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新时期侨校推动华裔学生 中华文化适应的几点思考
2010年NO.3 华文教育 作者:文 峰

  新时期迎来华裔学生来华留学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从2004年起至今,中国已在世界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5所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与法国、俄罗斯、希腊等国家先后互设了文化交流年。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高增进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也吸引着大批包括海外华裔学生在内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据2009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 2008年1月至11月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499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2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或毕业、结业。 与2007年相比,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机构增加了48个;学生人数增加了27,996名,增长了14.32%。1978年在华留学生为1,236人,2008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达到223,499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近180倍。中国留学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来华留学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多。自2006年开始,国家对华侨学生实行国民待遇,加大了对华侨华人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力度,简化了华裔学生来华留学出入境手续。这些都将推动来华学习的华裔学生人数大幅增长。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建构。海外华人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海外华人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海外华人的自身形象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外国社会和民众了解中国社会和民众的一扇窗户。华裔学生绝大多数在中国学成后回居住国,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教育和学习生活经历,将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各方面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的华裔学生将成为未来中国海外侨务工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因此,增进华裔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今后推动海外侨务工作开展、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

  多样性:华裔学生的中华文化适应特征

  文化适应是指处于不同本体文化的文化氛围中的主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融入该文化的渐进过程,一般分为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双文化期等四个阶段。笔者曾以暨南大学华裔学生作为研究个案,设计了32个问题,对13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裔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内容涵盖了来华学习动机情况、中华文化知识背景、学校食宿条件满意度、学习环境和学校教学制度、校园文化的参与度、人际关系与社交、留学前后感受比较等七个模块。根据对访谈与问卷的分析,发现华裔学生来华留学的中华文化适应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中华文化背景层次的多样性。华裔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导致群体的文化背景多样性,文化适应的起点不一。有些学生甚至是在中国读过小学、中学后出去的;而有些华裔对中国了解甚少,又不懂中文,与其他外国留学生差不多。

  2.文化适应过程表现的多样性。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文化差异的大小同文化适应问题有紧密联系,差异越大,文化适应的过程越典型。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学生适应较快,而印尼和缅甸的学生相对较慢。但总体而言,较其他外籍学生时间短。

  3.对不同方面适应问题反应的多样性。90%左右的同学从来没有向学校提过意见或建议。这一方面说明学校与华裔学生的沟通渠道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华裔学生在文化休克冲突期间对问题多采取避让、容忍和自我保护的态度。

  4.文化适应结果的多样性。30%左右的学生来中国读书后感觉比之前更好,60%左右感觉差不多,10%左右感觉更差。新生的感觉一般比较好,这可能与其处于“蜜月兴奋期”的状态有关,老生的感觉较差些。

  5.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责任感。80%左右的学生认为中文对华裔非常重要。这说明华裔学生尽管远离中国,但大多数人仍有较强的华族身份认同感,对中华文化有本能的认同倾向。多数学生对中华文化比较关注,很想参加“中华文化之旅”活动。有位学生这样写道:“中华文化受到日韩美欧文化的影响,许多东西已不复存在,让人痛心”,体现出其基于民族身份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

  同化分为四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文化、结构、生物、心理。对华裔学生而言,一般只需关注前面两个维度。文化同化意味着一个族群采取别的文化特征—语言、宗教、饮食等等。一般都是弱势群体学习支配群体的文化特征,当然在相反的方向上也有些交流。结构同化指的是不同族群之间社会交往程度的加深,它主要发生在两个不同层次上:初级的和次级的。初级关系指在相对较小而且亲密的群体内发生的关系,特别是家庭和朋友圈子。这些群体成员之间有着情感纽带,因而关系是亲密的、持久的。次级关系发生在大的、非个人性的机构,例如学校、工作场所或政府内。次级结构中成员正式、非情感关系也可能会因为经常的交往而转变为初级的情感和非正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和支配群体成员的交往越密切,结构同化的程度就越高。文化适应的完成有赖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其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华裔学生来中国大陆学习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其个人原有的文化基础有关,但在更大程度上与其接触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有更密切的联系。

  推动华裔学生中华文化适应的几点思考

  多样性既是华裔学生中华文化适应的特点,也是我们推动他们适应和认同中华文化的难点。学校要在把握问题特殊性的同时掌握其有关规律,制定工作方案。

  1.学校最好在华裔学生入校时对其文化背景开展摸底调查。文化背景的不一使华裔学生的文化适应呈现多样性特征。学校可以首先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然后分层次灵活辅助,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华裔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2.根据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在第一阶段蜜月兴奋期,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旁观心态以及生活中的不适应感,进行适当的入学教育和中华文化概况以及国情教育。第二阶段文化休克期,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多数思乡、沮丧,学校可以采取一些主动干预的措施,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第三、第四阶段,可以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升华裔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的认识。

  3.加强华裔学生身份认同、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华人就应该学习汉语”是华裔学生基于种族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产生汉语学习动机,这是与其他留学生学习群体不同之处。华裔学生虽来自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几乎都有着共同的家庭特征: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一般都把家庭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的华裔学生对汉语及汉语文化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都远远高于非华裔学生。另外,激发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有助于增强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可以在入校初期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开设专门针对华裔学生的短期培训班),增强华裔学生的身份认同感,进而逐渐过渡到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认同。

  4.帮助华裔学生拓展文化适应路径。在社会生活中,和支配群体成员的交往与同化存在正向关系,交往越密切,结构同化的程度就越高。多数华裔学生留学之后,中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中国了解增多,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善,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比来之前有所加深。一般而言,参与社团或其它集体活动较多的同学,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越强。

  5.发挥华裔学生社团的作用,让老生做新生的“文化适应导师”。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华裔学生在外学习、生活的第二个大家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华裔学生社团,通过召开文化适应经验交流会,选择高年级学生做新生的文化导师等措施增加华裔新生的对外交流,在初级结构层面上促进他们适应新文化环境。

  6.增加具有中华文化传统特色的社团和活动,推动、吸引更多的华裔学生参与。从调查结果看,华裔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目前很多高校重视多元文化的推动,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入了很多外国文化的元素,而忽略了中华文化的本色。很多国内学生对国外文化了解得很深,而对本国文化却含糊不清,丧失了本土民族的文化气质。所以,国内高校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教育。在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这样多元文化气氛浓厚的侨校,更应该加强传统特色文化的教育,否则学生很容易被其它国家文化影响感化,华裔学生来华学习中华文化的目的也可能难以实现。学校可以采取增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中华文化节”、“中华文化游艺节”等手段,以保持校园文化中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7.完善、改进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结构,激发华裔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文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讲究课堂效果。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习者提供中国主流文化的范例,也要主动了解学习者的母文化,提供多国文化范例,甚至也请他们提供案例,以激发学习兴趣。

  8.加快开发、完善学校留学生辅助项目的建设。目前美、加、澳等一些留学大国在这方面开展较早,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内容主要包括:(1)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帮助留学生处理日常的个人事务;(2)加强语言培训,为那些不能用当地语言顺利交流的学生提供语言辅导;(3)创造机会,帮助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4)指导留学生进行学业准备;(5)帮助留学生了解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和规则;(6)注重对学生心理适应过程的干预,设立专职咨询教师或者辅导专员。(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