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摘编   > 正文

观点摘编
2023年NO.5 观点摘编 

  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传播体系中,民心相通是传播与交流的基础。民间外宣作为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路径,对官方外宣起到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华侨华人在民间外宣工作中扮演着发声者、创作者、传播者、沟通者和分享者等重要角色。

  海外华侨华人助力民间外宣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助力民间外宣的主体性角色、多元化渠道、社交媒体阵地、内容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精准把握等方面。海外华侨华人助力民间外宣的实践路径包括如下三点:一是提升民间人文交流活动的创造活力。以侨乡侨房为情感依托,通过建设华侨博物馆、设立华侨文化街等,开展文化遗产与风貌保护活动。以汉服文化海外传播为代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时代生命力。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成为民间人文交流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充分借力特殊的民间资源。发挥中医、中餐馆、海外留学生和国际学生群体等民间资源的特殊作用。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建构社交媒体舆论场。引入多频道网络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发掘有潜力的华侨华人博主,贴近当地生活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定制华侨华人博主孵化策略,从内容定位、渠道选择、专业度等方面全方位孵化出华侨华人“网红”博主。

  ——符绍强,黄爱武:《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原文载于《对外传播》2023年第8期。

  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

  共产党的关系演变分析

  华侨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经历了从不确定关系到亲密友好关系再到政治合作关系的演变。内战爆发前夕,华侨普遍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忽视中国共产党,二者之间存在不确定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五一”口号前,华侨看清了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本质,选择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二者之间形成了亲密友好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华侨主动呼应“五一”口号,应邀参与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二者之间确定了政治合作关系。影响华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演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于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形成的政治合作关系,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延续至今,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巩固和发展华侨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引导华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许昌管:《解放战争时期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演变分析》,原文载于《西部学刊》2023年第13期。

  在秘华人的政治地位较高,以秘鲁作为拉美国家的代表,探究语言在华侨华人社会融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施加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19世纪中叶起,大批中国移民抵达拉丁美洲,秘鲁是最早一批接收华人移民的拉美国家之一。秘鲁语言政策受宗教运动、政治转型、民族构成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反过来可以影响本土居民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从存在主义视角来说,初至秘鲁的华人是被边缘化的“他者”,地位低下。

  为改变原本受歧视的状态,华侨华人通过两条纽带塑造自身形象,尽力融入主流社会,这两条纽带分别是以宗教皈依为代表的族群外纽带和以社团关系为基础的族群内纽带。双语学习为这两条纽带的建立奠定文化基础,而越发稳固的族群内外关系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华侨华人的双语水平。族群内外关系的建立过程受两种变量的影响,其一是受语言政策影响的本土居民对华人群体的态度与看法,其二是华人群体对自身形象的自我塑造,而自塑过后的形象反过来又可为当地社会提供反馈。随着两国间的民间和官方交流越发丰富,在秘华人会成为促成合作的有生力量。

  ——方翊霆,徐中意:《双语教育视角下秘鲁华侨华人的社会融合研究》,原文载于《八桂侨刊》2023年第2期。

  华侨华人社团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身份认同、促进中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知网收录的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的96篇华侨华人社团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华侨华人社团研究从1995年起步,以高校为研究主力,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团的组建类型、内部管理、组织文化、功能作用、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对其他区域尤其是非洲的华侨华人社团研究较少,也缺乏对华侨社团领袖及其与社团间的发展运作关联的关注,同时,研究所用材料的多样化与多元化还较为不足。

  为进一步推动和丰富华侨华人社团的相关研究,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新的进展:研究对象上,兼顾东南亚地区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研究内容上,注重“人”的作用,尤其是侨领与侨团之间关系及作用的深入研究;注重材料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加强资料的挖掘和搜集工作,综合利用口述史、碑刻、谱牒、档案资料、地方志资料等,完整勾勒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轨迹,丰富华侨华人社团的相关研究。此外,研究利用的资料除了中文和英文之外,还应加强对当地国家语言的资料记录和文献研究。

  ——邬晓明:《华侨华人社团研究综述》,原文载于《丽水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全人类共同福祉提出的战略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华侨华人作为能够发挥独特作用的群体,其能够拥护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既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也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其为什么想要、为什么需要、为什么能够参与,需要从关键因素、关键环节和关键少数等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把握好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关键因素。华侨华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价值的认同;对客观形势的准确把握和运用;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成效以及如何见效。其次,把握好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包括从建立主观认同到对现实形势的准确理解的关键环节;从客观形势的需要到现实力量转化的关键环节。最后要把握好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少数,充分调动商界、政界和学界华侨华人等关键少数的积极性。

  ——李荣华:《论华侨华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原文载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21世纪以来,中国跨国移民模式已经呈现出“逐梦留根”的新动态,其内涵、意义及深远影响值得认真探讨。就内涵而言,“逐梦留根”并非历史上的“落叶归根”简单的翻版,是中国新移民因应中国乃至世界大环境变化而形成的新模式。“逐梦”为人们跨国流动的动因,“留根”则是人们踏上流动之途的一种生存策略或心理诉求。就意义而言,“逐梦留根”成为可能或成为常态,与当今世界众多国家出现的国籍身份工具化、商品化之趋势密切相关,是伴随着当代中国更深地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国际移民大趋势在中国移民群体中的折射。

  “逐梦”驱动促使当代中国新移民更多地走向广阔多元的世界大舞台,他们在不同国家努力工作,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为移入国经济民生发展作贡献,与此同步的“留根”定位则有利于他们保持与祖国的联系又以不同方式回馈家乡,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家乡面貌。他们在没有国家直接支持的背景下,以个体、家庭、家族或小群体的力量跨国拼搏,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联通中外的桥梁。

  ——李明欢:《逐梦留根:21世纪以来中国人跨国流动新常态》,原文载于《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3年第3期。(暨南大学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供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