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突出特色 创新办营
————广州市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NO.4 华文教育 作者:莫景洪、曹展丰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平台以及维系华裔与祖(籍)国感情的纽带,是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广州市侨办始终高度重视开展广州夏(冬)令营工作,每年办营均选取不同主题,将中华文化与侨乡文化、本土民俗等相结合,突出“五个一”办营特色,深得海外侨社及华裔青少年喜爱。2011年至2016年,广州市侨办共组织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毛里求斯、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华裔青少年来穗参营。

  建章立制,规范办营

  广州市侨办根据自身办营经验制定出台《广州市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办营规范》,规范了办营工作,保证了办营质量。在每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计划中,广州市侨办即着手对广州营工作开展统筹部署,安排专人专款,责任到岗。一是在筹备期间,认真学习领会上级侨办当年办营精神及具体要求,拟定办营计划;二是正式开营前,召集相关区侨办举行办营工作专题会议,分解工作环节;三是从筹备到举办期间,办营工作力求突出“五个一”特色,即每位营员要学写一幅“书法”、学会一门“才艺”(功夫、剪纸、舞蹈等)、学唱一首中文歌曲、留一本相册、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五个一”活动,将中华文化和才艺融入到寓教于乐的夏(冬)令营活动中,使众多华裔青少年营员从中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 

  纵横联动,创新办营

  为有效发动各界资源力量共同办好广州营活动,近年来广州市侨办汇聚侨力,创新办营,形成市、区联动,横向互动,穗澳联谊的立体工作格局。

  (一)纵向发挥市属各辖区优势办营。越秀区历史悠久,广府文化底蕴浓厚,教育资源优势明显。越秀区侨务部门一方面带领海外华裔青少年领略五羊石像、镇海楼、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名胜,将广府文化历史景观与茶文化、粤剧等体验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借助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营员与当地中小学学生的交流,加深海内外青少年的心灵相通。

  花都区是广州市重点侨乡,也是广州市华侨华人子女回国(来华)读书及寄养最为集中的地区,“洋留学儿童”人数众多。花都区侨务部门将“洋留学儿童”群体纳入到广州营活动中来,形成以华文教育开展涵养华裔新生代工作的模式。花都分营除教授书法、国画、剪纸等之外,还特别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授水墨画、灰塑课程,为营员们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

  番禺区是岭南文化、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广州市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宝墨园和沙湾古镇就坐落在番禺区。番禺醒狮、美食、沙湾古镇,还有冼星海博物馆、科学中心等,也都让营员们流连忘返。

  (二)横向联合高校、基地以及涉澳学生会优势办营。为更好发挥广州高校资源和涉澳社团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广州市侨办将之融入到广州营工作当中,既实现华文教育、联谊社团的目的,又通过涵养新生代这一抓手,服务于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大局。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办营经验丰富。2011年和2015年,广州市侨办联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了两期冬令营活动。该学院以其硬件齐备、师资充足、志愿者队伍健全等优势,出色完成营期食宿、语言学习以及新闻采编等任务。广州市侨办还协助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安排营员与广东华侨中学等学校的学生家庭结对子,举办“回家过节——海外华裔青少年南粤文化行”活动,让营员们亲身体验中国节日和家庭生活。

  2014年正值澳门回归15周年,广州市侨办将冬令营活动与庆回归活动相结合,实现了合作办营的两大创新:一是首次与泛珠三角省市侨务部门合作。广州市侨办主动与长沙市外侨办沟通,在长沙市外侨办等支持下,组织近7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与穗、澳、湘三地学生联欢交流,实现学习参访、互动交流的目的。二是首次与澳门学生组织—澳门朝阳学会合作联谊,拓宽了海外华裔青年、澳门青年了解祖(籍)国和内地发展的渠道。

