涉侨法规,优化侨务行政审批服务,开展暖侨行动,发挥“侨梦苑”和侨商会独特作用;努力推动侨务工作提质增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山西:实施侨情调查、暖侨凝心、以侨搭桥三基工程。加强华侨、归侨、侨眷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持续涵养侨务资源;深挖山西红色精神谱系、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海外交流基地,促进涉侨对外交流;结对帮扶一批海外华校,适时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研修营等活动;推动设立一批侨团和海外联系站点,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力度。
辽宁:持续做好为侨服务,深化“侨爱工程-辽宁光明行”品牌活动,帮扶贫困归侨侨眷群体,走访慰问侨界代表人士,开展侨政事项“一网通办”;结合实际开展侨务外宣,申办2022年中华文化大乐园,鼓励、支持外派教师传播中华文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引导侨界代表人士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省内企业与海外侨商务实合作。
吉林:组织开展侨情调查和专题性调研,谋划与有关兄弟省建立侨务工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联谊,重点做好代表人士工作,推进海外侨社和谐建设;帮助海外侨团尤其是吉林籍侨团解决实际困难,温暖、凝聚侨心;出台关于规范归侨侨眷身份认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切实提高为侨服务质量与实效;承办华文教育师资培训和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加强省级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指导长春市和长春新区加强“侨梦苑”建设等。
黑龙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侨务工作的决策部署;做好基础性工作,掌握全省侨情数据信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精准依据;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为侨办实事”工作,促使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感受到祖(籍)国的关怀;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外宣工作,借助海外侨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龙江故事。
江苏:以《江苏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列入省人大“十四五”立法项目为契机开展立法调研;制订印发加强江苏省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建设相关意见,持续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园区、校区,打造设立40个为侨服务工作站点;开展“海外华人华侨高层次人才相聚长三角”活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聚智汇力。
浙江:建立全省侨情分析研判工作制度,持续推进物资援侨、医疗助侨、服务暖侨、文化润侨、助企惠侨、依法护侨“六大行动”;研究制定《浙江省涉侨救助实施办法》,做好困难侨胞救助帮扶工作;办好浙江乡贤大会、海外侨界代表人士“家乡行”等活动,适时建立浙江海外联谊会青年委员会,实施“海外蒲公英使者”计划;举办“相聚长三角”科技合作周、“侨商家乡行”等活动,深化“浙江(宁波)侨梦苑”侨商产业集聚区建设;新认定一批“四化”海外侨团,引导海外侨团朝规模化、规范化、本土化、年轻化方向发展;举办全省涉侨法规政策培训班,优化华侨回国定居、归侨证核发等涉侨行政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不断推进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建设等。
安徽:举办“连心侨”云上见面会与海外侨胞联络联谊;开展为侨服务进社区、园区、校区;借助安徽(合肥)侨梦苑引进海外华侨华人来皖创新创业;用好安徽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开展“侨地”“侨政”“侨侨”对接活动,帮助侨商在皖发展;通过“相聚长三角”活动、“淮河侨盟”等,拓展侨务资源,促进交流合作。
福建:拓展人文交流,深化“丝路华教”品牌;加强侨务工作协作,用好世界闽商大会和“9•8”投洽会等重要招商平台,推动侨资项目落地福建,继续打造“RCEP青年侨商创新创业峰会”等侨务经济科技交流合作新品牌;推进“海外惠侨工程”,持续实施“中餐繁荣”和“中医关怀”计划,助力海外侨胞更好生存与发展;持续推进“暖侨行动”,继续向海外乡亲捐赠防疫物资,完善医疗微信咨询群等网上平台,全力支援侨胞立足当地防疫抗疫;健全完善侨资企业发展服务体系,研究便利侨商侨企在闽发展政策,加强涉侨维权体系和机制建设,推动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江西:举办全省侨界代表人士培训班,深入宣传海外侨胞先进事迹;继续开展对外医疗物资援助、远程诊疗服务等活动;借助元旦、春节等节庆平台,支持海外侨团开展线上联欢,传达祖(籍)国和家乡的关心关爱;指导督促基地院校做好华文教育工作,探索开展网上外派华文教师工作;配合开展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走入江西活动,筹拍江西中医药海外宣传片;继续开展“侨商侨才江西行”活动,并做好为侨企服务的巩固提升工作,推动服务侨企机制化、常态化;贯彻涉侨法律政策,规范实施涉侨行政权力,加强侨务干部队伍建设。
山东:策划组织“山东旅外侨胞恳亲会暨迎新年交流会”活动和海外侨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归侨侨眷代表人士省情研习活动等;组织召开山东省海外交流协会换届大会、山东海外友好社团大会;开展“千名侨领视频大走访”活动,协助解决侨胞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以“知侨情暖侨心办实事”为主题的侨务调研;拟举办“黄河绿色发展合作交流洽谈会”“华商商贸合作洽谈会”,带动引资引智。
河南:加强侨情调查,持续推进“暖侨行动”,筹办全省侨领代表国情省情研修班,探索与海外侨团侨领线上常态化联系机制;推进建立省级华文教育特色基地;联合有关单位举办2022年河南省线上海外春晚,创新海外“点单”省内“供餐”模式,支持拓展少林文化、客家文化、太极文化在疫情常态化条件下的传播途径,研究设计线上线下文化体验产品。
湖北:举办全省海外侨领侨商研修班、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培训班;办好2022年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建好湖北高校海外校友会联盟分会,组建湖北海外商协会联盟,开展“侨爱健康义诊”,鼓励侨商侨胞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聚焦助力海外侨胞疫后重振,开展项目合作、资金融通服务;优化涉侨政务服务,对已下放的涉侨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职能加强监督。
