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打造寻根之旅夏令营北京模式
2011年NO.3 华文教育 作者:李光耀

  “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是侨务部门的品牌活动。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参加夏令营,能够直观体悟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国情,提高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近些年,北京市侨办围绕做好“两个服务”,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积极探索新的工作切入点和链接路径,初步形成了以首都高校校友会为纽带,以海外校友子女为组团主体,北京市侨办与首都高校合作办营,在培育资源中拓展引智引资渠道的北京模式。

  一、理清脉络,找准工作切入点

  举办夏令营不仅是培育未来侨力资源的工作,也是发掘现有资源的过程。1981年,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开始放开,四年后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北京地区出国留学人数增势迅猛,位居全国之首。他们大都出自名牌大学,基础扎实,成绩优秀,而且外语水平较高,多以北美作为留学目的地,成为留学大军中的“梦之队”,北京由此多了一批新的“海外关系”。在这批海外学人中,大多数并非北京籍,但他们与北京的联系却一直不断,缘由是其大学母校情结和北京情结。经过海外数年寒窗,一大批留学人员已学有所成,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开始在科研、教育、金融、商贸等领域崭露头角,新的海外人才库初现雏形。随后的十几年中,北京地区高校海外校友会在世界各地相继成立。数据显示,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海外校友会就已经超过100个。校友是大学的宝贵财富,而海外校友同时也是重要的侨力资源。这一特殊的海外群体,这批北京的“海外亲戚”,充实扩展了北京新侨乡的内涵,成为海外侨界中新生的优质资源。

  改革开放后,北京特有的首都优势日益凸显。来京考察观光的海外华侨华人逐年递增;海外北京籍新华侨华人数量快速增长;三资企业纷纷落户北京。作为一座年轻的国际城市,北京对海外华侨华人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在众多的优势中,吸引海外科技人才这一优势尤为突出。北京地区拥有着全国最多的科研院所,最多的高等院校,也是中央部属院校最多的城市。这些独特首都优势带给北京更多的是机遇。在优势中以服务促发展,密切与海外学人的联系,探索拓宽引智引资渠道,是我们工作中一直追寻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以夏令营活动作为切入点,打破延续多年依托海外华校为主的组团形式,在过去的四年中,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海外校友子女“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我们了解到,这些营员的家长大都是在美国、加拿大或者香港地区取得优异成就、融入主流社会的精英人士,绝大部分在海外定居近20年。在他们从事的职业中,既有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也有知名企业高级管理及研发人员,充分体现出北京地区高校海外校友高智、高端的特点。

  在探索联系海外校友的路径中,我们将更多的服务理念植入到夏令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创造有效的连接点。根据北京大学海外校友子女夏令营团对营员的问卷调查结果,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鸟巢”等景点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学习汉语、欣赏武术和戏曲、领略中国古典建筑乃至学习书法,都成为他们来中国最想做的事情。有80%的孩子并非主动要求参加夏令营,但是到活动结束时,所有孩子都表示非常愿意经常到中国、到北京来。由此可见,夏令营活动满足了家长希望子女学习中华文化的愿望,同时也使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收获。

  “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活动这一平台将华文教育、社团联络、人才资金引进等多项工作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政府部门为侨服务和高校为海外校友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根据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一)联合高校合作办营

  2007年,北京市侨办首次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海外校友子女夏令营,校友会第一次作为夏令营的组团单位,这是我们在以往办营基础上一次新的实践。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的39名海外校友子女参加了为期四周的夏令营活动。这些营员家长是清华大学校友总会联系的一批在海外已取得骄人业绩的优秀学子。这次活动使我们对部分海外校友会的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从中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以海外校友的母校作为夏令营的营地,可以使高校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二是密切我们与海外校友的联系有了“直通车”;三是对于北京新侨乡的潜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继续对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并将2010年“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的组团高校扩大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由此形成了“寻根之旅”夏令营北京地区高校校友会的组团模式。

  在与首都高校合作办营中,这些高校的海内外校友都对夏令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除了为夏令营活动捐赠营服、营帽等活动用品,还为夏令营活动积极捐赠资金。“校友捐赠”不仅反映出他们的母校情结,也说明了他们对“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活动的认同。

  (二)宣传与互动相结合

  针对海外校友这一特定群体,我们在夏令营的宣传环节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增强宣传的时效性,积极探寻与营员家长的有效互动。组团初期,主办方通过海外校友会的网站,发布举办夏令营活动的信息,让海外校友了解夏令营活动的方案及参营条件,同时推广夏令营主办单位的官方网站。夏令营开营后,我们在北京市侨办网站的首页上开设“寻根之旅─相约北京”夏令营的专题栏目,每天将营员活动的照片上传到网页上,平均日上传照片超过30幅。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夏令营的快乐生活、营员感悟、活动花絮撰文刊登。通过此种方式,让营员家长及时了解夏令营的活动情况,可通过电子邮箱收集信息反馈。活动期间,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营员家长的电子邮件。一位北京大学的海外校友家长在邮件中这样写到:“This is the best and the most memorable summer holiday she ever had.”(这是孩子度过的最愉快和最难忘的暑假)。夏令营活动结束后,各高校校友会还将夏令营活动整理成综述,在校刊上登载,并发送给海外校友。通过上述做法,主办方实现了与海外校友的有效互动,也在互动中宣传了“寻根之旅─相约北京”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的活动品牌。

  (三)贴近实际,设计活动内容

  夏令营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夏令营的效果。这些年,我们根据办营方针,结合北京的特点,在办营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科技”、“学习汉语与应用”、“奥运之城─北京”四个活动系列板块。我们将这些经典的活动内容列为“规定动作”。

  “中国历史文化”板块包括了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感受中国科技”板块中,安排营员参观北京航天城,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史,在青少年科技馆模拟体验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与回收的全过程,这已成为北京营的特色活动之一;“奥运之城─北京”这一板块是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之后新设立的活动板块,夏令营营员将走进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游览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参观设在“水立方”内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纪念展”及港澳台侨同胞共建“水立方”留名廊,让营员实地感受北京奥运,共享民族荣耀;“学习汉语与应用”板块旨在培养营员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读、写中文和交流的能力。我们除了安排从事华文教育专业的老师为营员授课外,还特地组织北京的同龄学生与海外营员互动交流,同台联欢。

  从2007年首次举办清华大学海外校友子女夏令营起,主办方又根据海外校友子女的独有特点,因地制宜为海外校友子女量身打造了一个新的活动板块,即“寻根之旅─体验父母的大学生活”。该板块以高校作为夏令营的营地,活动内容包括了组织海外校友子女参观父母就读的大学校园,了解校史,学写校训等。为了增进海内外青少年的互动交流,主办方在去年又将这一活动板块再度创新,同期举办海外校友子女和国内校友子女两个夏令营,使海内外营员有了更加充分的交流时间。闭营仪式上,海内外校友子女联手自导自演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同台联欢会。他们用自己精心编排的节目展示各自才艺,表现真实的自我,抒发对祖(籍)国、对父母母校的眷恋之情。

  综上所述,联手高校合作办营,组织海外校友子女到父母的母校寻根,一方面可以通过孩子联系家长,使这批特殊的家长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家长影响孩子,增进孩子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学习中华文化是一个过程,但联系他们的父母则是快速起效。这种活动形式既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北京市的发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性、涵养侨务资源的“种子工程”。特别是运用名牌大学资源,举办海外优秀校友子女的夏令营,有效拓展了引智引资的工作渠道。通过活动传递信息,进一步密切了海外校友与母校的联系,使夏令营的平台发挥出特有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市侨办处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