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全国首个侨商产业聚集区“侨梦苑”在津揭牌
2014年NO.6 经验交流 作者:天津市侨办

  为落实国务院侨办和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经过四个多月筹备工作,国侨办重点支持建设的首个侨商产业聚集区“侨梦苑”落户天津市武清区,成为凝聚侨力、汇集侨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11月17-18日,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副主任庄荣文率领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访津团一行50余人来津出席相关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一、共同为“侨梦苑”揭牌,打造服务天津经济发展新标志

  11月17日,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委常委、副市长段春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刘长喜等会见裘援平主任一行。裘援平主任和黄兴国市长共同为“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揭牌。

  “侨梦苑”是国务院侨办重点支持的全国首个侨商产业聚集区,也是华侨华人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投资创业新载体,将成为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标志。

  “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建在天津市武清区,由以武清新城为载体的现代休闲经济和文化创意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务区为载体的科技研发和楼宇经济区以及五个工业园为载体的研发孵化项目和高新产业先进制造区组成。武清现有侨资企业近百家,如美国威特集团、香港经纬集团、马来西亚玉圭园集团、香港世茂集团、美国世纪集团等,实际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已初具规模,龙头带动效应明显。

  “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以科技研发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战略重点,重点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和交易”为一体的科技孵化平台和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及生产性服务业交易中心,形成从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机构设置、研发孵化项目到落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打造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努力成为海外侨胞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美好家园。

  按照“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总目标,将利用两三年时间,着力推动米兰创意和汽车园、经纬绿洲二期和坝上春秋一期等重点项目,引进服务业若干大型项目落户,力争5年引入、研发、孵化不少于300个高科技项目,实现高新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转型,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二、中国侨商会访津团在“侨梦苑”实现项目交流与对接

  活动期间,国务院侨办、天津市相关领导,中国侨商会访津团,以及天津侨商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代表120余人出席建设侨商产业聚集区圆桌会。天津市副市长段春华,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庄荣文和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许荣茂分别致辞。天津市侨办、武清区围绕聚集区规划建设和政策项目做了发言,威特集团董事长李学海、津通集团董事长贡毅介绍了聚集区项目进展情况。

  会后,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来自美国、马来西亚、香港的6家侨资企业代表与武清区签署了投资项目协议。天津侨商会与武清区签订了支持聚集区建设的合作协议。与会侨商还赴武清参观考察了聚集区项目和配套设置,对聚集区规划建设情况有了详细了解,并就一些合作项目进行了洽谈对接。

  三、“侨梦苑”优势突出,相关活动产生积极舆论影响

  (一)侨商产业聚集区起点高。一是设立聚集区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符合中央精神和区域发展实际,是对天津工作的有力支持。聚集区具有区域优势,侨商项目聚集发展,产业模式相互补充,有利于带动京津冀产业转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二是设立聚集区是落实国务院侨办与天津市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聚集区借助国务院侨办侨务资源优势、天津经济发展政策和武清独特区位优势,中央地方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适合侨商和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新创业的机制性示范平台。三是设立聚集区是打造天津两个“升级版”的有力措施。聚集区汇集侨商资本、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有助于天津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

  (二)推动聚集区规划建设做法实。在聚集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和推动科技创新,深入武清和侨资企业调研,考察江苏、湖北华侨华人科技园区和研发基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依据武清发展定位、产业规划和侨资企业布局现状,制定规划建议方案。一是大力推动威特集团、玉圭园集团、经纬集团、世纪集团等大型侨企在建项目,使威尼都、创意米兰、全球商品博览汇、坝上春秋文化园等加快建设,推进侨商投资医院、空中客车等在谈项目进度,打造现代休闲经济和文化创意区。二是下大力量促进以美国“硅谷”运作模式、聚集生产性服务要素的津通集团进入,托管武清开发区、商务区楼宇,形成从高端人才引进、科技机构设置、研发孵化项目到落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打造科技研发和总部楼宇区。三是推动研发孵化尽快规模生产,尤其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项目,嫁接侨商资本,形成产业链,实现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积极推荐侨资新兴产业项目,力争美国侨商云端自动监控农业种植、加拿大华人科技人士新型云端保密处理软件等项目落地,打造研发孵化项目和高新产业先进制造区。

  (三)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影响大。通过举办中国侨商会天津行活动,大力宣传天津市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扩大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创新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叠加机遇,积极推介侨商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在海内外形成侨务资源向天津汇集的走势。对于这次活动,海内外众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北方网、凤凰网和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今晚报等多家中央和本市主流媒体连续发消息;美国国际日报、欧洲青年报、菲律宾世界日报、加拿大生活周刊、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和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经济日报等华文媒体做了重点报道,覆盖海内外平面和网络媒体,门户网站转载百余次,形成很好的舆论效果。

  四、依托“侨梦苑”启动,实现侨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

  (一)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推进天津升级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国务院侨办配合国家战略实施,落实部市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侨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通过建设“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把天津打造成为侨商和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地。天津市侨办以此为契机,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把部市合作协议落到实处,扎实做好项目引进和服务工作。

  (二)建立华侨华人投资创业的新载体。华侨华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天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资源。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是侨务工作的重要职责。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侨商产业聚集区,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运作模式,促进服务业聚集形成规模优势,推动创新型产业聚集研发孵化,发展高端制造业使侨智侨资有机结合,成为华侨华人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投资创业新的载体。

  (三)侨务工作助推两个“升级版”的新举措。天津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城市升级版,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建设侨商产业聚集区,对于聚集海外资金、技术和智力资源要素,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建设聚集区的重点在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服务要素聚集上,建设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把武清建设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科技流融汇的中国北方新侨城。

  五、抓好各方面工作落实,确保聚集区建设取得务实效果

  (一)建立工作机制。设立侨商产业聚集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侨办、天津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国务院侨办经科司、天津市侨办、武清区负责同志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工作部署,组织推动落实。设立聚集区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由市侨办、武清区抽调人员组成,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协调服务等工作。

  (二)落实建设规划。一是会同武清区和津通集团,重点研究利用武清开发区、商务区楼宇,建设集研发、中试、转化和交易为一体的科技孵化平台和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中心、生产性服务业交易中心。二是围绕武清新城和五个工业园产业布局,研究制定现代休闲经济和文化创意、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计划,推动侨商项目落地。三是对落户聚集区项目沿用国家、市政府和武清区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一事一议。针对聚集区实际需要,开展调研,在政策、服务体系上探索创新。四是在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引进方面,积极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沟通,纳入市级人才引进计划。与市公安局、教委等部门研究制定出入境便利、来津落户优先、定居手续便捷、子女就学照顾等配套政策和措施,完善提升服务环境和质量。

  (三)争取国务院侨办支持。借助国务院侨办侨务资源,把开展侨务品牌活动和聚集区建设结合起来,引入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研修班、专业人士回国创业研习班、海外侨领高级研修班等国务院侨办品牌活动,与中国侨商会合作举办论坛、招商活动,与国务院侨办宣传司、国外司等部门合作,在武清策划活动,进行宣传推介,扩大聚集区影响。在有关优惠政策方面积极寻求国务院侨办的扶持。

  (四)积聚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能量。聚集区启动消息发布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组织反响强烈。加拿大专业人士协会、美中贸易促进会、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社团与天津市侨办联系,表达参与、支持聚集区建设的愿望。天津市侨办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资源进行整合,做出工作规划,充分发挥他们在参与、建设聚集区中的作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