湖南:组织开展“海外侨胞故乡行”和“亲情中华•海外华裔青少年湖南夏令营”等活动,办好“芙蓉国印象”“海外华文媒体看湖南”等活动并用好“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亲情中华”等载体,继续深化拓展华文教育,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实施“侨海兴湘”行动,加强与侨界社团、侨商侨领联系,广泛汇聚侨资侨智侨力,助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进一步深化侨务政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关注和研究侨胞回国定居、投资置业、创业就业、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方面诉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广东:聚焦任务目标凝聚侨心、增进共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聚焦平台载体建设,高质量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持续打造“广东美丽侨村”“粤菜师傅•四海同享”等品牌项目;聚焦服务侨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新海外华文教育方式和手段;加强涉侨行政管理等工作,深化发挥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作用;聚焦基层基础,加强侨情调查研究和干部队伍建设。
海南:加强统一领导和工作谋划,打造全省“侨务工作一盘棋”局面;强化与海外琼属侨团的定期交流机制,加强侨团骨干和后备力量培养,持续开展暖侨活动;敦睦乡谊,推动构建和谐侨社,宣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不断提升博鳌亚洲论坛•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三亚华洽会、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等大型侨务交流合作平台凝聚侨心侨力的成效;继续宣传落实《海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推动依法护侨活动,营造知侨爱侨氛围等。
四川:着力推动全省侨务工作全域提升,发挥工作机制效能完善政策法规、汇聚部门合力、加强“数治”赋能等;着重做好交心联谊、暖心行动等“聚侨心”,着重完善选培用管、新侨载体等“育侨才”,着重服务国家战略、创新发展、民生福祉“尽侨力”,持续办好“海科会”“侨爱工程”等品牌项目;不断优化“文化中国•锦绣四川”“中华川菜•世界品味”“寻根中华•天府华教”等特色品牌,推动工作提味增誉。
贵州:举办培训班、座谈会、国情考察活动、春节慰问等,多形式凝聚侨心;指导开展华裔青少年“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切实做好外派教师管理服务,继续承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加强调查研究,走访侨商侨资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与海外贵州商会等侨团、侨领联络联系,努力助推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南:加强同海外侨胞中各领域各阶层代表人士联系交流,支持海外侨团和谐建设,帮助海外侨胞防疫抗疫,深度涵养侨务资源;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华文教育中心建设,创新华文教育方式方法,巩固壮大华文教育基础,提升华文教育吸引力,积极适应海外侨胞新需求;深化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云南声音,打造“七彩云南”人文交流品牌,增强云南优秀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侨务引资引智工作,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归侨侨眷权益,推进侨务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陕西:做好世界侨领代表团来陕参加壬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接待工作;进一步与东南沿海侨务大省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体验三秦•感知中国”系列陕西特色文化体验活动等。
甘肃:进一步凝聚侨心,激发侨界群众奋进新时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举办外派教师培训班,为开展“线上海外华文教育”储备师资力量;积极开展“云课堂”等线上中华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全省涉侨干部培训班”,对全省基层涉侨干部进行培训。
青海: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广泛凝聚工作合力,做好侨情调研,实行动态管理;发挥省海外联谊会、省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优势,广泛团结服务联络海内外同胞和留学人员;强化为“侨”服务,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拓展海外宣传阵地,讲好中国故事和青海故事;积极贡献侨智侨力,发挥好统一战线“两弹一星”精神学习实践基地教育培训作用。
内蒙古:围绕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做好内蒙古籍侨胞基础性扶持工作;适时举办海外侨胞故乡行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夏(春、秋、冬)令营等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为侨办实事”活动,在重要节庆期间,继续做好全区生活困难归侨侨眷及侨界代表人士的慰问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盟市设立的“侨胞之家”“侨法宣传角”等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
广西:积极推动侨务工作交流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新侨文化体验和交流活动的新平台;加强侨胞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筹建新侨联谊会;围绕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一带一路”侨商侨领圆桌会议;创建侨务外宣活动品牌,举行“海外华文媒体高级人才研修班”,积极发挥“外嘴”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
西藏:开展全区侨情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侨情侨意;以考察培训、参访交流为载体,继续开展西藏归侨侨眷代表人士“祖国行”等国情教育活动;适时开展“海外侨胞西藏行”等活动,不断增进海外侨胞对西藏的了解和认知;加强涉侨干部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涉侨干部业务培训;持续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内外侨胞的影响,继续拓展形式开展“为侨办实事”,扎实落实“暖侨行动”。
宁夏:启动《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调研工作;建立健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优化涉侨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改革;适时举办线上“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名师巡讲”“文化中国•神奇宁夏”等系列活动;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宁夏经济建设,加强与福建、广东等侨务资源大省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新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紧扣“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主题,多频次开好视频交流会、多层次办好研习班、多形式借好“外嘴”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和新疆故事,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本文由各地提供材料综合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