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新时期海外温籍华校的转型之路
2012年NO.4 华文教育 作者:叶斌斌





表1:部分海外温籍华校班级数量变化对比图



表2:部分海外温籍华校教师数量变化对比图



表3:部分海外温籍华校学生数量变化对比图

  据温州市侨办统计,到目前为止,温州人和温州籍侨团创办的海外华文学校已达30多所,主要分布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德国、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以及尚未与我国建交的巴拿马等国,统称为海外温籍华校。学校类型分为周末制和全日制两种,º¬盖了从幼儿到高中等不同程度的课程,以教授中文为主,部分学校还开设了书法、舞蹈、武术等课程。

  一、发展现状以及制约欧洲华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温州市侨办于2011年,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校长访谈等,对欧洲温籍华校进行了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获得了欧洲温籍华校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利用自编的《海外温籍华校总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查问卷》,温州市侨办对31所欧洲温籍华校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22份,占71%。具体国家分布如下:

  (一)通过问卷分析出来的华文教育现状。

  下表为现阶段具有较大规模、发展良好的7所欧洲温籍华校有关数据的比对。

  表1:部分海外温籍华校班级数量变化对比图

  通过问卷分析,可以清晰得出结论:海外温籍华校在¾¬过Ô¬始创业阶段的生存竞争与分化,¾¬历长期的艰难发展后,脱颖而出的部分华校开始步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期。其根本Ô¬因不仅在于海外侨胞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愿望和迫切需求,更得益于国家对海外华文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

  从现状看,当前,海外温籍华校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与此同时,众多温籍侨团和侨胞的积极参与,也获得了各界的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共有12所海外温籍华校获得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Ь会授予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在2011年召开的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上,10名温籍侨胞获得“热心海外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奖”。西班牙温籍华侨叶玉兰,不仅获得“优秀华文教师”荣誉称号和“热心海外华文教育杰出人士奖”,而且作为海外华校代表做主题发言。

  (二)现阶段制约欧洲温籍华校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要素制约是阻°¬海外华校发展的外因。

  据对海外温籍华校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前全球掀起一股“汉语热”的浪潮,海外华文学校和生源数量不断增加,没有固定的上规模的办学场所、华文教师短缺、¾¬费不足、教材针对性不强等瓶颈日渐突出,成为阻°¬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

  (1)校舍和办学场地问题。

  目前,在30多所欧洲温籍华校中,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租赁的形式获得学校场地。租赁学校场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场地租赁合同到期、无法自主制定开学时间等严重影响了华校规模的扩大与发展。

  (2)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稳定性问题。来自对意大利温籍华校的调查显示,华校教师队伍里最多的是留学生和国内出来多年的老教师。其中拥有中文教师资格证的不到半数。在华校担任教师的中国留学生,缺乏专业中文师范的教育背景和中文教学¾¬验,而一部分拥有丰富教学¾¬验的老教师,因出国时间长,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海外华文教学的特殊性。

  (3)教材问题。欧洲温籍华校目前面临教材不统一的问题,中文学校现在所用的教材有:暨南大学出版社的《中文》、北京华文学院出版的《汉语》、浙½¬省人教版《语文》等等。不同的教科书,它们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是不一样的。除教材外,缺乏中文课外读物也是华校面临的实际问题。

  (4)¾¬费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¾¬费不足、运作松散成为周末学校的发展软肋,如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虽然拥有30名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但由于财力所限,只能发给教师象征意义的车马费。教师如果没有对华文教育的热爱,很难长期坚持,而且学校在教师管理上也缺乏束缚力。

  2.机制和地位制约是阻°¬海外华校发展的内因。

  在欧洲的温籍华校所在国家绝大多数都把华文作为第二或第三外语来开设。正是因为华文教育的地位得不到认同,所以华文教育在当地能够享用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授课时间也得不到保证。从我们走访部分华文学校的情况来看,华文教育无法融入当地主流教育,使得华文学校在所在国当地无法吸引、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华文教育发展受到羁绊。

  而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看到,温籍海外华校在办学机制上,还存在机制单一、不够灵活、市场化能力欠缺等方面问题。

  二、温州市侨办助推海外温籍华校发展的实践和创新

  温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十二五”侨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º¬养资源,全力打造华文教育精品;温州市侨办制定出台了温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五年规划(2011-2015年),推出了具体实施海外华文教育“212”计划,着力通过一系列措施,助推海外温籍华校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促使温州市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稳步发展。

  (一)因地制宜,构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工作机制。

  1.建立华文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由温州市侨办联合教育、文化、公安等涉侨单位组成,采取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制定华文教育相关政策措施,讨论确定海外华文教育工作重点,有效解决各地华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为华文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建立横向联系、上下联动和内外互动机制。温州市充分发挥各级侨办和华文教育基地工作的主动性,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用好国内、国外两种华教资源,用情用心用力开展好各项海外华文教育工作。

  3.构建三级华教网络机制。依托14所国务院侨办、省侨办和市级华文教育基地院校,温州市侨办开展针对海外温籍华校的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师资培训、教师外派、校际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华文教育活动。华文教育基地已¾¬成为温籍华校在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坚强后盾。

