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
2022年NO.2 观点摘编
国家社科基金视域下的华侨华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金额较大,受资助的项目产出论文较多,引用率和被转载率较高,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性,近年来,基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的分析,日益成为全面展现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和追踪研究热点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对1991年至2020年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华侨华人研究项目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0年来华侨华人研究项目立项数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但占国家社科基金总立项数的比例仍较低;学科分布广泛,涵盖全部26个学科中的22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各地区华侨华人研究水平差异很大,广东、福建两省获得的项目数约占总数的一半;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获得的项目数居于前三位;研究者倾向于根据居住地给华侨华人分类,而对华侨华人的祖籍地、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关注度仍相对较低。
——洪晓婷:《国家社科基金视域下的华侨华人研究——基于1991—2020年立项数据的量化分析》,原文载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路径探析
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包括人际交流、餐饮文化、节庆民俗、文体活动、宗教信仰、社团组织、华文教育、华文媒体等。近年来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如何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现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是传什么?要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思想精髓、文化元素和发展模式的普适性,促进跨文化交流。其次是由谁传?由于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具有广泛性、亲近性、融入性等优势,所以应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力量。再次是怎么传?继续加大文化交流产品品牌的开发,调动华侨华人的积极性。拓展中华文化海外宣传的渠道及宣传面,充分发挥新媒体、融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节日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海外节庆展演活动,激发华侨华人的主人翁意识。大力举办文化交流与培训活动,加强对华侨华人开展文化活动的指导。拓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全面提升华人社团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引导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和生活,争取当地政府及社会的支持。
——赵健,赵炜怡:《华侨华人传播中华文化的路径探析》,原文载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新冠疫情下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目的在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当前,由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刻意抹黑中国、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存在偏见、西方媒体对舆论垄断性较强等原因,新冠疫情下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存在一定困难。
海外华侨华人是促进中外交往的纽带,也是外界感知中国的重要媒介,华侨华人可以真实地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推动中国与侨居国良性互动。华侨华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媒体、社团等各种途径,促进中外相互了解,塑造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华侨华人了解中国和侨居国的政治及社会情况,深知国外公共舆论的运作规则,是准确塑造和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不可替代的积极力量。同时,他们也能全方位展示中国和平、和谐、务实、求同存异等正面形象,有效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为此,可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上述特点与作用,加强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上的辟谣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功效,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加强海外华侨华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升抗击疫情成果报道的说服力,进而有效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
——廉同辉,耿洪宝,王庚:《新冠疫情下华侨华人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原文载于《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
跨国移民多维度认同边界的建构
跨国移民是全球化的重要产物。在民族-国家认同成为现代个体主要认同的前提下,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如何被移民的跨国经历所形塑,成为移民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以边界建构范式为指导,分别从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陌生人关系三个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述了日本华侨经营者的身份认同建构。
研究发现,虽然华侨经营者都明确地认同中国人身份,但该身份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显著度。第一,在家庭中,关于语言和国籍的决策并非由族群认同所主导。第二,族群身份是华侨经营者在异国他乡建立亲密朋友关系的基础,但它在工作关系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第三,虽然大部分受访者直接或间接受到过来自日本民众的个人歧视,但他们一方面认同日本社会的制度开放性,另一方面通过将个人歧视归因为被歧视者的行为,将个人歧视去族群化和合理化。可以看到,在亲密朋友关系之外的其他情境中,非族群性符号往往比族群性符号更具边界建构的作用。
——吕钊进,朱安新,邱月:《跨国移民多维度认同边界的建构——以东京池袋华侨经营者为例》,原文载于《开放时代》2022年第2期。
心理文化学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
将心理文化学引入到华侨华人研究将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分析领域。作为具有与异文化接触经历的华侨华人,对以国家间关系网络、世界贸易网络和信息网络构成的世界“强联结”时代特点有更强烈的感受。
首先,心理文化学可为“强联结”时代理解华侨华人的行为提供文化背景。随着国家、地区间人员流动的增大,文化冲击或逆文化冲击的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心理文化学在大规模文明的比较研究方面的积累可以为把握多文明交流背景下的华人行为提供一个解释框架。其次,心理文化学视角可为新时代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提供学理性解答。今日世界在联结日益密切的同时,还存在着强调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的趋势。心理文化学将人的自我认知作为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重要维度来考察。再次,心理文化学可用于把握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及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心理文化学把“基本人际状态”分为四个维度,其中两个维度涉及集团(亲属集团和次级集团)和交换模式,其对华侨华人家庭、社团即人际关系模式的一系列假设可以加以验证。最后,心理文化学可用于华侨华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文化学带着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关注人的要求、欲望、动机、感情,并用“心理文化取向”“情感控制的文化机制”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工具分析人的行为,故对认识华侨华人的心理和行为调适问题或有所助益。
——尚会鹏:《心理文化学视野下的华侨华人研究——兼论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建设》,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2年第1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归侨群体的
“五个认同”研究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最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公约数,是统领性要素。作为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安置点,广西侨港镇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侨港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当地归侨群体对“五个认同”不断深化提升,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形成并得以巩固铸牢。
侨港镇的事实经验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提供个案参考,也为其他归侨安置地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启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全面提高归侨群体的生产生活水平,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重视归侨历史的整理与研究,借助媒体力量做好舆论宣传;挖掘利用归侨特色文化,打造归侨文化活动品牌;以侨为桥,团结海外侨胞,同心共筑中国梦。
——张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归侨群体的“五个认同”研究——以广西侨港镇为例》,原文载于《民族学刊》2021年第8期。
(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