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银信”见证华侨桑梓情
2021年NO.2 海外纵横 作者:张晶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汕头市察看开埠区街区人文历史风貌,同市民亲切交流时说:“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
长期以来,数千万华侨漂洋过海,艰苦创业,在海外落地生根。“孤舟一系故园心”,虽然身在异国,但他们的心与故乡、亲人始终紧密相连。清朝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在海外打拼的华侨,为了寄托对祖国亲人的眷眷深情,稍有积蓄就会连同一封或长或短的家信汇寄家乡,以补家用,这样“信款合一”的家书,被称之为“银信”,又称“侨批”,“侨”指华侨,“批”指信,闽粤方言称书信为“批”,“侨批”因此得名。清末民初民间的歌谣:“批一封、银二元”,唱的就是海外华侨寄回国内的“银信合封”传递物——侨批。侨批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家事、亲情、乡情、国情等,叙述的事情大到国内外局势,小到宗祠祭拜、育儿养老,传达的不只是情真意切的文字书写,更近乎内心的精神归属。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中,存有侨批家信130余封(一封可包含若干张),从鸿雁传书到鱼传尺素,书信迢递,所表达的对家庭、家族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乡土的忠诚感,所体现的克勤克俭、赡老养小、造福桑梓的价值取向,所蕴含的纲常伦理、家国情怀,无不跃然纸上。馆藏有华侨黄宝世在不同时期写给其子黄卓才的家信,有些虽被岁月侵蚀不能完全看清,但却恰恰凸显了它的历史厚重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思乡情愫。
黄宝世(1898—1975)十五六岁时受生计所迫开始赚钱养家,后到古巴谋生,他勤劳创业、辛苦打拼、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后被选为当地中华会馆主席,他旅居古巴50年,只在1937年回国一次,晚年时虽经多方努力,也没能如愿回乡,留下永远的乡愁。1952年4月黄宝世在写给儿子黄卓才的家信中提到:“籍悉汝春季投考中学,名列廿六,经已入学读书,闻讯之余,无限快慰。我前信已经详细讲过,如进入每一间学校读书,是必须知道读书人的立场,求深造求上进,是为读书人的本色。”1974年在写给儿子的家信中又提到:“接来十月廿七日的信函,经已收到,所讲各节,明白一切。同时知道你各人平安,与(以)及小孙雅凡写得优秀文章,并向我问候,我觉得无限快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孩子学业的殷殷嘱托和希望。家信原文:“接来手札,妥收一切,勿念……对于金钱的用途,还须时时谨慎。况汝母亲在家身体多病,倘得时间许可,不时回家照顾为要……据说汝外祖母年老壮健,可甚告慰。汝千祈交多少佢(她)(做)费用为要。我目前身体安好,请勿在念。”信中充满对孩子的嘱咐,嘱咐要照顾母亲,尊敬老人。1973年3月,黄宝世家信中写道:“正月三号发来手札收妥了,得悉你合家返回广州市渡(度)假,适逢春节,尤其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很多),当然非常高兴。可惜我出生以来未曾到过广州市,如果我生命许可,我终有一天返回广州……”,信里充满了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黄宝世在1937年唯一一次回国时捐钱建设了台山五十墟河南街,至今仍在。他是许许多多身在海外华侨的缩影,他们要在节日回故乡祭祀祖先,宗亲团聚,并竭尽全力支援故乡建设,捐资修建祠堂,编修族谱,表现出强烈的桑梓情怀。
黄宝世在另一封家信中写到:“我上月初旬由香港世赞处寄上港银三百元,是否得收,来字报告,今再由香港世赞处寄上港银五百五十元,到步查收,以应学费和家用。”按照信中内容所讲,这是一封托人随汇款带交的银信。早期海外华侨将家信和辛苦挣得的银钱寄回家乡,由于当时还没有专门办理旅外侨胞的通讯和汇兑业务,起初往往托亲友于回国之便带回,有些人见此情形,认为有利可图,便以替侨胞带汇款为职业往来国内,收取一些手续费,同时做些小生意,他们被称为“水客”。随着海外华侨日渐增多,汇款的数量增加,慢慢地出现一些专门替乡邻传送侨批的个人和专营的侨批局,同时一些华侨在海外成立的商号、客栈也兼营或转递侨批业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新加坡长安旅店转递侨批账册,详细记录了1960年间该旅店帮助海外华侨(主要是海南文昌地区)转递侨批的详细记录。
在抗战时期,海外华侨不仅大额度汇款扶助桑梓捱过时艰,更受爱国思想的推动,汇款回国支援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的侨汇对拓展国内收入来源、弥补外汇短缺、改善贫困状况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千里“银信”是忠义孝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辐射、绵延不绝的历史见证。
(作者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