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炼匠人之心 传华教之道
———华文教师职业素养刍议
2016年NO.4 华文教育 作者:陈子萌

  随着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工匠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已成时代主题。“工匠精神”之所以引起广泛反响,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期望,还因为此精神更具有普遍性,表征了社会各工种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理想追求。

  华文教育涉及语言教学、文化传播、情感交流等多方面育人内容,与国内普通教育相比,华文教育以“侨”字当先,意味着广大侨胞及其子女需要保持民族语言教学。作为新时期的华文教师,在追求“工匠精神”时应努力调整心态、磨练技法、保持创新动力。

  华文教师应塑造良好心态

  应对学生多重差异

  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在中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背景下,中文在贸易、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工具性作用越来越凸显。以中文为媒介,一方面广大华侨华人可以寻根谒祖,增进民族认同;另一方面他们又可利用语言辅助事业、建设社团、拓展工作领域等,这些都为华文教育创造了机遇。但随着教育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侨生在学习习惯、学习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性也日益凸显,这又给华文教育工作者提出挑战。

  面对新变化,华文教师应调整心态,将保持理性思维、沉着应对的态度转化成工作要求。一讲实干。除了开展基础教育,还要着眼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华裔青少年和他族青少年不断增多的实际,脚踏实地从教学实践中凝炼华文教法。二忌浮躁。能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在教学和科研上精准发力,不图虚名,真正将教学成果作为自己的“荣誉勋章”。同时,华文教师应放眼长远,抓住广大侨生既具有多元文化特质,又希望传承中华文化的共性,在多变中探索教学规律,逐步完善施教理念和方法,为华文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华文教师应精练技艺

  设计完整教学体系

  华文教育为主要针对华侨华人进行的母语教学,与之相适应的不仅有语言知识传授,还有课程设计、调查研究以及大纲、教材、评估模式等的制定。一系列的教育环节需要专门人才实施才能形成有效而完整的体系。以教学内容设计为例,中文听、说、读、写课程是基础环节,教师以怎样的方式突出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语感,循循善诱地使学生学会运用就是一门“技术活儿”。此外,中华文化教学、实践类游教是语言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教师要通过历史文化课程的传授、中华才艺课程的演习、课外实践的引导,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感知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每一环节都会体现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成效,教师在课程前期设计、课堂示范和交流、后续展示和探索等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讲求“琢磨”便是在一切一磋间达到极致的效果,面对文化背景、悟性不一的侨生,华文教师需以一种雕琢璞玉的情怀,练就过硬技能,培养出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优秀人才。

  华文教师应不断创新

  为华文教育事业持续增添“新动力”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目标和事业的坚持,是在单调与循环中的不舍与专注。然而,此精神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只有摒弃“短、平、快”的即时效益,追求精准和卓越,才能蓄积能量以持续创造“新动力”。

  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侨办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大专院校和教育机构作为华文教育基地单位,承担开发和编写教材、培训海外华文教师、选派教师到海外华校任教、举办夏(冬)令营团队活动、开发教育调研等任务,推动华文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也需乘势直追,将创造作为修炼,吃得了苦、经得起失败,勇于在课堂教学、文化教学、教材编订、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新方法、开拓新思路。特别是目前许多青年教师都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在前辈教师“传、帮、带”下逐渐成为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更应发挥聪明才智,负责任、敢担当,结合新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以更为开阔的视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当前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 “中国制造2025”计划如火如荼的开展,为“十三五”开局吹响号角。如今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俱进,再将“工匠精神”明确提出,不仅是对劳动光荣理念在新时期进行的阐释,更是对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基层工作者辛勤付出与聪明智慧的充分肯定。遥想古时庖丁运斧成斤、公输班削木成鹊,真是匠心独运。作为新时期的劳动者、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华文教育工作者需秉承“工匠精神”潜心研究,以实干才能精心打造华文教育这个侨务工作的“大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华文教师是肩负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光荣“教书匠”,其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海外华裔青少年对民族语言及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因此,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今天,广大华文教师也应培养内心充满定力、凡事精益求精的匠人气质,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细心雕琢,掌握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实战”能力,遵循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血脉亲情和促进中外交流的要求,实现由“技”得“艺”,最后领悟人生之道,用对事业的热爱与敬畏寻找“诗和远方”。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学院办公室)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