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22年NO.4 观点摘编 

  以社会学方法探究美国华侨华人问题

  中美之间的人文交往源远流长,华侨华人在美国辛勤工作、开拓奋斗,为美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部分华人先辈甚至在艰险繁重的劳动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华侨华人400余万,研究美国华侨华人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美国华人学者周敏以社会学方法探究美国华侨华人问题并产生较大影响,值得关注。

  首先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唐人街。多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对美国华侨华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周敏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赴美从事社会学研究,其对唐人街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以下两种分析方法:一是根据美国联邦统计局公开的人口普查数据做定量分析,二是根据其在唐人街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做定性分析。她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这对于当时的美国华侨华人研究来说是一种创新。

  其次是以多向分层同化理论分析华裔境遇。周敏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力图寻求新的理论视角来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出生在美国的华侨华人二代以及他们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她提出了多向分层同化理论,认为来自不同迁移背景的华侨华人二代不可能以同一路径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们有可能向上、向下或横向地融入美国社会。

  ——陈云云,张梅:《以社会学方法探究美国华侨华人问题》,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8日第7版。

  华侨华人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潜在逻辑

  生活在跨时空、跨族群、跨文化、跨地域视角下的海外华侨华人与全人类命运始终深度融合、相连相通。他们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推动全球的交流互动,促进全人类“认同体、共有体、共同体”的构建。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国际舞台中的作用与力量,遵循着经验、学理与实践三方面的逻辑。

  在经验层面上,华侨华人从聚居到散居的社会事实回应了华侨华人构建共同体的可能性。在学理层面上,客观的族群符号、反身的文化认同和指向性的集体记忆使有聚有散的海外华侨华人生成“形散神不散”的不朽凝聚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有层次、有重点、可利用的互动和情感网络,构建多样化的共同体形态。在实践层面上,华侨华人长期保持的松散聚合关系通过共同体的范式转换,不仅实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衍化、延伸与超越,还恰好对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思维。调动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积极性,不仅有助于改善华侨华人的海外生存发展环境,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还有助于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格局。

  ——刘静:《华人华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潜在逻辑》,原文载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龙狮运动在全球华人社会中盛行,是华人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在越南境内,华人传承的民俗文化、语言、艺术、文学在越南落地生根,作为华人集体的文化记忆,形成华人共通的意义与交流空间,胡志明市也曾因华人文化的集中与传播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唐人街”。

  近年来,全球华人龙狮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越南龙狮文化运动与中国国内的交流更加密切,且越南华人龙狮文化在越南的跨文化互动中延伸出在地化的发展特色。越南战争是胡志明市华人舞龙舞狮近现代发展的分水岭。越南战争前,华人龙狮组织依附所属会馆创建发展,成员多为同一行业者,华人聚集学习武术、舞龙舞狮技能,而后受阻于战乱,龙狮团多休停、解散。上世纪90年代,华人舞龙舞狮运动逐渐恢复,衍生各类商业活动,国际交流增加,助推社会经济发展。胡志明市华人舞龙舞狮共同体整体性的发展,得益于与中华艺术、医学融合,参与社会公益、关注弱势群体与华人媒体、国际传播的推动,而表演商业化的倾向等成为龙狮文化传承的阻碍。

  ——莫上崇,许婉华:《越南胡志明市华人舞龙舞狮近现代发展探析》,原文载于《八桂侨刊》2022年第2期。

  创新型人才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促进区域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高被引科学家作为科研人员的杰出代表,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全球高被引华人科学家的履历数据,运用Heckman二阶段选择模型,对科学家工作阶段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复合的人口迁移理论在高端人才流动中的适用性。

  研究发现:高被引华人科学家的人才流动轨迹表明,科学家的移动迁入地主要是国内外的核心城市;高被引华人科学家工作阶段流动主要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中国城市多为人才迁入地,美国城市多为人才迁出地;复合的人口迁移模型对高被引华人科学家工作阶段的区位选择解释作用明显;高被引华人科学家国内外城市移动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同,科学家的国内流动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而迁入城市的拉力是高被引华人科学家产生跨国移动的主要原因。 此外,研究还表明,国内和跨国分类研究中科学家的个体特征均不显著,国内移动迁出地的推力作用不明显,迁入地的拉力作用明显,地理距离呈现显著负向效应。

  ——孙康,司月芳:《创新型人才流动的空间结构与影响因素——基于高被引华人科学家履历分析》,原文载于《地理学报》2022年第8期。

  论侨批档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来自民间的侨批档案记录真实,内容丰富,是华侨历史的集体回忆和宝贵遗产。侨批档案呈现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诚信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特色素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增添了新内容和新平台。侨批档案和侨批精神值得学习、传承和发扬,其社会和文化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发掘。

  利用侨批档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如下:引导侨批档案进校园,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建设;加大侨批局遗址的保护力度,使遗址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特色精品基地;重视侨批档案展览,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拓宽侨批档案的宣传方式,建立侨批档案数据库,实现侨批档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价值;加强侨批档案工作的合作交流,落实合作机制,使侨批档案更加科学理性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陈愚,万贵梅:《论侨批档案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原文载于《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

  传承的三种形式与角色变迁

  新加坡是粤剧在东南亚传播的中心,在新加坡多元族群的文化环境之下,流散海外的粤剧主要以街戏、会馆、社团三种形式存在,分别代表着粤剧在当下新加坡发展的不同面向。对粤剧影响最大的是基于新加坡国家“族群融合”的一系列文化与族群政策,从大环境上造成了当下新加坡粤剧在华人社会中角色的变迁。

  粤剧街戏虽然衰落但仍然作为“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反映了地方传统作为族群的记忆对华人仍具有独特意义;地缘会馆中粤剧多元角色的转变折射了粤剧对于时代的适应,以及当代华人方言群体对于“华族”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业余社团敦煌剧坊“明日之粤剧”的实践反映了新一代华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认同与地方文化关系的表述与认知,体现了粤剧在多元族群语境之下文化价值与功能的转变。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多重角色展现了与原生地不同的“新加坡”特质,也反映了新加坡华人“融合”与“差异”共存的族群认同。

  ——潘妍娜:《粤剧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传承的三种形式与角色变迁》,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

  (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