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文教育   > 正文

华章共谱 文脉相承
2020年NO.5 华文教育 作者:北京华文学院

  四海宾朋襄盛典,天下桃李颂芬芳

  9月27日上午,北京华文学院在昌平校区隆重举行庆祝建校70周年大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出席并讲话,国务院侨办原主任郭东坡、原副主任赵阳,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及其他老领导,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兄弟院校领导及北京华文学院校董代表、在京校友、全体教职员工、部分退休职工、在校学生出席了庆祝大会。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张德瑞主持大会。

  谭天星代表中央统战部向北京华文学院建校70周年表示祝贺,对全校教职员工表示慰问,对学院7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70年来,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余万名华裔青少年学生、华文教师以及外国政府官员来到北京华文学院进修,不少校友已成为海内外各领域的佼佼者,为中国及住在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他希望北京华文学院继续坚定文化自信,紧跟新时代海外华文教育新形势,牢记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北京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香玲介绍了学院7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足迹,以及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将以70周年校庆为契机,秉承“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办学宗旨,牢记廖承志先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嘱托,坚持“崇德弘文”的办学理念,继续探索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侨”校特色办学模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北京华文学院第二届董事会副董事长、澳门万国控股集团主席刘雅煌先生代表董事会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将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增进不同国家友好关系的重要支撑。董事会将继续加强对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己所能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为增进学院与海外侨胞的联系牵线搭桥,努力扩大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印尼归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黄秀芬代表校友发言。黄秀芬女士1960至1969年在北京华文学院前身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学习,她回忆起在补校学习的青春岁月,动情地说到:“不管身在何方,我们都会一辈子记得母校对我们的培养,记得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补校人、华文人,记得作为一名华侨华人的伟大使命——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她勉励在校学习的华裔青年学生,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中华语言文化,成为推动住在国与祖籍国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于小雨老师代表学院教职员工发言表示,将继承老一辈华文教育工作者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牢记华文教育工作者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初心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华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让每一位华侨华人都能“用朗朗中文,铿锵语调,读中国光荣的名字,读自己亲切的名字”,让华教之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印尼华裔李金龙代表在校学生发言。李金龙出生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他的祖父年轻时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从小祖父就叮嘱他要学好中文。2018年秋,李金龙作为暨大华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北京华文学院学习。他回顾了自己在北京华文学院的学习生活经历,表示将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华文教师,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国和印尼文化交流的使者。

  许多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华侨华人、校董、校友、华教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到达活动现场,纷纷通过信函、视频等形式表示祝贺。

  七十载弦歌不辍,扬华教情系家国

  北京华文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海外华侨青年怀着强烈的爱国激情,远渡重洋、历尽艰险回到新中国的怀抱。1950年10月,为帮助归国华侨学生尽快适应国内的生活,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批示下,在何香凝女士、廖承志先生的大力倡导和主持下,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应运而生。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专门招收归国华侨学生的补习学校,知名侨领和学者费振东先生担任首任校长,何香凝先生担任名誉校长,1958年后由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先生继任校长,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补校工作的重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归国并在北京华侨补校正式注册的海外及港澳学生达两万多名。在补校,归国侨生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中的许多人先后考入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继续深造,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文艺工作者、企业家和体育健将,为推动经济建设、传播中华文化、实现祖国统一、助力中外交流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补校也被称为“首都华侨学生成长的摇篮”。此外,还有一大批归侨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奔赴东北、内蒙及西南边陲,在支援祖国边疆建设和国防事业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1981年,北京华侨补校复办后,增挂“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校牌,再度成为海外学生慕名回国求学的首选。学校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侨校办学特色,确立了“向海外华侨华人传播祖国的语言和文化”的办学方向和主要任务。1999年11月,学校升格为北京华文教育中心;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华文教育中心更名为北京华文学院,成为北京地区唯一一所专门从事海外华文教育的专业院校。2010年,结合华文教育最新动态和历史任务,国侨办党组提出在新时期要把学院打造成为“高素质华文教师的培训中心、中国华文教育学科发展的研发中心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体验中心”。

  2012年北京华文学院昌平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北京华文学院新老校区共占地300余亩,建筑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办学规模较从前扩大了4倍,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古朴典雅、中西合璧的校园里,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运动场馆、现代化宿舍等教学生活设施,以及华文和乐雅中华文化体验式教学中心、泰来艺术博物馆、华文教育发展史馆等文化场所一应俱全,可以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学习、生活。学院以新校区的启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科建设,优化和创新教学课程,提升科研能力,打造精品教材,探索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侨校特色办学模式,成为国家华文教育重点基地和在海外侨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华文教育专业院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育工作者和爱好中华文化的友好人士来到中国寻根、进修和交流。

  砥砺进取新时代,初心不改续华章

  学院近年来一直坚持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教师、外国政府官员开展各类长短期语言文化教学项目。从2005年开始,与华侨大学合作开设了汉语专业大专学历班,目前已独立培养毕业生240多名。2013年9月,与暨南大学合作开展1+3和2+2模式华文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7年来共有1500余人参加学习。学院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出华文教师证书班、教学技能研习班、中华才艺体验班、普通话正音考级班等项目。今年疫情期间,精心打造“华教同心园•师培云课堂”等网络师资培训品牌,受到海内外华教界的好评。学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的汉语文化研修班等类别丰富的项目。每年还接待以“寻根之旅”为代表的海外华裔青少年短期交流活动团队近100个,参训学员约5000人次。

  学院坚持语言传授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侨”校特色办学模式。除了常规的语言课外,还开设了传统绘画、书法、篆刻、民族乐器、茶艺、传统舞蹈、民族手工艺、武术等精品文化课,建立学生艺术团排演京剧、舞龙舞狮、话剧等各类文艺节目,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寻访中国名胜古迹和乡村城市,通过亲眼目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浓厚的中华情结,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资助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市厅级项目200多项;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数百篇,其中A类17篇,SSCI 2篇,出版了15部学术专著,14部学术编著;编写了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的经典系列华文教材《汉语》及《中国文化常识》,多年来深受海外侨胞欢迎。 2018年学院完成了《幼儿汉语》《说话》《海外全日制华文学校办学参照标准》等教育教学产品的研发编写。受原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委托承办的《华文教学通讯》,已面向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300期,校刊《世界华文教育》自2007年创刊至今已发行50期,为华文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70年峥嵘岁月,虽历经风雨,几度更名,数易校址,学校始终秉持“为侨服务”的初心使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青少年。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世界华文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华文学院将以建校七十周年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嘱托,重整行装再出发,围绕“三个中心”发展目标,强化侨校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形式、提升办学层次,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培养更多海外华裔新生代人才,为筑牢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魂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