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发挥侨校特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2019年NO.2 华文教育 作者:张嫱

  北京华文学院实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侨”校特色办学模式,建校以来吸引了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名华裔青少年、华文教师、政府官员在校学习和研修中国语言和文化。学院每年还承办有关单位短期语言培训班、文化考察团和夏令营活动,力求更好地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服务。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暨南大学时勉励港澳台侨学生要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这不仅是对华裔学生的勉励,更是对华文教育工作者的鞭策。

  北京华文学院作为国务院侨办基地院校,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所专门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开展华文教育的专业院校。学校实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侨”校特色办学模式,建校69年来吸引了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万名华裔青少年、华文教师、政府官员在校学习和研修中国语言和文化。

  除自主招收短期学员以外,北京华文学院每年承办来自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国务院侨办以及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各种短期语言培训班、文化考察团和夏令营活动。2015年度北京华文学院的短期培训项目共有来自6个大洲的53个国家及地区学员参加,总计89个项目6567人;2016年北京华文学院的短期培训项目共有来自6大洲的56个国家及地区学员参加,总计96个项目5072人;2017年北京华文学院短期培训项目共有来自6大洲的59个国家及地区学员参加,总计113个项目5002人;2018年北京华文学院的短期培训项目共有来自6大洲的55个国家及地区学员参加,总计110个项目4589人。

  一、结合夏令营自身特点,将传播中华文化落到实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北京华文学院研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夏令营,通过丰富的学习内容、实地参观考察、面对面交流,加深了营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营员对祖(籍)国的热爱之情与归属感。

  (一)带领营员感受先人的文化与智慧,增强“根”的意识

  在夏令营活动中,学院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带领营员参观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等历史名胜。参观过程中,当了解到在古代没有任何先进机械帮助的情况下,中国居然可以建造出如此雄伟壮观、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的时候,营员们不禁被先人们的智慧折服。尤其是在攀登长城过程中,登长城的不易让营员体会到了修筑长城的艰辛。而“中华国学营”则专程带领营员远赴齐鲁大地寻根问祖,体验孔孟之道,增进营员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很多营员表示“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我为自己的中华儿女身份自豪”。感受先人的文化与智慧,增强了营员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进而增进了民族认同,有效增强了“根”的意识。

  (二)密切结合夏令营特色,多角度诠释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甄选了一些中华文化内容开设各类特色夏令营,包括以传统书画体验为主题的“泼墨中华”传统书画体验营,以民族民间舞为主题的舞蹈营,以五步拳、长拳为主题的功夫营,以摄影、视频制作为主题的传媒文化体验营,以国学文化讲座为主题的中华国学营,以传统诗文诵读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营等。每个夏令营以各自特色课程为主,兼顾其他文化体验课,这些文化体验课包括书法、中国画、京剧脸谱绘制、武术、茶艺、民族舞蹈、围棋、陶艺、剪纸、灯笼制作、风筝制作、中国结编织等,共计约20种文化体验课及相关文化讲座课供营员选择。

  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不仅受到营员们的喜爱,而且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让营员们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西班牙的郑煖煖在感言中写道:“这么多有趣的课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手工课了,虽然有些东西做起来有点难,但是我觉得值得去学习。尤其在每一次的亲手实践过程中,都让我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心洋溢着无比热爱和敬佩之情。”

  (三)深入探索地域文化,带领营员领略大好河山

  在外地游教方面,学院选取了一些自然风景名胜。“塞外北国感知营”前往伊春小兴安岭,“草原民族文化感知营”前往贡嘎尔草原、乌兰布统坝上草原,“黑土地民俗文化营”前往黑河五大连池,“传媒文化体验营”前往大连金石滩地质公园,“功夫营”前往云台山、嵩山。这些丰富的游教目的地让营员感受到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面积,了解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领略到大好河山的隽秀风光。参加过冰雪冬令营后,一些营员这样说,“中国带有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与文化非常与众不同”“这个活动让我了解了新的知识,给我看了中国丰富的风景,希望活动每年都有”。

