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19年NO.3 观点摘编 

  聚集侨务资源

  助力精准扶贫

  华侨华人扶贫属于社会力量扶贫的一部分,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支撑力量。与其他社会扶贫力量相比,华侨华人扶贫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华侨华人在我国扶贫有其历史传统,并形成了自身的经验;二是能带来一些新的扶贫思路和方式,对精准扶贫事业有所裨益;三是扶贫资源主要来自于国外,不挤占国内资源,对国内社会力量扶贫起到刺激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整合海内外资源精准扶贫。

  结合以往实践,我们可以认为:第一,合理的侨务政策及精准扶贫政策是推动华侨华人精准扶贫的前提;第二,应加强联谊与联系,适当鼓励和表彰,持续调动华侨华人精准扶贫积极性;第三,应加强管理,让华侨华人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应,是对华侨华人精准扶贫的最好回报。总之,华侨华人在我国精准扶贫事业中仍有其特有优势和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在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适当鼓励,合理引导,加强后续管理和支持工作,聚集海内外扶贫资源共同攻克精准扶贫难题。

  ——张赛群:《聚集侨务资源助力精准扶贫》,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9日

  发挥华侨华人

  在民间外交中的独特作用

  民间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民间外交行为体,华侨华人更有利于发挥民间外交的优势,可以成为连结中国与住在国的独特“桥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挥身份认同优势。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住在国,华侨华人可谓“语言通、政策明、行情懂”。第二,发挥结构位置优势。就社会结构而言,华侨华人社会兼具中国社会差序格局与住在国混合格局(团体格局)特征。华侨华人类型的民间外交,属于中国与住在国具有共同话题基础的关系类型。

  为有效发挥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中的作用,首先,应构建共同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根”“魂”“梦”,明确了我国侨务工作的共同愿景。其次,识别关系类型。当前,若将华侨华人分为华侨、较好传承“中华文化”的华人和“当地化”的华人三类,那么针对不同关系类型,就应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再次,加强小团体间的联系。不同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就是不同的小团体,涉及商业、科技、文化等各种不同领域。因此,在民间外交中,应进一步加强我国民间组织与海外华人社团之间的联系,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海外华人社团在民间外交中的桥梁作用。

  ——潘新美:《新形势下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9日

  “一带一路”倡议下华侨华人

  海外投资权益的法律保障

  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参与者、推广者和践行者,发挥 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现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地缘政治风险复杂多变,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当前,保护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权益的国内立法工作有待加强,集中体现在国家层面立法缺失以及海外投资法律法规的主体适用范围较为有限,华侨华人投资权益无法享有与国内公民和法人一样的法律保护,并且在我国参加的双边投资条约和区域性自由贸易协议中未能普遍采取较为宽松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活动尚无法适用现有国际投资协议中的保护规则。

  为此,将来可从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探索推进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具体包括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华侨华人权益保障法》、调整我国海外投资法律法规的主体适用范围、与其他缔约国协商修订投资协议中的“合格投资者”条款,并在国内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国际投资争议解决机制,从而以更好的法律方式为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中的海外投资活动保驾护航。

  ——李猛:《“一带一路”倡议下华侨华人海外投资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原文载于《深圳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内容、

  成因和影响分析

  “华人间谍威胁论”是美国政府、媒体炒作中国政府利用美国华人“窃取”美国技术情报的概称。近年来,美国关于“华人间谍威胁论”的炒作愈演愈烈,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自1999年美国众议院发布《考克斯报告》以来,美国政要、新闻媒体及官方报告等发表了大量关于美国华人从事“间谍活动”的言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所有华人都是间谍、美国华人正在窃取美国先进的军民两用技术、华人间谍遍布美国各地。美国政府之所以将美国华人当作“间谍”,并将其视为美国全社会的“威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日益增多的华人留学生、科学家“回流”参与中国人才吸引计划,引起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华人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某些华人个体的不当行为给“华人间谍威胁论”提供了口实。

  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本质是抱持冷战思维的美国政府以中国为假想敌,通过人为捏造华人“间谍”活动的规模与危害,借以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对华政治策略。然而,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影响是双向的。美国政府通过加强反“间谍”起诉,收紧留学生签证政策等方式,一方面阻碍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国的人才流失。

  ——邓玉柱,潮龙起:《美国“华人间谍威胁论”的内容、成因和影响分析》,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

  海外华商在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中的参与效果及对策研究

  海外华商人数众多,经济实力雄厚,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广州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中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角色定位,这也加大了对海外华商的吸引力。海外华商为广州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海外华商的独特优势和参与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有:海外华商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了资金、智力支持,提升了广州外贸竞争力。

  目前海外华商在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外在阻力,也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表现为华侨华人容易受侨居国的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如果经济政治环境不利,会阻碍海外华商与广州乃至全中国的发展与合作。广州对海外华商的优惠政策、人才机制方面的不足也不容易吸引优质海外华商的进入。而内在因素则表现为个别海外华商对中国的信任不够,合作意愿不强,担心进入广州会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竞争,冲击当地产业,或者对自身造成经营影响。

  广州需利用其各项优势,重视海外华商这一群体,让其在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促进广州的经济发展。为此,广州采取如下对策:加强与海外华商居住国城市的友好合作,建立信任感;要加大筑巢引凤的力度,充分发挥海外华商的优势;打造广州名片,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

  ——叶珊珊,叶晓慧:《海外华商在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参与效果及对策研究》,原文载于《时代经贸》2019年第13期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第一代华侨华人在国外艰苦创业,获得了海外落足之地和发展空间,但是新的压力也在不断压缩华侨华人海外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美关系恶化、国际关系紧张等因素,使华侨华人回祖(籍)国谋求发展的意愿增强。新华侨华人受第一代华侨华人影响保持着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时代,他们同样有着完成产业及发展方向转型的使命。

  从协同演化理论出发,正确评定华侨华人组织的行为导向和绩效。首先是机械互动约束机制,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体现在文化影响、人才贡献、资本高效投资及社会网络互通等方面;其次是政策灵活性开拓机制,新时代中国全方位高速发展需要大批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而海外华侨华人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智力和人才优势;再次是变异与选择机制,为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华侨华人发展惯例也应发生变异,即投资领域、工作领域及人才类型变异。

  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必须以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完善升级为基石。演化路径应有长效的互动保障措施,即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华侨华人这个可再创新主体是中国必须把握的目标动力源,是二者协同演化路径的指向标。

  ——李昕嫔等:《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研究》,原文载于《特区经济》2019年第5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