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巴西华文教育概况
2006年No.2 华文教育 作者:零页

  中国人190余年前即已抵达巴西,早期移民以广东人为主。至上世纪50年代,始有较大规模的移民,出现三次高潮:一、40年代末至50、60年代,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以及其他各省同胞较多移民巴西,其间又由于印尼排华,一些侨居印尼的华侨也迁往巴西。二、台湾省的同胞从60年代开始移民巴西,至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台湾同胞移民巴西达到高峰。三、80、90年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大陆新移民纷纷南来巴西定居创业。目前,巴西约有华侨华人20万人。

  巴西的华文教育,自然是随着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巴西的华侨华人大多聚居在圣保罗(巴西20万华侨华人,聚居在圣保罗的即有18万人,其中大陆移民约10万人,台湾同胞约8万人),本文兹以圣保罗为例,对巴西华文教育进行简要介绍。

  一、巴西华文教育的发展

  巴西的华文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出现“中落时期”,到了70年代“再出发”,而今进入“全盛时期”。

  早期移民巴西的华侨,除少数为携带资金、设备的大厂商外,绝大部分处于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状态,华文教育也就付诸阙如。1957年,台湾有神父抵巴,宣扬福音之余,亦开办中文补习班,以此为基础,1958年2月,“圣保罗市第一中文学校”正式成立,设董事会、基金会,分幼稚园、小学部,有教师6名、学生60余名。1960年,该校学生增至200名,在圣保罗市设立3个分校。60年代末70年代初,巴西政府大力发展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空间缩小,私立中文学校的学生陆续升读主流社会大学,新移民渐少,华文教育于是出现“中落时期”。

  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台湾涌现移民潮。面对华侨人口日增,颇有负增长之势的巴西华文教育“再度出发”。到了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陆新移民纷至沓来,先期抵巴的台湾同胞亦已立稳脚跟,事业有成,此时的华文教育,有了更多的需求,也有了更好的条件。这一阶段,圣保罗的“华侨天主堂中文学校”、“中华会馆中文学校”等学校得到稳定发展。

  90年代,为适应侨社需求,教说普通话、辅导中葡文的幼稚园兼中文学校纷纷成立。1998年2月,“圣保罗仁德国际学校”成立,这所在巴西政府登记、设有中文课程的国际学校,由台胞中事业有成者出资兴办,与巴西的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际学校同类,校园宽阔,设施齐全,从幼稚园到高中,开设中、葡、英语课程,实行全日制综合教学。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巴关系日益密切,中文越来越重要,进入新世纪后,巴西的华文教育进入了“全盛时期”。大陆新移民主办的中文学校(班)出现:2002年,圣保罗青田同乡会开办中文班;2004年,大陆留学生开办“华光语言文化中心”;2004年9月,巴西华人协会与圣保罗亚洲文化中心联合开办“亚华中文班”,聘请专业教师,采用大陆教材,教授汉语拼音、简体汉字,吸引了120余名学生,被各界侨胞誉为“圣保罗侨社的一件大事,为圣保罗侨胞做了一件大好事”。

  二、巴西华文教育的特点

  1.周末制,补习班。

  巴西是一个各民族的大熔炉,文化、环境易为外来民族接受,华侨华人又多有“落地生根”的打算,其后裔均视接受巴西本地教育、融入主流社会为正途,自成一体,全日制的中文学校难以发展,周末中文补习班似是适应这一形势的可行方式。“圣保罗市第一中文学校”及“孔圣学校”即是此例,前者发展到后者,学生数百,分校三个,全日制中文教学,但终至停办。买下“孔圣学校”的圣保罗华侨天主堂开办的中文学校,亦只是周末制、补习班。

  2.义务办学效果有限,经营华校发展良好。

  巴西的中文学校一般由华侨华人社团、教会为公益而办,不仅力量分散,而且教师多为义务性质,除了特别热心之人士,否则不太愿意任教,或不可能长期从教,这样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如义务补习中文的圣保罗“华侨天主堂中文学校”、“中华会馆中文学校”,成立之初均是每天开课,发展至今皆改成周末制、补习班。而由侨胞个人出资兴办、经营的幼稚园兼中文学校,面向市场,按需施教,生源不断,“生意兴隆”。

