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纵横   > 正文

法国华人参政新局面
2008年No.4 海外纵横 作者:李京生

  2008年3月16日,法国全国各地举行了第二轮市镇选举投票。这是继去年法国总统大选和立法选举之后,法国举行的又一重要选举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市镇选举中,巴黎市的20个区和巴黎大区市镇中共有18名华人报名参选(其中市区16名,郊区市镇2名)。初次参选的法国知名侨领陈顺源之子陈文雄脱颖而出,成为巴黎13区历史上首位区议员兼副区长。颜如玉女士顺利蝉联巴黎东郊艾斯波利市政议员兼副市长。市镇议会是法国最基层的权力机构。其他华人候选人虽然没有当选,但也打下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今后继续参选埋下了伏笔。本次市镇选举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华裔参选者人数明显增多,二是不同政党均十分重视华人,三是陈文雄作为新生代华人首次竞选即顺利当选,充分显示了旅法侨界对华人参选的支持,标志着法国华人在参政议政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一、旅法华人参政意识逐步提高

  目前,居住在法国的华侨华人的数量在40万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后移居法国的。其中华侨主要来自浙江温州和青田,华人主要来自柬埔寨、越南和老挝。近10多年来,浙江华侨及子女加入法籍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法国华人由于移民时间较短,经济实力不强,法语能力有限,一般不参与政治。与北美、澳洲的华人相比,旅法华人在融入主流社会、参政议政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华人虽然有投票权,但不参加投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华人给外界的印象是一个自我封闭、不关心当地政治的族群。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迅速增长和中法良好的政治关系,华人地位也随之提高,华人对法国政治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华人开始参与法国政党的竞选活动。华人投票率亦呈上升趋势。这标志着旅法华人在努力融入当地社会、表达自身诉求、维护华人合法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华人新生代积极参选,志在必得

  法国最基层的权力机构是市镇议会。市镇议员每届任期6年,由选民普选产生。市级候选人由各党派推举,组成竞选班子,并推出主选人。各党派或个人都有竞选资格。巴黎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巴黎市政府的20个区都是选区,选举在这些区内进行。人民运动联盟(右派)、社会党(左派)、民主运动党(中间派)、共产党都有自己的竞选团队。

  此次法国市镇选举,有18名华人同时报名参加,这在法国华人参政史上是人数最多的第一次。其中陈文雄、蔡垂彪、朱晓阳、吴天锡、颜如玉、田玲6人是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

  陈文雄,1967年出生于柬埔寨,1975年随父母移居法国,其父是法国知名侨领陈顺源。陈有计算机商业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法国潮州会馆副会长,中国侨联青年委员。2006年,陈参加了国侨办“海外华裔青年杰出人士华夏行”活动。陈文雄参选的巴黎13区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该区是巴黎华人最集中的区份,有5万华人常住。陈作为无党派人士应邀加入以13区区长顾梅(社会党)为首的竞选团队,最后,终于获胜,任13区副区长。

  颜如玉,女,1955年出生于老挝,1974年随父母移居法国,1981年加入人民运动联盟的前身保卫共和联盟。颜1989年即成为位于巴黎东郊的艾斯波利市政议员,从2001年起至今连续三届担任该市副市长,此次是她第四次当选。

  虽然蔡垂彪、吴天锡、朱晓阳、田玲等人竞选失利,但他们均表示参政议政的决心不会改变,并将以不同的方式为华社服务,为维护华人的正当权益做出贡献。

  三、华社鼎力支持,华文媒体着力宣传

  为给华裔参选人造势,法国潮州会馆举办了“法国地方选举资迅交流论坛”。法国国民议会副议长勒甘、巴黎市长德拉诺埃、法国各派参选人、华人参选人及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出席。陈文雄此次当选除得益于潮州会馆等华人社团的全力支持外,还有陈文雄之父陈顺源先生在巴黎侨界的良好人脉以及陈个人魅力等因素。《欧洲时报》等华文媒体连续在显要位置报道有关华人参选的消息,为帮助旅法侨界了解华人参选动态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国侨办国外司调研员)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