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19年NO.4 观点摘编 

  新形势下

  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

  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华侨权益法律保护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能够满足解决一般公民包括华侨的法律纠纷问题。但是,现有的涉侨法律规定比较分散,内容比较原则宽泛,难以准确适用和查找。这使立法供给与需求产生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对外开放持续深入、我国公民移居海外规模不断扩大、华侨权益保护需求日益强烈的新形势。为此,特别需要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华侨的华侨权益保护法。目前,这部法律已经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正在抓紧研究起草。因此,建议在立法时积极回应华侨关心的紧迫问题,如华侨聚居地区的参政议政、参加人大政协会议等。同时,还应该处理好华侨权益保护法与宪法、现有涉侨相关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华侨事务专门立法等相关立法的关系。通过立法程序,进一步整合完善,最终制定出一部可操作性强的专门保护华侨权益的法律。

  ——潘新美:《新形势下华侨权益的法律保护》,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9日

  东南亚华人文教

  重构与发展嬗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受到西方语言文化的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发生嬗变。进入新世纪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语言政策的变化随之深刻影响了华人社会,华人文化重构日益显著。

  东南亚华人文化重构的表现主要有:当地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逐渐消隐弱化;华人宗教信仰从被动转向主动;华人中文姓氏走向进一步隐秘化;华人参政热情方兴未艾等4个方面。东南亚华人华文教育的转型表现主要有:华文学校自身的转型发展;华文师资力量的升级;华文教育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开始积极引进中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等方面。

  华人文化重构与华文教育转型带来一系列后果与影响。首先是促进东南亚华人文化教育的转型升级,加速本地华文学校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进程,实现华文教育的发展升级;其次是促进华文学校的教学改革,实现华文教育与主流社会汉语教学的并轨;再次是对华人文化的传承提出挑战,促进华人对住在国的国家认同感和族群融合的持续深化;最后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实施。

  ——赖林冬:《东南亚华人文教重构与发展嬗变探析》,原文载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

  与华侨华人的作用

  华侨华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力量,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大规模地来华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华裔科学家致力于振兴中国的科技事业;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为更好地发挥华侨华人的独特作用,笔者提出五个“三”、一个“四”的思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特别注意鼓励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及为住在国的贡献;注重“三个认识”,即充分认识华侨华人的独特作用,充分认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下华侨华人的差异,充分认识“侨力为国”和“国力为侨”的关系;推进“四维合作”,尽量做到包括各级侨务机构以及统战、商务、外事、教育等在内的多部门协调与合作,并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上下左右配合”的“大侨务”工作格局;通过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和华文媒体“三宝”发挥作用;善用侨乡、归侨和侨校“三侨”资源和平台;注意“三个一”,即“一个潮流”、一个一贯的政策和一个高素质的侨务工作队伍;根据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陈奕平:《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与华侨华人的作用》,原文载于《八桂侨刊》2019年第2期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重

  下降和老龄化问题

  人口转变的国际经验表明,率先完成人口转变的马来西亚华人未来将继续保持低生育率、低增长的态势,未来华人婚育年龄人口和总人口在马来西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下降。由于过去20年里华人人口比重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各族群人口转变的不同步性,伴随马来西亚各族群社会经济差异缩小,其他族群生育率下降并逐步完成人口转变,华人与其他族群人口生育率和人口结构的差异将趋于缩小。预计至2040年,华人在马来西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从2015年的约22%缓慢下降至20%左右。未来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华人将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老龄化速度将远高于其他族群。

  尽管华人人口比重的缩减将弱化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话语权,快速老龄化将降低华人的社会政治参与度,但华人依然是影响马来西亚社会政治的重要力量。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以及人口统计方式与口径的差异,一些华人主要聚居国家和地区缺少对华人人口的准确统计,因此估算海外华人人口有较大难度。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在职业、教育、收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其所在国家人口比重同样将受人口转变进程族群差异的影响,因此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变动对估算未来海外华侨华人人口规模具有重要启示。

  ——蒋修若,邵岑:《关注华人人口比重下降和老龄化》,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5日

  中巴经贸关系

  与中国新移民华商

  巴西和中国分别属于南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21 世纪两国经贸往来持续迅速攀升。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新华侨华人)来到巴西,成为中巴经贸往来的主力军。目前,巴西有25 万左右的华侨华人,有60%就居住在圣保罗州各地,改革开放后巴西中国大陆新移民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上海、安徽、江西、广西和北京等地。

  华侨华人将中国的小商品进口到巴西,满足巴西民众的需求。随着中国小商品质量的提高,华侨华人的形象和中国的国家形象也随之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新移民还利用自己熟悉当地政情国情民情的优势,先后将其他中国商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到巴西。到今天,华商则尽力帮助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入巴西,在巴西开展投资合作,他们为发展中国与巴西的经济文化往来作出新的贡献。近年来,中巴关系朝高水平、多层次和宽领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巴西华侨华人及其在当地创办的企业将在中巴合作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高伟浓:《中巴经贸关系与中国新移民华商》,原文载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

  闽籍华侨华人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

  新时期,中国政府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愿景的总体考量,是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利益的伟大倡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华侨华人作为一支不可替代的独特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闽籍华侨华人群体人数众多,优势明显,是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目前,福建拥有海外华侨华人200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定居、开发生产,涉足住在国制造业、建筑业,商业贸易、金融行业、餐饮服务业等领域,是作为海丝核心区的福建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充分利用“侨”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闽籍华侨华人在跨文化交流、跨国流动、促进深度融合、推动全球协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消除住在国疑虑、增进不同文明和谐、增加所在地政府与社会的理解将起到重要作用。闽籍华侨华人通过践行合作理念、促进文化沟通、结成发展伙伴、参与“一带一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将发挥积极作用。

  新时期,海丝核心区凭借丰富的侨力资源和广泛影响力,正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助力,具体举措包括:挖掘侨智,促进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融合发展;借助侨力,推动福建产品迅速打入当地市场;依靠侨资,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合作共赢;调动侨胞,发挥民间外交的优势和作用。

  ——闫兴:《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闽籍华人华侨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研究》,原文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4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