  突出母语,多元办营

  针对海外华裔青少年的需求,广州市侨办除开设核心语言课程中文外,还积极探索各种主题课程,以期增进营员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了解,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一)传统文化课程丰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如中国书法、剪纸、中国民族舞蹈等必修课程,也有中华武术、歌曲、灰塑的选修课,还开设团队素质拓展及中国影视艺术欣赏等兴趣课程。如花都区为营员们安排中国武术学习班,由专业武术教练为营员们教授武术套路。有营员表示,当初选择来中国参加“中国寻根之旅”的初衷主要是想学习中文,没想到还能学习中国武术,真是意外收获。番禺区举办国学讲堂,邀请著名学者讲授国学。番禺区、越秀区还组织营员到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参观,许多模拟华侨生活、创业的理发店、茶餐厅等场景栩栩如生,让营员们仿佛亲临其境,纷纷感叹当年华侨背井离乡、白手起家的艰辛。

  (二)坚持中文核心课程不动摇。为了提高海外华裔营员们的中文水平,中文学习作为营期课程必不可少。广州市侨办在每年办营期间均组织营员参加汉语口语水平测试(HKC)。2015年冬令营期间,广州市侨办借助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专业优势,对课程、师资、教学内容及方法等进行细致准备,根据营员的中文水平由高至低分成不同班,精心选取多位具有长期丰富专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使大多数营员都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测试。考虑到近年来营员们大多为首次来华,中文水平参差不齐,越秀分营充分利用区内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将普通话及粤语日常交流作为语言课重点,深得领队及营员们的欢迎。

  (三)体验互动课印象深刻。广州市侨办注重将参观与体验紧密结合,在多次外出参访中都安排了体验环节。在佛山南风古灶,组织营员学习中国陶艺知识与制作技巧,并亲自参与制陶,用泥巴捏出了自己的梦想作品。在广绣传承基地——梁秀玲刺绣艺术馆,营员们在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下,赏广绣,学广绣,亲自体验“飞针走线”的不易,不约而同地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妙与伟大竖起大拇指。

  2011年,广州市侨办带领冬令营部分领队和学生共21人赴湖南长沙参加2012年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深度感受中国“春晚”魅力。著名主持人杨澜、何炅采访了来自巴拿马的罗海燕和温秀兰同学。罗海燕同学动情地说,不管在哪里,根始终在中国,必须了解她、熟悉她、走进她。温秀兰同学说,还是在中国过年更热闹。孩子们充满感情的回答深深打动了主持人和现场观众。

  (四)新增企业参观课程。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已就读大学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加入到广州营的队伍当中。他们更加关注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因此了解更多中国企业的运作与发展成了近几年课程安排的新诉求。2015年冬令营专门开设了中国商业环境和华商企业管理课程,也安排了参观当地企业。这是广州办营以来第一次开设此类课程,满足了青年营员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奥秘的兴趣,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契机,实现人生规划与自我价值。

  注重宣传,提升成效

  广泛高效的宣传报道,是办好每一届广州营的重要环节。为生动展示广州营的风采,广州市侨办利用媒体资源,在宣传面和着重点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办营工作方案制定伊始,就拟定宣传计划。广州市侨办利用中国华文教育网和广州侨网等网络平台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广泛宣传推介广州营。在办营期间,邀请中新社、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以及华声杂志社等媒体进行跟踪采访和系列宣传报道,扩大广州营影响力。如2011年广州市侨办举办冬令营期间,组织宣传报道采编工作小组,每天对冬令营活动进行跟踪采访和全程录像;先后邀请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方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其中,广州电视台制作播出4集专题节目、南方日报海外版编辑刊登了专题文章。2015年,广州市侨办还邀请亚洲电视记者及摄录人员参加该年度“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开营仪式。

  安全第一,保障办营

  安全保障是整个夏(冬)令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海外组团单位、营员家长最为关注的事项。广州市侨办每年都按照国务院侨办和广东省侨办要求,实施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全程动态地确保办营安全,让侨团和家长放心。一是做足预案。成立市、区两级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制定营期安全预案。在课程设计和海外招募营员的阶段,要求各办营单位尽量排除涉及危险性项目的活动,并提醒组团单位留意营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提醒每个家长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条件报名参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同时报送当地政府和上级侨办。二是动态管理。接机开始到送机全程购买意外保险,加强营期的食宿行管理,实行晚点名与请销假制度。积极与营员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对营期中出现的舆情予以监控,做到应对及时,处理妥当。

  (作者分别系广州市侨办副主任、文宣处主任科员)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