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华文教育学科发展的新探索
2020年NO.5 华文教育 作者:胡建刚 庄青青 张文静
为系统总结华侨大学在华文教育学科建设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华文教育工作特色,交流华文教育研究最新科研成果,探讨未来华文教育发展趋势,把准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脉搏,日前,“华文教育学科建设与时代发展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龙舟池校区)举行。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华文教育处、预科教育学院共30多位老师参与了研讨。华侨大学原校长、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华文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贾益民教授等13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新变局下华文教育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与主题,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
当前传统华文教育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模式都面临着诸多重大转变与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海外华文教育办学造成了严重冲击,带来了极大困难;国际政治与形势的变化,客观上不利于华文教育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国际中文教育机构的成立,未来也将对华文教育产生多方面影响;部分国家主流社会对华文教育的态度具有不确定性。专家学者们的发言积极呼应华文教育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变局,就华文教育如何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行了积极思考与探索。
以融合发展理念、大数据手段推动华文教育学科建设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以及后疫情时代,华文教育的后续发展必须从“大华文教育”角度寻找突破,在巩固中华语言文化教育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以中文为教学媒介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教育、针对成年人的职业技能教育和针对非华裔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这是贾益民教授主旨演讲《新形势下华文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中提出的主要观点。他认为,不论是华文教育,还是国际中文教育,在海外都有融入主流的共同需求,未来华文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合发展,也是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华文教育的融合发展理念,还体现在华文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在研究“中非关系中华文教育的助推作用”这一课题时,与会学者指出,华文教育发展要重视推动建立“双向型”语言文化交流模式。华文教育在非洲积极“走出去”,承载和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价值的同时,也应注重加强与非洲各国的文化对话,要主动了解非洲各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主动学习非洲各地语言,积极推进汉语与非洲社会生活相结合,打通和破除异质文化的隔阂,构建起一个“互融互鉴、互生互存”的中非语言文化共同体。
大数据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学科发展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与会学者提出,华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应充分重视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及时更新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的科学性,通过采用大量的数据来挖掘华文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人、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特征,发现华文教育领域内普遍规律,建立本学科理论体系;应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提取与分析软件开发,以尽快实现华文教育的数据密集型研究。如,作为华文教育领域第一部以年鉴形式系统记录世界华文教育发展态势的著作——《世界华文教育年鉴》迄今已连续编纂八部,影响广泛。为了使该年鉴收录的详细的华文教育年度发展资料能被有效利用起来、活起来,提升其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要增强数据化意识,努力以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来发挥其社会价值。近年来,基于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采取脑电和脑成像的技术对二语习得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对二语加工的研究呈现出较强的发展趋势。与会学者还报告了基于ERPs考察二语者汉字专家化与正字法加工的脑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 “云课堂”“云校区”推动“云华教”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线上教学为华文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化危为机”提供了最重要的平台。基于“互联网+”的“云华教”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热点议题之一。胡建刚提出了“华文学校云校区”的概念,指出“华文学校云校区”是指学校招生、华文教学、班级管理、学生活动等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华文学校,是实体华文学校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化实现形式,它以“线上注册报名系统、线上课程(教学)系统、线上管理系统、线上资源系统、线上活动系统”为核心构成部分。报告指出,“华文学校云校区”的打造,将在办学空间、学习方式、师资配置、生源构成等领域强力推动华文学校转型升级。
“云华教”的另一个主要推动形式为“云课堂”。学者们报告了华侨大学与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联合推出的“华大云课堂”线上教师培训项目的研究成果。“华大云课堂”是华侨大学在泰国开展华文教育和“云助侨”行动的新尝试,也是泰国华文教师公会的新创举,是泰国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华文教师培训,被誉为“泰国华文教育的又一里程碑”,其在“应需设计教学内容,提供定制式培训服务,精准对接,‘钉钉+脸书’双平台运行”等方面成效显著。
与会专家还对“互联网+华文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研讨,指出“云教学”在全面实现实时视频传播、高效语音互动、有效成绩考核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建议同一门课的教师应组成团队,合作开发高质量的慕课课程;增加课程过程分,减少期末考核分数占比;开发针对性课程应用软件,辅助学生学习。
以改革创新推动华文教育人才培养
新时代华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与会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其中华文教师培养是海外华文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基于海外师资涵养的华侨大学境外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日本、印尼、缅甸、越南、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多国设有办学点,累计培养247名海外华文教育硕士人才。学者们就华侨大学境外华文教育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特色发掘,概括出以下经验:理论融合实践“造血”,侨校联动华校“输血”;提高海外华文教育人才“硬实力”,优化华文教育本土发展新格局;有效组织“云端教学”助力海外华文教育,提升华文教育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水平。职前教师的人才培养也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参会学者以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TPACK)为框架,报告了对华侨大学85名华文职前教师(华文教育专业的留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华文职前教师TPACK知识水平整体较低,职前信息化学习环境需要加强。但华文职前教师对于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度较高;要想提高华文职前教师TPACK能力,需要从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多媒体知识这两个维度出发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华文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是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改革是推动华文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学者们指出要促进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理念、外交主张等方面的了解、理解与认同,培养出“知华友华”的文化使者。学者们还指出,在汉语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元素,在相关话题中融入当代中国的国情教育,在内容上与时俱进,以留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要让学习者了解当代中国人民生活上的新变化;要引时政入教育,将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适当引入课堂。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要加强“三教”(教师、教法、教材)对中国国情知识的重视;在中观层面,学校应调整好课程设置,并积极开展国情教育第二课堂;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人文交流与国际传播策略,依靠政府、学校、企业等国内外多种力量,来加强中国国情教育。
为能更加有效地进行中华文化传播,培养出更多了解、欣赏、认同中华文化的华裔子弟,学者们在报告中提出,华文教育工作者应在积极性、古今兼收、民族性、融入性等原则指导下,加紧制定中华文化教学大纲,来推动华文教育文化教学与考核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 华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