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2020年NO.6 本期导读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特别是入冬以来出现第二波疫情反弹,12月15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海外联谊会向海外侨胞致发慰问信,表达深切慰问和衷心祝福,本期“特别报道”栏目全文刊登慰问信。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本期特别转载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潘岳同志文章《古老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疫情之下,各地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侨务工作开创新局面、展现新亮点,本刊编辑部撰文进行综合报道。第20届“华创会”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充分展现了“万侨同心、重振共赢”的信心,为“华创会”20周年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本期策划”栏目刊文报道本届“华创会”盛况。
“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十四五”大幕将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本期“热点聚焦”栏目刊文反映海外侨胞对“十四五”时期深度参与中国发展的热切期盼,同时继续讲述侨界助力“脱贫攻坚”故事,报道中国致公党“致酉合作”三十年、广东省茂名市引导侨务资源聚焦贫困乡村建设情况。
11月1日,华侨大学举行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本期刊文报道纪念大会盛况,回顾学校“聚力兴侨六十载励志名校谱华章”的发展历程。
“侨法三十年”栏目刊文综合报道今年全国各地宣传贯彻侨法情况,以及上海市开展第17个“侨法宣传月”活动、浙江省宣传贯彻落实侨法情况,并继续刊载《涉侨法律政策指南》。
“互联网+”在侨务工作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本期“云端侨务”栏目刊文介绍江苏省委统战部通过云家书、云诊所、云家园等开展“心心相连共克时艰——侨爱援助行动”情况;刊文介绍中国侨联开展“亲情中华”网上亲子营,探索华裔幼儿中文教育的经验成效。
本期“经验交流”栏目分别刊文报道广西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侨商侨领交流合作大会、江西开展“侨资企业服务年”活动、广东江门创新开展侨青工作、浙江余姚实施“阳明文化进侨界”等情况。
本期“研究与探讨”栏目摘选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撰写的《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0)》总报告部分内容,分析介绍21世纪前期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分布和籍贯的新变化;刊登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夏玉清研究文章《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侨心侨力共圆中国梦》,以及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讲师冉琰杰研究文章《地域视野下的侨乡文化——以广东侨乡为例》。“华文教育”栏目刊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张小欣等研究文章《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华文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
“海外纵横”栏目继续刊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重要馆藏背后的故事,讲述抗战爱国歌曲《卖花词》手稿等藏品的由来,再现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夏之秋带领武汉合唱团在南洋巡演,宣传抗战思想、开展募捐救国的热血故事。“海浪花”栏目刊登原创诗歌《正义之战,敢打能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