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创新为侨服务的“民间形式”
——专访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新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杜志滨
2007年No.5 华文教育 作者:麦尚文

  按:3年前,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亲自倡导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成立并开始运作。作为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会已成为以民间形式对政府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今年6月,基金会召开理事会,改选杜志滨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新团队组建后,基金会全体人员振奋精神,团结进取,进一步提高了对肩负的重要使命的认识,并在拓展筹资渠道、扩大对外宣传、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与各有关部门联系和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日前,杜志滨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以“民间形式”拓展华文教育大有作为

  记者:据了解,海内外对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成立的背景及其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颇感兴趣,能否做些介绍?

  杜志滨:200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致公、侨联联组会议,听取委员发言后,就侨务工作和发展华文教育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海外侨胞的历史功绩和现时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在谈及华文教育问题时,胡总书记表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外侨胞联系祖国的情感纽带,无论是从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考虑,还是从对我们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支持海外华人社会开展华文教育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说到此处,胡总书记显露出殷殷的关切之情,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赞同政协委员关于政府要加大对华文教育的投入的意见,同时指出,有必要成立华文教育基金会,以动员海内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作为一家非营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是由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倡导,这在新中国史无前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汇聚了十五个中央部委和两所重点大学作为理事单位,这在全国范围的基金会中也是绝无仅有。这些都充分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祖国和人民对海外侨胞的亲切关怀。

  三年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秉持“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旨,策划并实施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远程视频教学研讨和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的华文师资培训,教辅材料开发,华裔青少年中国夏(冬)令营,华文教师和华裔青少年学生专项奖(助)学金,中外文化交流等项目,收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深受海外华人的赞许。

  记者:怎样理解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作为一种民间形式,基金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杜志滨:国务院侨办李海峰主任在基金会一届三次理事会上对基金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她强调指出,基金会是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民间形式对政府开展华文教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她还特别指出,华文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关乎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薪火相传,关乎侨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肩负的使命既光荣、神圣,又艰巨、繁重。

  在角色定位上,基金会是政府侨务工作在华文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补充力量。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这种民间形式的组织在汇聚海内外资源,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尤其是支持华文教育项目的开展等方面完全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为此,基金会可以有所作为。

  依托品牌项目广开募资渠道

  记者:基金会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募集资金进而支持华文教育的?对项目的运作您个人有怎样的思考?

  杜志滨:作为全国性的公募基金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募集资金和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弥补政府资金投入不足,配合政府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

  自2006年8月下旬至目前,基金会积极开拓筹资渠道,取得一定的成效,共募集到资金近二千万元人民币。这些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大型国有企业,包括中石化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的捐款;二是理事单位的支持,比如暨南大学动员校友对基金会捐款;另外,募捐工作还得到一些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其中在基金会成立初期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来自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计有300万元人民币。接下来,基金会要不断创新形式,广泛拓展渠道,大力筹集资金,为海外华文教育注入更多动力。

  为适应当前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急需,基金会将以师资培训、教辅材料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实施“海外华文师资培养”项目。资助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开展海外华文师资培训。二是为某些国家华社开发本土化适用教材的工作,提高当地华文教育的质量。这些项目的运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体会到,能否策划出符合捐赠人意愿、符合海外华社需求、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监管的品牌项目,是基金会是否能募集到更多资金、是否能不断扩大影响力、公信力的关键。因此,依托项目拓宽募集资金渠道,不断提升基金会影响力,动员、打动更多的潜在捐赠者伸出援助之手,应当是我会今后的努力方向。

  具体说来,我们正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为有捐赠意向的单位和个人“量身定做”合适的项目。例如,经过双方的反复磋商,我们为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TCL集团等已捐赠或有捐赠意向的知名跨国企业量身制作了项目合作建议书。二是广泛汇聚项目创意,进一步开发、策划好精品项目。伴随着募集资金的进度,基金会将根据宗旨和定位,继续拓展和开发富有特色的项目,并将项目策划确定为2008年的工作重点。另外,香港和澳门特区公益事业发展较成熟,爱心资源十分丰富,为合理合法汇聚、使用来自港澳的善款,与某些香港机构进行有效率的合作,是基金会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

  记者:从这三年的运作看,基金会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对于未来的工作,您和您的团队是怎样设想的?

  杜志滨:基金会的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面对来自海外华社对华文教育的巨大需求和师资匮乏、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缺乏针对性更强的本土化适用教材、资金严重不足等制约性因素,我们感到任重道远,压力颇大。

  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依然在资金募集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海外侨胞普遍肯定发展华文教育有利于其子孙后代传承中华文化、在海外长期生存与发展,但出于种种考虑,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仍愿就近直接捐助当地的华文教育,而不愿舍近求远把善款捐到国内的公益组织;更有不少侨胞认为,日益强盛的祖国资助海外华文教育责无旁贷。

  许多国内大型企业对基金会的使命有所了解,也不排除将来会捐款支持,但是他们认为至少在目前国内其他领域似乎更需要资助。此外,因宣传不到位,国内的企业和大众不能理解在国内募捐转而又将善款用到国外的做法,缺乏对发展海外华文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形不成捐助华文教育的氛围和气候。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出全民关心华文教育、支持华文教育的社会氛围。我们将以项目创新为重点,力争在对外宣传、扩大影响,推动项目实施和监管以及加强内部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目前,我们正在对实施的项目逐项进行认真的清理整顿,保留了经实践证明效果好、便于操作,又深受海外侨胞欢迎的项目,并不断进行充实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实施项目的监管力度。我们将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将捐款用好、规划好,用在刀刃上,使之效益最大化。我们的理念是,对捐赠善款,浪费一块钱都是耻辱,贪污一块钱都是犯罪!我们要通过有效的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管,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近期,基金会在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又采取了一些新的重要措施,如:制定了鼓励捐赠的实施办法;聘请了专业律师担任基金会法律顾问等。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基金会已开始从长计议规划国内外宣传方案。

  与地方侨办合作延伸影响力

  记者:据我们所知,基金会已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与地方侨办和重点华文教育基地院校,以及一些企业类团体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今后在这方面有何进一步的计划?

  杜志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作为一家民间机构,在发挥优势,努力办出特色的同时,渴望得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注意到,地方侨务系统拥有非常丰厚的华文教育资源,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海外侨胞较多的沿海省份以及部分重点侨乡,那里的侨办在开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工作手段多,效果明显,实践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为双方开展合作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海外华侨华人有很强的根的意识,他们与家乡的联系比较多,祖籍地成为他们寻根的最重要落脚点。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助于提升他们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这方面,基金会与地方侨务系统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愿意充分利用地方的侨务资源,并期待着得到地方侨办的支持和配合。只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合作模式,一定会取得双赢的结局。

  当前,我们已经与地方侨办合作开展的项目主要侧重在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方面,比如“长江文化行”、“少林文化行”、“巴蜀文化行”等,下一步即将推出“冰雪文化行”、“齐鲁文化行”等。这些文化交流项目效果很好,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评价很高,地方侨办有积极性,要求合作的愿望也比较强烈。因此,我会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既有项目,适时推出新的项目,争取在这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