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21年NO.4 观点摘编 

  中国共产党百年侨务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党的侨务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侨务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演进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以下宝贵经验。

  第一,不同时期的侨情、国情、世情是中共制定侨务政策的现实依据,发展变化中的统一战线工作目标是党的侨务政策演进的重要动因。第二,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华侨的生存发展和利益维护。第三,以法治方式推进政策运转,党的侨务政策演进历程启示要全面汲取侨务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第四,一直注重对国内侨务和海外侨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充分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第五,党的领导始终是巩固和发展侨务工作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党的侨务政策的制定始终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而开展。侨务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梦茜:《中国共产党侨务政策的百年演进:历程、机理与启示》,原文载于《统一战线研究》2021年第5期。

  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潮汕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总体较为孱弱,探索潮汕华侨文化与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是产业同质化竞争的出路之一。

  第一,应出台相关政策,对产业园区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保护好华侨文化并将零散的华侨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足够的专项资金支持。第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方案,大力吸收引进创新创意人才和团队,支持本地院校人才培养。第三,以当代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研发具有潮汕华侨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打造潮汕华侨文化特色创意品牌,提高该类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四,当地政府或者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创意论坛、宣传讲座、文化创意互动体验等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五,在充分理解华侨文化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华侨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创产业赋能,设计、生产出满足广大消费者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创产品,实现潮汕华侨文化这一民族IP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翁扬菁:《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索》,原文载于《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15期。

  推进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的

  对策与建议

  当前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呈现如下趋势:回流数量逐年增加,回流率明显上升;总体素质逐渐提高;回流的方式和动机多样化。但也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如国际人才争夺激烈、西方发达国家人为设置障碍、移民(人才)政策制度集成有待提升、回国后“水土不服”等问题。

  大力吸引和促进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的对策和建议:战略引才,加强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的顶层设计;环境引才,以深圳先行示范区为样板打造“优海外”环境;政策引才,探索实施更加开放务实的移民政策;平台引才,建设适合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的各类载体、园区、社区、街区;感情引才,激发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祖(籍)国、融入祖(籍)国发展的热情。

  ——陈瑞娟:《新发展阶段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研究》,原文载于《青年探索》2021年第4期。

  海外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

  ——以丽水西班牙华裔新生代为例

  以浙江丽水青田籍西班牙华裔新生代为例,从身份、语言、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对他们的文化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认同与其他认同的复杂关系、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的关系以及文化认同趋势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是不断提升祖(籍)国自身实力以增强文化吸引力。我们更应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是提高海外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水平的根本。其次是加强华文教育的国家助力。在华文教育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上,需要中国从国家层面给予更大助力。具体包括加强与华裔住在国政府之间交流、加强与华人各类社团合作、加大开展各种教育交流活动力度等。再次是注重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和“现代阐释”。一方面我们必须重视中华文化传播样式,重视文化的“时代表达”;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魅力。

  ——陈轶:《海外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以丽水西班牙华裔新生代为例》,原文载于《丽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海外浙江籍华侨华人社团的现状与新趋势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被誉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维系华人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组织形式。浙江籍华侨华人号召力强,在各时期表现优异,但是在发展传承过程中,浙江籍华侨华人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换届竞选不规范、年轻成员比例不高等问题。为解决现有问题,建议如下。

  首先,华侨华人社团运行需合法化。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侨领自身需要具备法律意识,在社团成立之初,需前往住在国政府部门进行合法注册,以保障社团合法权益。其次,华侨华人社团建设需规范化。国内有关部门应给予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建设必要的引导和指导,社团负责人自身也应始终把握规范化办会的理念,号召社员共同参与章程制订工作,并在日后严格按照章程进行规范化运行。再次,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需年轻化。应重视新一代会长培养,让新生代华裔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探讨,感受亲情乡谊,加深文化纽带,增进民族认同,有效涵养海外华裔新生代资源,促进社团年轻化建设。最后,华侨华人社团评估需体系化。定量定性评价形成评价体系,可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华侨华人社团管理不规范、“一人会、一人堂”、一人兼多职等问题的出现。

  ——谢树华:《传承与发展:海外浙江籍华侨华人社团的现状与新趋势》,原文载于《八桂侨刊》2021年第2期。

  关系网络视角下中国侨务公共外交改进策略

  随着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实施,侨务工作的外交职能日益受到重视,强调“以侨为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侨务工作主线。关系网络为侨务公共外交提供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路,但基于目前的结构缺陷和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网络的公共外交效应还存在诸多限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建议改进策略如下。

  首先,建立“多中心型”“非政府型”和“数字型”关系网络。侨务公共外交要秉持“大侨务”观,既要跳出侨务部门的范畴,也要跳出政府部门的范畴,成为政府和社会都积极可为的大事。应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以企业、教育文化机构、涉侨智库、社会团体为中心节点的“非政府型”网络,建立与华侨华人开展平等对话的平台。其次,将“中心行为体”转移至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自建的关系网络。将关系网络的中心节点转移至华侨华人,增强华侨华人的中心地位,有利于扩展网络结构,形成多维多向的交错型网络。关系网络通过主办活动、论坛不仅加强海外华人之间内部团结,还在主流社会发挥影响力。最后,关注海外华人不同群体与认同变化,创新关系网络内容形式。在构建与华侨华人关系网络实践中还要兼顾各国国情和侨情,因地制宜。

  ——周英:《关系网络视角下中国侨务公共外交评析》,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