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校园文化凝侨心 暨南教泽播八方
———独具特色的暨南侨校文化
2011年NO.6 华文教育 作者:陈文举

  一百多年来,暨南大学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广延名师和学者,接纳并培育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校文化。

  一、坚持育人为本、文化为基,铸就了兼容中外、和而不同的侨校文化

  “兼容中西文化,荟萃名家大师”的办学精神,让马寅初、郑振铎、张申府、梁实秋、周建人、许德珩、曹聚仁、黄宾虹、钱钟书、周谷城、洪深、夏衍等一大批极具个性的大师和学者曾汇聚于此。“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吸引万千港澳台和海外学子负笈暨南。正是这种兼容并包开创了暨南园文化交融、思想激荡,各种学派竞显风流的生动局面。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中西文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始终是暨南大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学校“兼容中外、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较之国内其他高校更为鲜明。学校在文化选择上坚持“一主多元”的原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注重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熏陶中,提高学生对异质文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为华侨华人社会和大中华区培养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让暨南园里文化迥异、诉求多元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长,学校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大平台招生和教学”、“弹性学分制”、分流教学、春秋两季招生、“四海书院”等方式,为港澳台侨学生量身定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学校总结本科教学改革的成果《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海外和港澳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暨南大学成为港澳台侨学生入读大陆高校的首选之一。

  二、建基在“忠信笃敬”之上,形成了以暨南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自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学校体育文化名冠沪上,其中尤以陈镇和、符保卢、蔡演雄为代表的暨南健儿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为最,壮我国威,激励国人。此文化传统相沿至今。40年代,上海孤岛的“最后一课”表现出暨南师生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后被迫迁校福建建阳的暨南大学在艰苦条件下办学不辍,被誉为东南“爱国救亡的民主堡垒”。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奋进的艰难历程,铸就了暨南大学“爱国爱校、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同时在海外华侨中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声望和感情。

  1958年,为适应华侨学生和港澳学生升考国立高等学校的迫切要求,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后,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来自五洲四海的学生共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自1978年复办至今,在暨南大学这一文化氛围里熏陶和浸染的6万余名港澳台和海外学生,或在港澳政府、社会团体担任要职;或对推动两岸三通发挥了积极作用;或成为当地的建设者和传播中华文化、沟通中外的友好使者。

  在建校百年之际,总结提炼出“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对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品格与时代特征进行了充分的概括。

  三、面向世界与未来,营造了多元多彩、融汇中外的学术文化

  暨南大学坚定不移走国际化之路,不仅坚持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邀请海外知名学者莅校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还先后与世界五大洲的190多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定期派出学生交流学习,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积极引导师生将创造知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形成学术主导之下多元多彩、融汇中外的侨校校园文化体系。

  “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自2006年设立以来,精心遴选和邀请王蒙、王赓武、潘毓刚、金耀基、杨叔子、李敖等海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先后举办讲座180多场。在原有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如“国际文化聚暨南”、“国际土风舞大赛”、“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中国文化节”之外,近年来,学校着意加快学术文化的建设和培育,鼓励和支持学术研讨会、文化沙龙、学术科技节等活动的开展,将学术元素引入活动,为活动增添学术色彩,让交叉渗透、多元多彩的校园文化成功实现了学术主导的转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久的积淀和有意识的培育,让暨南大学侨校文化之树结出了累累硕果。2005年,暨南大学作为主体参与的《广州石牌六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融汇中外 多元多彩》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凝聚暨南精神,打造“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特色侨校校园文化》又获三等奖,成为广东省唯一连续两年获奖的高校。

  四、锐意革新,创新形式和内容,着力培育并积淀大学典礼文化

  2006年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学校在筹备之初和举办期间,坚持“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原则,在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凝聚力的同时,精心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将暨大学术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从2009年开始,学校呼应学生的需求,并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率先改革大学典礼,首次引入了学术权杖、学位门、谢师礼、毕业纪念片等崭新的文化元素,让学生成为典礼主角,彰显学术的神圣和典礼的庄严,增强典礼本身的仪式感和文化元素,培育融汇中外、彰显特色的典礼文化,实践“文化兴校”的理念。

  改革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回应。在开学、毕业典礼等标志性时刻,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术的神圣和学有所成的荣耀。整个典礼气氛为之一新,初入大学或即将奔赴社会的学子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的内涵和意蕴通过“剧场化”的方式呈现,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共同深化了爱国爱校、成才立志的主题。

  学校还特设亲友座位区,邀请学生家长及其亲友共襄盛典,见证和分享子女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目前,这一典礼文化的改革和培育已经开展两年多,得到了学生、家长、校友及社会各界的良好回馈,总结这一改革的成果《创新典礼文化,实现全员育人》也获得首届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在今后的典礼仪式中,学校有意邀请杰出校友、社会知名人士莅临,进一步丰富典礼的文化内涵并不断改进,使之成为暨南大学的特色和优良传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