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
2023年NO.3 观点摘编
海外侨胞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历史逻辑和新时代启示
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双重互构”逻辑关系。海外侨胞是中华儿女的组成部分,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他们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条件,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反过来增强了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具体而言,首先是因为海外侨胞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对祖籍地的情感,他们才积极保持与中华民族空间的多维联系,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广大侨胞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科教改革、社会进步、和平统一及传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独特力量。其次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海外侨胞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增强了海外侨胞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唤醒、强化乃至铸牢了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互构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落实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这一要求,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为此,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继续明确海外侨胞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进一步强化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给予海外侨胞的机遇和好处;四是防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域外风险和挑战;五是不断推进侨务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陈奕平:《海外侨胞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史逻辑和新时代启示》,原文载于《世界民族》2023年第2期。
在俄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本质是身份认同,是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将自己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共识,包括从象征物到语言、历史、习俗、价值等范畴。在俄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在文化适应和融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溶于血肉与内化于精神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一直是双向的,为寻求生存的稳定性,他们同时认同中俄文化,努力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中俄文化差异,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特性。
在俄华侨华人群体的日常生活是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最真实展示。华侨华人饮食、节日习俗、业余休闲、语言学习、子女教育等依然沿袭中国传统。华侨华人也参与俄罗斯的一些节日庆典活动,主要目的是了解俄罗斯文化和提升俄语技能。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文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俄华侨华人深层次精神世界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感也日益增强。在俄华侨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彰显了他们对祖(籍)国的热爱、对祖(籍)国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同。
——刘聪颖:《在俄华人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原文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5 月16 日第 7 版。
世界已进入科技发展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时期,科技的进步和变革带来的是对创新要求的不断提升。当前,全球人才流动模式已不再是以往的单向从人才输出国到人才输入国(人才流失),而是开始了双向的流动(人才环流)。人才环流下的“共享效应”也将有利于人才输出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提升。在“人才环流”时代下,中国需要抓住机遇,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从思想观念、法律体系、移民机构和制度体系等方面入手,让海外科技人才可以“走进来”,更为关键的是“留得住”。一方面,以人才制度和移民战略建设为依托,给予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等“硬件”配备。另一方面,人才吸引更需要“软硬兼施”,新加坡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凸显了“软件”的重要性,其开放包容的社会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世界人才、技术和资本为其所用。对于中国来说,只有拥有了“软件”,才能在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回归之路上行稳致远。
——严笑:《海外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环流研究》,原文载于《中国人事科学》2023年第1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以增进人类整体福祉为目标的中国智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华侨华人不仅具备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受益者、贡献者、实践者与讲述者。粤籍华侨华人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统计,广东省拥有海外华侨华人3000余万人,占整个海外华人总数的一半以上,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粤籍华侨华人敢闯敢做、擅于营商、吃苦耐劳,成为其住在国经商最为成功的群体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粤籍华侨华人更是积极投身于家乡和其住在国的经济建设与文化交流,为广东省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粤籍侨胞在大湾区建设中独具优势,体现在实力雄厚的粤商资源、紧密团结的粤籍侨团、丰富积极的跨文化经验、庞大的高层次人才库以及念祖爱乡的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可为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建设、本土品牌发展、文化宣传、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等领域贡献力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实现。大湾区应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湾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播,促进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融入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坚实的经贸基础和文明交流互鉴平台。
——王靖欣,张振江:《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华侨华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原文载于《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作为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海外华侨华人组建的反“独”促统组织是推动中国国家统一大业不断向前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面对各种分裂势力的谋“独”挑衅,海外华侨华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独”促统活动:举办会议论坛,激发反“独”促统热情;开展反“独”促统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办报刊网站,占领舆论阵地。
海外华侨华人反“独”促统的重要作用:一是反制“台独”势力海外活动空间。利用巨大且有力的海外华侨华人关系网,有效压缩“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二是遏制“台独”意识在海外蔓延。华侨华人在国际社会的商业洽谈、学习交流、文化互动、社团交流、华文媒体等方面传播中国声音、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隔膜或曲解。三是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海外华侨华人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政府关于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积极向国际社会推介中国的方针政策,营造有益的国际环境。海外华侨华人与台湾社会关系密切,在影响台湾民众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促进祖国完全统一方面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佳佳,曾少聪:《海外华侨华人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研究》,原文载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中非民间交往中的华人酋长现象探究
非洲华人是中非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一些华人因其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获封酋长称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至少有24位华人在非洲获封酋长,集中在西非国家。华人酋长主要从事工程建设和个体工商业,属于广义上的发展型酋长,具体可分为“基建酋长”“侨领酋长”“个人商业酋长”和“文教酋长”四大类型。华人获封酋长离不开他们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但东道国酋长制的开放性和吸纳能力也同等重要。加纳和尼日利亚等国出现的“发展酋长”“海归酋长”以及“移民酋长”等新机制在吸纳外籍酋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华人酋长是华人融入非洲的一种方式,为了解当地民众需求和华人社区特点架起了中非民心相通的桥梁,有助于提升中非合作水平,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非洲社会对华人酋长的反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在履职状况、获封原因以及外来者身份等方面存在一些争议。华人酋长需平衡商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履行好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职责,并做好正面宣传,进而更好地促进中非人文交流。
——许亮:《中非民间交往中的华人酋长现象探究》,原文载于《西亚非洲》2023年第3期。
(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