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19年NO.2 观点摘编 

  提升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

  打造对外传播的核心动力

  文化对外传播活动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而华侨华人的主动传播一直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华侨华人接受、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特点有:相对国内人群,华侨华人获取中华文化信息的行为更具主动性;华人聚会等群体传播是其接受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主要渠道;传播形式和途径多样,传统大众传播更主流,网络使用有所增加。

  文章从身份认同和群体传播的理论视角,探究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传播行为与心理动因。通过对海内外华侨华人群体展开问卷调研发现,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其接受及传播中华文化传播行为有显著正影响;数据分析同时呈现了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程度较高的四个群体的基本特征。研究认为虽然数字媒介的影响不断增加,但传统聚会等群体传播,依然是华侨华人接受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

  提升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有:提升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打造对外传播的核心动力;推动华人聚会等群体传播活动,形成传递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融合渠道发展,提升海外文化传播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李沁,王雨馨:《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与中华文化传播行为研究》,原载于《当代传播》2019年第2期

  华侨华人回流二次创业

  研究现状与展望

  华侨华人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多阶段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华侨华人个体特征、国内外环境、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必要将华侨华人创业的研究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划分。文章通过华侨华人从祖(籍)国到住在国的海外一次创业和从住在国到祖(籍)国的回流二次创业两个阶段,将华侨华人创业研究分为华侨华人海外创业研究和海外移民回流创业研究,对温州华侨华人理论、海外温商创业模式、温州华侨华人回流二次创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分析。

  当前,华侨华人海外创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丰厚的成果,学者们在华侨华人海外创业研究上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而与华侨华人海外创业研究相比,目前关于华侨华人回流创业方面的研究则并不是很深入。华侨华人的二次创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规模不断扩大,创业模式也呈现复杂和多样化特征。现就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第一,相关研究对华侨华人群体创业的阶段性关注不足,应注意进行分期;第二,研究内容充实性需进一步加强;第三,研究方法需不断创新。

  ——赵琴琴,吴青:《华人华侨回流二次创业研究现状与展望——兼评温州华人华侨之创业》,原载于《当代经济》2019年第3期

  创新为侨服务

  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不断发展

  长期以来,华侨华人、华文媒体和华校是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力量。在新时代,我们要充分了解海外华文教育现状,瞄准“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不断发展。

  第一,认真分析研究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传统的华文教育急需更新升级,以适应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需要。

  第二,为侨服务,促进华文教育良性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应当创新为侨服务的方式,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服务性功能,使华侨华人成为中国与住在国的友好交流使者。

  第三,以侨为桥,助力中国良好形象对外传播。华文教育能够更好地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从而向世界讲述生动真实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良好形象。华侨华人始终扮演着中外交流的民间友好使者角色,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与住在国的良好互动,为中国赢得更多话语权。

  ——袁媛,陈秀琼:《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不断发展》,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14日第1版

  全球化视野下的

  意大利华文教育变革与发展

  意大利华人移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90年代,移民的主要来源地为浙江青田、文成等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允许中国公民合法自由出境,同时受意大利移民政策逐渐宽松的影响,华人移民数量激增,由此带动了当地的华文教育发展,各类华文学校相继出现。目前,意大利有20多所中文学校,主要集中在米兰、罗马、那不勒斯与佛罗伦萨等地。意大利全境现有51名本土中文教师、149个班级正在进行中文教学。

  全球化背景下意大利华文教育近些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时代变迁,意大利华文教育的对象、语言文化与社会环境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对传统的华文教育提出了挑战。首先,华文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变化,除了华侨华人华裔等主要部分之外,还有部分当地人及其他语系外国人等。其次,教育对象语言文化背景的变化,新生代华人的第一语言为当地国家和民族的语言。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意大利华文教育需要按照全球化思维、在地化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实现全球在地化转型。包括意大利华文学校办学理念、教材、教育方式方法的在地化转变,国内资源对意大利华文教育的支持也至关重要。

  ——薛南,金震:《全球化视野下的意大利华文教育变革与发展》,原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发挥侨务资源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联通中外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独特优势,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倡议如下:

  一是充分发挥好海外侨胞遍布全球,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侨胞人口规模和商业网络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合作项目建设,整合侨商资源、建立行业联盟、制定服务标准,促进信息、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跨国配置,减少潜在贸易投资壁垒的负面影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延伸拓展。用好侨社侨校侨报等渠道,增进外国民众、企业和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促进中国经济与相关国家交融共进、合作共赢。

  二是充分利用侨的民间友好交往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既要发挥好国有骨干企业的关键作用,又要重视以侨资侨智为代表的侨务资源的独特作用,做好市场运作和信息沟通,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配合各方力量抓住机遇,有力破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些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问题,助力形成利益共同体、维护中国海外利益。

  三是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发挥侨界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对接国际创新资源,积极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探索,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用创新驱动推进有关产业合作项目,用创新引领助推“一带一路”提质升级。要增强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遵守住在国法律、尊重知识产权,发挥熟悉海外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优势,准确研判时局变化、做好风险预警,灵活运用规则合力规避争端,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

  ——李卓彬:《发挥侨务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原载于《人民政协报》2019年3月12日第21版

  挖掘侨资对福建增长贡献的潜力

  提高侨资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改革开放40年来,华侨华人投资逐渐成为福建外向型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为挖掘侨资对福建增长贡献的潜力,从贸易开放、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累积这三个视角探讨侨资作用于增长的机制,以及不同视角下机制的相互作用对侨资与增长之间关系的影响,并对此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机制和人力资本累积机制能够显著促进侨资对福建经济增长的影响,而金融发展机制则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累积机制才能显著促进侨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为提高侨资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出三点建议。首先,不应过于依赖侨资,应该进一步拓宽侨资来源,如加强到金砖五国的其他四个国家招商引资。同时,还要继续防范国际游资,密切注意资金的投向。其次,继续完善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五地的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利用侨资提升当地经济,找到当地外贸增长的突破口。再次,要合理引导侨资投向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侨资涉及较少的行业,借助侨资来促进福建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出口贸易产品的升级。

  ——卢雨婷,林勇:《改革开放40年侨资对福建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探讨》,原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