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21年NO.3 观点摘编 

  新时代我国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江苏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探索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加强党的领导,健全为侨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推进侨务立法,构建相互衔接配套的为侨公共服务法规体系;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增进为侨服务体系与服务大局融合度;系统化搭建国内国际为侨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为侨服务覆盖面;迎难而上,拓展海外为侨服务空间。

  当前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体系不够健全、发展不够平衡、个性不够突出、应对不够主动等问题。建议如下:加强党对统战侨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涉侨政策法规体系;充实《国内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增加为侨公共服务有效制度供给;探索为侨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协同;建立为侨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高为侨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探索拓展海外为侨服务工作空间。

  ——余海光等:《新时代我国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原文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疫情冲击下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与

  发展趋势——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组织生态学理论是研究组织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海内外华文教育组织出现大量资源重叠现象,生态圈面临重组;海内外华文教育组织生态位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面对海外华文教育呈现数字化、多元化、全日制、全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层面应加快健全完善规范管理机制建设,提供合法性支持;市场化层面应注重培育与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样化的资源、能力与技术层的华文生态布局;社会资源层面应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华文教育专业化能力。

  疫情背景下海外华文教育形态从“有形”的学校向“无形”的网校转型,在线华文教育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海外华文教育组织生态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从无序到有序转变,开放式演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社会各界进行多元化的错位发展,创造家长与学生所能信任与接纳的人文环境,给海外华校提供师资培训与保障、教材开发与供给、数字教学资源与经费扶持等优惠政策。

  ——谢树华,包含丽:《疫情冲击下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势——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分析》,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特点

  与跨文化传播

  欧洲华文媒体是欧洲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欧的桥梁纽带。从1866年在英国创刊的《飞龙报篇》至今,历经开创、初步发展、低潮、新发展等四个阶段。整个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几个特点:总体上坎坷发展、艰难前行,整体力量较弱;华文媒体的主要读者是中国移民、留学生、当地华侨华人等,其影响局限于华人社区;新媒体发展迅速,多业态发展的华文媒体竞争激烈,媒体起落兴衰成为普遍现象;欧洲华文媒体作为一种移民媒体,也是当地传媒体系的一部分,并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华文媒体的根脉在于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是华文媒体发展的基石。华文媒体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力量及其传播能力。对华文媒体文化价值及在跨文化传播中作用的重视,有利于华文媒体的未来发展,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走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选择。应推动华文媒体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并优化跨文化传播平台,推动双语传播、文化传媒融合,更好地实现从移民媒体到当地媒体的转变。

  ——陈平:《欧洲华文媒体的历史发展与跨文化传播》,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历史与文化视域下

  江苏华侨华人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江苏独特的海外移民史与华侨华人史形成了与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所不同的明显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移民历史久远。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江苏成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早发地,从战国到明代一系列重大标志性的涉及海外移民事件的发生,彰显了江苏在中国早期海外移民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也进一步推动了江苏和全国海外移民活动的发展。其二是移民层次较高。江苏海外移民与华侨华人具有高层次、高素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留学生群体留学海外时间早,人数众,成就大,并以留学生为主体形成了在海内外科技教育界具有广泛和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群体。其三是移民影响与贡献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江苏新移民为住在国和祖(籍)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其四是移民的文化支撑厚重。江苏文化传承历史厚重,对海外移民影响深远,凝练出江苏海外移民开放创新的拼搏精神与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

  ——张秋生:《历史与文化视域下江苏华侨华人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探析》,原文载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近代古巴华人社区的形成与粤剧的传播

  最初进入古巴及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是“契约华工”。1880年,古巴废除奴隶制,契约华工得以获得自由身份,并在古巴各地逐渐立足,形成最初的华人社区。19世纪70年代受美国排华政策影响,同时也为寻找商机,大批华人商贾移居拉美创业。进入20世纪之后,开始有中国自由移民进入古巴,在一战前后、1949年前后形成几个移民小高峰。哈瓦那唐人街成为拉美地区人数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唐人街。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进入古巴的中国新移民基本中止。

  古巴华人大多来自广东,体现岭南传统审美精神与情感积淀的粤剧填补了海外粤籍华人文化生活的空缺,成为中西文化融汇交流的媒介。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粤剧最初只在移民内部流传,逐渐传播到其他族群,并与当地艺术融合,从而对整个美洲的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影响。后来由于电影对传统戏曲的冲击,粤剧进入低谷期。此外,粤剧的衰落还与当地华人人口的减少有一定关系。近年来,中国已同多个拉美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古巴方面也希望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果能够借助探索粤剧在异质文化土壤里流传、发展和嬗变的轨迹,用戏曲来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从而加强与古巴社会、古巴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对于“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多元化的重构,意义非常重大。

  ——吴晴萍:《近代古巴华人社区的形成与粤剧的传播》,原文载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华侨华人凭借自身努力,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多元的文化背景、广阔的国际视野对新时代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中国互联网金融业的进步给予了华侨华人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金融市场。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所需的相关人才缺乏;相关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行业早期发展问题使华侨华人有所顾虑;行业的垄断限制了华侨华人进入国内市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举措:注重人才培养,将海外人才引进与国内人才培养相结合,鼓励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在国内的创业;健全法律、监管保障机制,提升行业风险控制能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行业透明度;坚持以科技推动行业发展,加快传统金融向金融科技的转型;发展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

  ——张琳馨,张向前:《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原文载于《特区经济》2021年第4期。

  (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