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纵横   > 正文

他乡明月共此时
2022年NO.5 海外纵横 作者:罗佩玲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俗走向海外是一个由近及远、经狭至广的历史过程,在海外传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随着华侨华人的跨国迁移,也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带到了世界各地。受中华文化影响,中秋节成为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及地区,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传播到海外的中秋节俗因各国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习俗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稍有变异。中秋节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传承发扬,体现了世界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蕴含的民众向往和谐团圆、幸福美好、积极向善等理想追求,与全人类的理想追求是相通相合的。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而成为固定的节日,则在唐朝。中秋节民俗则大多形成并盛行于宋代,比如出现了中秋节专有的节令食品并被赋予了团圆的涵义,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了中秋节这一天民众“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的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秋节俗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

  图一这幅画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清末时期西方艺术家制作的铜版装饰画,将中秋节称为“丰收月(Harvest Moon)”,是对“中秋时节话丰收”的最好阐释。图中描绘了近代中国传统乡村民众在中秋时节的活动,远景是民众在田间收割农作物后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返回家的情景;中景是民众忙着在院子里将收获的水稻进行脱粒、扬场的情景;近景是家人举行祭拜仪式,虔诚地跪拜神祇,感恩中秋时节的丰收。

  海外华侨华人在中秋佳节通过吃月饼、玩花灯、舞龙舞狮等具有中国传统节日元素的活动庆祝中秋节。月饼是中秋佳节的特色食品,又称为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制作月饼、吃月饼成为海外华侨华人过中秋节的习俗。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适逢满月,月饼的形状通常为圆形,象征着大团圆,人们用它祭月、馈赠亲友。海外华埠及唐人街的商铺出售自制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满足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食用和馈赠亲友的需求。街道上张灯结彩,媒体也对节日活动进行报道,将节日气氛渲染和烘托到极致。

  海外华侨华人不仅在节日期间品尝食用月饼或将其馈赠亲朋,还将月饼制作成文创产品,例如东南亚华侨华人制作的月饼形存钱罐(图三),其大小、颜色、图案、光泽、形状都与真实月饼相似,体现了东南亚华侨华人及当地民众对中秋节令食品月饼的喜爱。

  中秋节期间,海外华埠、唐人街还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例如舞龙舞狮游行、花车游行、传统服饰游行等,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唤醒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记忆,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旧金山及洛杉矶的唐人街规模大、历史悠久,每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唐人街的华侨华人组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穿中国传统服饰游行。下面这一张明信片(图四)发行于1941年,洛杉矶唐人街举办“MOON FESTIVAL”(中秋节)活动期间,侨胞组织华人儿童身穿中国传统服饰游行,此次活动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庆祝中国传统节日,而是“美国援华联合会”发动侨胞和当地民众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战。

  “嫦娥奔月”是与中秋节有关的传统故事,也是海外唐人街在中秋节时华侨华人常表演的节目之一。美国华侨黄永伦女士从1998年开始连续十年在旧金山唐人街中秋节庆祝活动上扮演嫦娥,她表演时身穿的是手工制作的中国传统服饰(图五),主体为明黄色,披肩、衣服领口及水袖口、裙子、围裙都绣着中国传统花卉及祥云图案,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珠子、亮片,披肩边缘为绿色的流苏,整体呈现华丽飘逸的感觉,非常精致用心。

  圣诞岛位于澳大利亚西北印度洋,是全球除中国和新加坡外,少数以华人为主的地区之一。中国传统节日也成为当地华侨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他们以各种方式庆祝节日。中秋节就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当地华侨华人在中秋节晚上组织花车、灯笼游行、讲述节日民间传说、醒狮表演、跳中国舞蹈、月饼比赛、灯笼比赛、品中国茶等丰富的活动,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图六)。

  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侨胞,在中国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往往会提前汇款给家乡亲人,报平安之余还不忘祝福亲人节日快乐、叮嘱亲人购买节日礼物。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侨批档案中,有不少是海外侨胞在中秋节之前寄给家人的侨批,信件中表达思念家人、期待团圆的情感和愿望。例如《1959年黎南辉写给母亲刘美成的侨批》,黎南辉在信中表示中秋节快到了,虽然自己无法回家与母亲及其他家人一起共度佳节,但是已提前委托熟人从香港带回一盒莲蓉月饼。礼轻情意重,侨批、月饼寄托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心系故土、关爱家人、爱国爱乡的情感。

  “团圆”是中秋节重要主题,也是最核心的内涵。追求和谐圆满是每个人的美好意愿,而中秋节则满足了人们的这一愿望。中秋团圆的寓意,帮助分居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华侨华人跨越了地域的阻隔和语言的障碍,增强了家族、朋友的凝聚力。中秋节活动的节俗和活动传递了团圆的美好愿望,发挥了传承风俗、提高共识、凝聚力量的作用,唤醒了华侨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记忆,增强了群体认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已从中国传统节日,发展演变为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节日,远在异国他乡的广大海外侨胞同享一轮明月、共庆同一佳节,他们通过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作者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