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浪花   > 正文

马尼拉唐人街印象
2006年No.4 海浪花 作者:晓 黎

  7107个翠绿的小岛,如花环一般一串接一串地汇集于亚洲东南部的海域。在她之上,悠远绵长的土著文化与外来的亚洲、西班牙、美洲文化冲撞融汇,形成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造就出一个多元的菲律宾民族。

  由于受西班牙统治达300年之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颇具西欧情调。大马尼拉面积920平方公里,人口795万,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同时,它又是亚洲最欧化的城市,也被称为“亚洲的纽约”。几百年时光流逝,当年的西班牙殖民者已难觅踪迹,但当我漫步马尼拉街头,西式的小楼、雄伟的大教堂以及写着西班牙文的街道名称,仍然见证着这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至今,马尼拉多数居民依然有着西班牙味道很浓的名字,信奉天主教。每逢周末,马尼拉的各大教堂都灯火通明,迎接着前来做弥撒的百姓。至于圣诞节、复活节这样的重大节日,马尼拉还要举行盛大的花车游行和宗教活动。

  马尼拉曾经是由东方通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枢纽。元、明两个朝代时,中国的许多商贩、工匠和园艺工人,纷纷从福建、广东等地开始扬帆渡海,侨居于菲,其中相当一部分到马尼拉定居。他们在这里开设商店、小铺,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一个华人聚居区,至今还保存着唐人街——“王彬街”这个旧址。这里街道不宽,但店铺很多,大部分都有中文招牌。店面之上是小巧玲珑的骑楼,街上景观很有我国旧时广州的格调。街口立有纪念中菲友谊的一座牌楼,还有一座华侨王彬的铜像。王彬本是个华侨印刷工,在参加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中有过功劳,因此,菲律宾人民及这里的侨胞一直缅怀他的功绩。侨居菲律宾的华人后裔,世代相传,与菲律宾人互相通婚,建设家园,为菲律宾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期移居菲律宾的华人,带来了先进工具,促进了菲律宾经济的发展。现在菲律宾人仍使用当年从中国传来耕地的犁、耙、水牛等,其叫法也和闽南人一样。印刷术也是华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菲律宾最早的三本书是华人龚容于1593年印刷的。

  目前,旅菲华侨华人仍保留着本民族生活方式和语言的约有160万,占菲总人口的2%。但如追根溯祖,有中国血统的人非常多,据估计达30%。华裔对菲律宾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华侨华人初至菲律宾,大多历经磨难。西班牙统治时期,曾遭几次大规模屠杀。但为了经商,华人来菲仍络绎不绝。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从经营小生意入手,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工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如今,华裔商人在零售、金融、通讯、航空、地产等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现在称雄的菲华五大班陈永栽、施至成、郑少坚、吴亦辉和杨应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菲律宾华裔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后非常乐意回报社会。他们大量出资兴建医院、学校、义务消防队等,服务华人和菲律宾社会。其中,仅菲华商联总会(拥有遍布全国的150个华商分会,已有50年历史;在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已捐资兴建了几千所农村校舍,对促进菲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也非常热爱祖(籍)国,在国内投资或大量捐款,支援祖(籍)国建设。

  中菲两国人民的交往可追溯到唐宋时期。明朝时两国交往更为频繁,通商贸易往来相当密切。明永乐年间,我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其船队曾抵达菲律宾南部,所到之地即以“三宝颜”作为纪念三宝太监郑和之地名。在南海群岛中,有一座岛礁以郑和的部将费信命名。苏禄群岛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部的苏禄海上。1417年,苏禄第二任苏丹(国王)东王巴哈刺率西王、峒王及眷属、臣僚340余人,横跨碧波浩瀚的南海,历尽艰辛,历时两个多月才抵北京,觐见了明朝皇帝朱棣。苏禄东王在北京逗留27天后取道山东回国,不幸身患风寒不治,客死德州。明成祖闻讯悲痛不已,特派大臣为其举行国葬,立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以示哀悼;还让苏禄东王的守墓人员享受俸禄。近600年来,留下来守墓的王妃、王子在德州繁衍后代。据史料记载,1731年,苏禄国王苏老丹访华,到德州瞻拜祖墓。东王第8代后裔温崇凯和安汝奇获准入籍,从此,他们及其后代均成了中国的公民。据说,现在中国境内和旅居海外、祖籍德州、信奉伊斯兰教的温、安两姓便是当年苏禄东王的后裔。

  18世纪这段中菲交往史,为后人留下了令人称颂的佳话。不少菲律宾贵宾包括现任菲驻华大使盖威利等几任使节和已故前总统马科斯之子,在华的菲律宾商人、青年人以及旅游者,都慕名到德州瞻仰苏禄东王墓。

  (作者单位:山西省侨办)

  本栏目责任编辑 崔酉年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