  (四)实地感知历史名都,带领营员了解悠久历史

  “丝路探源”古都文化感知营带领营员前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来自加拿大的刘浩浩在看过兵马俑和城墙后写道:“我曾在无数地方见过这些陶俑的图片或是描述的文字,但真实见到时感受到的震撼却是非同凡响的。西安的城墙,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地点没有太深的印象,但我却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踩在青砖砌的城墙上,手拂过岁月留下的痕迹,一瞬间甚至觉得自己融入了历史的长河。”

  二、为更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北京华文学院不断完善创新夏令营项目,力求为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服务。

  (一)开拓创新,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广阔空间

  近五年来,北京华文学院研发了多种具有特色的夏令营并创新课程,不仅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提供更多选择,也挖掘了更多的文化内容。2013年新增科技夏令营、军事冬令营;2014年新增黑土地民俗文化感知营、书画体验营、中华国学营、塞外北国感知营;2015年新增传媒文化体验营;2017年新增中华经典诵读体验营、“丝路探源”古都文化感知营、首都历史文化体验营、冬奥文化体验营;2018年新增草原民族文化感知营。同时,每一届夏令营的活动内容也都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

  (二)细心工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更好服务

  虽然参加夏令营的人数众多,但是教师们仍然密切关注着每一个营员。在一次汉语课上,教师发现来自美国的梁子安营员最初既不听课也不喜欢和其他小伙伴交流。课后教师立刻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了美国的领队,通过多方面沟通,这名营员在后期的课堂中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活动中也慢慢和其他营员变得熟悉起来。直至在夏令营即将结束之际,他在感言中这样写道:在这里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其实再也不太想离开这个地方了,我和好多人做成了朋友,也不太舍得离开他们了。这个夏令营很不错,我希望以后能再去一个像这样的地方。

  三、文化内容丰富,活动反响热烈

  2018年书画体验营举办期间,英国领队肖丽老师兴致勃勃地告诉夏令营负责人,同期举办的其他夏令营的领队们都在问“你们参加的是什么夏令营啊?每天都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真有艺术气息。”而闭营仪式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出席闭营仪式的领导、各个领队及营员家长们走进闭营式会场的时候,纷纷被会场中展出的学生作品所震撼,很多家长表示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孩子的作品,“太漂亮了”“这是我儿子画的?”领队老师们纷纷录制了会场盛况并转发朋友圈,她们表示“只要把闭营式现场的视频转发给远在海外的营员家长,家长们一定会和我们一样感到震撼,这是最好的宣传广告,非常感谢书法、中国画及手工老师们的耐心教授,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很多营员在夏令营结束时纷纷发表感言。来自西班牙的崔策说,“在这短短时间内学会了丰富的知识:书法、国画、手工和武术,也了解了中国古老的历史,这让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了。”来自美国的陈楚菲说:“在这个书画营里,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不只有书法和国画,还上了手工和武术课。现在我对武术、串珠、系绳和画画等都有了新的兴趣。”甚至有的营员说,“这两个星期我学习了很多,现在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中华儿女了”“我感到这次旅行有很大的收获,学到了很多,使我更爱中国”。由此可见,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营员们不仅学习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增强了“根”“魂”“梦”的意识。

  四、认真领悟总书记讲话精神,凸显侨校特色

  (一)继往开来,凸显侨校特色

  今后学院举办夏令营将进一步拓展中华文化的覆盖范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与人文精神,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不断研发符合时代特点的短期培训项目,开设如中医养生夏令营、中国民族民俗夏令营、古风夏令营、饮食文化体验营、天人合一命运共同哲学夏令营等,为海外侨胞回祖(籍)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短期培训项目。

  (二)砥砺奋进,提高华文教师文化涵养

  华文教师作为一名文化留根工作者、文化传播者,理应提高自己的中华文化涵养,争做一个中华文化的拥护者、学习者,用实际行动擦亮侨校金字招牌。一是华文教师应多了解学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打开工作思路。二是华文教师应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带动影响身边的人学习民乐、戏曲等民族文化,或者参加一些文化体验课程,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们华文教育工作者将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为目标,为凸显侨校特色努力奋进,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播中华文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优质的师资条件,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圆共享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