  3.台胞办学较早,与台湾联系较多。

  由于台胞抵巴较早,他们开办的中文学校(班)较多,与台湾的联系亦较多。1989年,全巴西的中文学校(班)举办第一届中文教学研讨会,以后定期或不定期也有研讨会或座谈会。1991年,“巴西中文教学协会”成立,此后每年均有教师回台湾参加“中南美洲地区华文教师研习会”,华校学生亦经常回台参加活动。这些台胞社团、教会主办的中文学校(班),一般采用台湾教材,教授注音符号、繁体汉字。而一些台胞个人经营的幼稚园兼中文学校,既用台湾教材,也用大陆教材,适应市场,按需施教。

  4.大陆新侨办学形势较好,前景广阔。

  大陆新侨来巴较晚,尚处于创业阶段,所办中文学校(班)亦刚刚起步,但势头良好。面对华文教育的大量需求、大好形势,授汉语拼音,教简体汉字,市场广阔,前途光明。

  5.无论是大陆乡亲还是台湾同胞开办的中文学校,越来越心向中华文化的母体,越来越认同祖国大陆开展的华文教育。

  大陆乡亲、台湾同胞开办的中文学校虽各有特点,但同祖、同文的他们,背后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眼前同是国际地位日高的祖籍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支持着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中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为了保持民族特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无论是大陆乡亲还是台湾同胞开办的中文学校,越来越心向中华文化的母体,越来越认同祖国大陆开展的华文教育。如,原来一般采用台湾教材,教注音符号、繁体汉字的台湾同胞开办的中文学校,现在也开始使用大陆教材,教汉语拼音、简体汉字;原来与台湾联系密切、与大陆鲜有往来的中文学校,现在也积极参与祖国大陆开展的华文教育活动了。祖国大陆的影响、祖国开展华文教育的活动,对大陆乡亲、台湾同胞开办的中文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今后加强巴西华文教育的思考

  中华文化是维系海外侨胞与故国情谊的精神纽带,在海外开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海外侨胞保持民族特性、增进与祖籍国的联系和感情,有利于凝聚侨心,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增强海外侨胞自身竞争力,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有利于中国的和平统一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加强今后巴西的华文教育,很有必要,亦大有可为。

  1.提供帮助和服务,扶持现有中文学校向前发展。

  巴西的华文教育发展有年,规模初具,已有多所中文学校、较成形的华教组织(“巴西中文教学协会”)、较丰富的教研活动(研讨会、座谈会、多样的课外活动),对这些华校、组织,要开展联谊活动,参加他们的活动,也引导他们参加祖国大陆开展的华文教育活动。

  一贯重视华文教育的祖国大陆,经过多年投入和努力,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海外华文教育教材体系;建立了以“请进来”、“走出去”为主要形式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机制;打造了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华文作文比赛等海外华文教育活动品牌;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学金,鼓励华裔青少年回国接受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在这些方面,给予现有中文学校帮助,提供服务,扶持其向前发展。

  2.搞好经营和管理,按现代理念开展华文教育。

  巴西现有的中文学校,多为社团、教会所办,力量分散;老师义务教学,学生免费上课,效果有限。

  今后,巴西的华文教育要健康、良性发展,还需巴西侨社自身按现代理念开展华文教育,要面向社会,适应形势,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按照市场规则运作,搞好经营,加强管理,将华文教育作为一项事业长期发展下去。

  3.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展主流社会的中文教育。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巴西也形成“中国热”、“中文热”,许多土生土长的巴西人已开始学习中文。在此大好形势下,中国应与巴西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展在巴西主流社会的中文教育。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表示,将以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如“孔子学院”落户巴西乃至全南美洲最好的圣保罗大学(该校东方语文学系1968年成立中文组,聘有基础较好、学业有成的台湾同胞任教),将是巴西人民和巴西的华侨华人所乐见的。中国如与巴西合作,在巴西有条件、有需求的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这门外语课程,将能向巴西人民推广具有“和平”特质的中华优秀文化。

  (作者系巴西《南美侨报》常务副社长)

  本栏目责任编辑 朱凌峰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