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谈华文教学中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4年NO.3 华文教育 作者:罗冬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华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言功能的传授,要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结合《汉语》教材,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我在印尼所援教的学校选用的是《汉语》教材,我充分利用教材,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喜爱中国,激发学习的源动力—因“爱”而学好汉语,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例如:第二册《小华常去图书馆》一课中,学习的生词有“茶、酒、地铁、报纸、漫画”等。教学这一课,其中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中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决定利用带出来的中国茶及茶具让学生了解中国茶文化。

  第一,认识红茶与绿茶。首先让学生观察红茶叶和绿茶叶;然后用透明玻璃杯泡红、绿两种茶,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比一比红茶水、绿茶水之间有什么不同。第二,认识泡茶工具:茶漏、茶夹、茶壶(泡杯)、茶海、茶杯等。第三,观看泡中国“功夫茶”。老师在讲台前泡“功夫茶”,展示“烫本热罐,高冲低斟,乱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第四,品尝“中国茶”。学生排队前来根据各人喜好选择品尝绿茶(福建“铁观音”)或红茶(白叶王)。第五,有关“茶”的口语训练。第六,“中国茶”拓展延伸。赠给每位学生一小袋中国绿茶(福建铁观音),回家后,尽量用中文跟家里人说说泡茶的方法,和家人一起共享中国茶。

  一节课,学生们沉醉在浓浓的“茶”文化中,有实物观察,亲身品尝,进行有关“茶”的语言训练也切实有效。

  二、发挥兴趣、特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出国时带了毛笔和象棋,因为它们既是我喜欢的又具有中国特色。事实证明,带上自己的“兴趣”出发是正确的,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还让中华文化在任教学校得以传承和弘扬。

  到援教学校后,我向学校建议,在四年级尝试上书法课。虽然当地买不到像样的毛笔和适合练习书写的纸张,但是学生兴致很高,总是很期待上书法课的那一天。我带领着他们在“点、横、竖、撇、捺”中感受中华书法的魅力。一个学年结束,学生兴致很高,现在全校有两个班的学生每周上书法课,春节文艺汇演时还安排了现场书法表演。

  第二册第十课学习“李小龙”这一专用名词时,通过图片认识李小龙之后欣赏屠洪刚的歌曲《中国功夫》。我正好学过杨式太极,援教期间正是以坚持打24式太极来锻炼身体的,因此也在教室里展示了一下中国功夫之太极拳。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

  课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校感知到的,尽量用中文说给家人及其他朋友、同学听。在说的过程中巩固、提高中文,同时深化对中国(祖籍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扬开去。

  三、结合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我相机为学生作适当的介绍。例如春节,介绍春节的时间、习俗,和学生一起观看家乡庆祝春节的系列活动图片或视频。如:拜年,放烟花爆竹,犁春牛、游大龙(创世界吉尼斯记录的福建姑田大龙)、游大棕等。最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背诵一幅春联,回家背给家人听;高年级的则书写一幅春联,回家把春联贴上。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隆重与热烈,在交流、背诵、书写中将中国文化传承开去。

  四、诵读优秀文化书籍,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弟子规》,这与国内近几年提倡“经典诵读”一致,可见学校对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门课程对于母语不是汉语的印尼孩子来说,通过口头讲解来理解是非常枯燥、困难的。基于这点,我主要通过情境模拟、表演朗诵、讲述典故、观看动画片(《中华弟子规》)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听、演、看中感知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除此,我还注意营造中华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室里张贴剪纸、毛笔书写名言格言,挂手工灯笼等,教室充满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在空闲的时间里,教喜欢象棋的学生下象棋……总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可利用资源,做好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信我们每一位海外华文教师都愿意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喜爱和弘扬。-

  (作者系福建外派印尼华文教师)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