  (二)主动作为,搭建促进海外华校转型发展的交流平台。

  1.精心搭建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的平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拓展活动内容。迄今为止,温州市成功举办了12届夏(冬)令营,累计20多个国家近3000名华裔青少年来温参加活动。

  通过“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温州营活动,华裔青少年接受来自故土的文化熏陶,了解到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中国,并且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夏令营活动既激发了温籍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的兴趣,又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尤其是海外温籍华校的健康发展。如法国华侨华人会中文学校一直把参加温州夏令营作为对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的奖励,产生了良好的宣传和辐射效应。

  2.主动开展华文教育新模式探索,为华裔学生回国接受学历制华文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温州市侨办创办了全国首个全日制华文教育艺术特色班。根据华裔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通过关注差异、因材施教、自编教材等方法,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改变,一年来办班效果明显。

  为了进一步提升温籍海外华裔青少年对故乡瓯越文化的认同感,市侨办联合市教育局着手开发适合温籍海外学生学习的乡土教材,以期激发华裔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3.积极创建中外华文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平台。温州市侨办在意大利举办了“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中国温州华文教育•文化交流论坛”,得到了意方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邀请参加意大利华教论坛的教育界官员来温访问,零距离接触中华文化,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热情的人文气息。

  温州市首次派出侨务文化代表团赴俄罗斯等国访问,不仅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书»¬传统文化,还成功邀请到俄罗斯著名油»¬家来温举办全市最高规格的油»¬展,激发了全市各界对华文教育工作的重视,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主动申报市级华文教育基地。

  (三)多措并举,创新海内外温州人文化互动的有效载体。

  1.加强师资互动,提高华校教学质量。为了帮助华校解决师资问题,温州市侨办先后举办了3期海外教师培训班,组织来自15个国家的80多名海外中文教师参加培训。同时,温州市侨办主动争取,去年成功选派两位温州华文教育基地教师赴意大利佛罗伦萨中文学校任教,今年又将有5位教师赴欧洲华校支教一年。

  2.开展校际互动,促进各方共建共赢。温州市侨办通过海内外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力促海外华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质量以及设施配套上有明显改变。仅去年,就有25对32所海内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并已形成师资互派和学生互访的常态机制,有力推动了温州与海外华文教育界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为了整合华校力量,放大优势,取长补短,市侨办利用各种机会多次召开海外华校负责人华文教育¾¬验交流会,积极引导海外温籍华校走Ь作互动之路,促进海外温籍华校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和交流。

  3.提倡资源互动,构建文化传播桥梁。温州市侨办自2012年起联合华文教育基地为海外温籍华校捐建“蒲公英”图书室,以帮助海外温籍华校解决中文课外读物缺乏的问题。至2012年6月,已为4所海外温籍华校捐建了“蒲公英”图书室。我们希望藉此海外温籍华裔可以和国内的学生同步享受中文阅读的乐趣,为承担中华文化传播重任播下“蒲公英”的种子。

  三、关于推进海外温籍华校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海外温籍华校迫切需要转型:在功能上,从单一的语言教育转向多重的文化传播;在地位上,从边缘走向主流;在途径上,从独立办学转向内外互动,从而真正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提升海外温籍华校的国际影响力。

  (一)海外温籍华校应加快融入主流,争取所在国教育部门的支持,成为促进中国与住在国文化领域交往的友好使者,成为开展侨务公共外交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表示要努力与荷兰教育体制挂钩,争取得到荷兰教育部门的正式认可,让华校的华文教育得以在荷兰社会持续高标准发展。荷兰政府目前已正视中文教材缺乏本土化这一现实,允诺拨出专门¾¬费,以开发适应该国的中文教材。同时,在有关方面的倡导之下,中文教育亦有望获荷兰政府正式认准作为外语科目。

  佛罗伦萨中文学校今年初被意大利外交部推举为“交流促进融入”的典范。该校在创办中文学校和促进中意文化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意大利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为增进意大利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贡献。

  华校肩负着中华文化教育传播的根本使命,必须抓住当前华文教育的大好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当地主流教育,帮助华裔青少年树立历史感和文化归属感,同时让更多非华裔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更好融合,同时也为开展侨务公共外交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国内华文教育基地和海外温籍华校的合作交流,不断提高海内外华教机构的合作层次。

  应充分发挥国内教育资源优势,放大国内优质学校辐射作用,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海内外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海外华校的办学质量。

  各地可以通过学历教育、远程函授以及举办各类短期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努力为海外华校培养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海外华校自身的造血能力,重点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推动海外华校教师培养本土化。

  (三)引导侨胞侨社参与华校建设,加大政府对华文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海外温籍华校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但凡华文教育搞得好的地方,一是得到当地国家政府的积极支持,二是有序地建立了广泛的,有权威性的华教组织,发挥了较强的统筹Ь调作用。

  欧洲温籍华校可以立足实际,并借鉴其他国家华校的成功¾¬验,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侨胞和侨团投资办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整合,尝试集团化管理和建立¶¬事会制度,探索合适的办学模式。因此,如何更好运用市场化机制,把侨胞对华文教育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当前欧洲温籍华校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探索华文教育新路子的方向所在。-(作者系温州市侨办党组成员、文教宣传处处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