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摸清家底 共促发展
———江西省侨(港澳)资企业调研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4年NO.6 经验交流 作者:江西省外侨办侨务工作处

  2014年是江西省侨办系统“为侨资企业服务主题年”。在全省侨办系统开展“服务侨资企业两级挂点”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江西省侨办积极争取各界支持,与省政协港澳台侨及外事委联合进行了全省范围的侨(港澳)资企业调研(以下简称侨资企业),摸清了侨资企业发展现状,找准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总结了政府部门服务侨企的举措与手段,提出了初步解决办法,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三级联动调研,做到五个结合

  (一)三级联动调研摸底与梳理相关部门数据相结合。发动全省省、市、县三级政协及侨办组织协调联动,对全省侨资企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在深入一线、收集企业相关数据及意见建议的同时,多次赴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国税局、南昌海关等部门查阅侨资企业审批、登记、税收、出口等方面的数据,共同进行数据分析、对照、梳理,结合基层侨企摸底情况框定最后数据。

  (二)书面征求意见与省市两级政协特邀代表专题座谈相结合。调研中,省侨办下发了征求意见函,收集了一批侨资企业的意见建议。同时,举办了省市两级政协特邀代表专题座谈会,征求特邀代表对江西政务环境的意见,就代表们提出的突出问题形成《在赣外籍人士生活满意度调研报告》报省委省政府。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做出批示,目前各设区市、省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正在督办整改中。

  (三)省政协领导带队重点调研与省外侨办系统两级挂点帮扶相结合。在省侨办两级挂点、三定服务(省市两级侨办挂点、定点定时间定企业服务)的基础上,省政协副主席刘礼祖带队赴南昌、九江、上饶三市重点侨资企业调研,实地考察了三市侨办系统两级挂点的重点侨资企业,查看现场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发展难题。

  (四)侨资企业调研与侨务部门机构编制经费调研相结合。调研组一方面听取侨资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收集市、县两级侨务部门在服务侨资企业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通过调研,深感基层侨务部门人员经费状况与为全省侨资企业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五)省政协界别协商参政议政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结合。江西省政协主席、省政府分管工业副省长参会,与编制、财政、人保、侨办、税务、银行等部门共同听取了部分省政协委员、侨资企业代表的发言,进行了互动交流,省政协主席、分管副省长就如何促进江西省侨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指示,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二、摸清侨企家底,提供决策依据

  江西省侨资企业主要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以上来自香港、澳门,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一)侨资企业已成为江西省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截至2014年9月,全省现存外商投资企业数6953户,实际投资总额211.68亿美元,其中,侨资企业4531户,实际投资总额147.73亿美元,分别占65%和70%。在省政府2013年表彰的20家外贸出口先进企业中,侨资企业占了11家。

  (二)侨资企业已成为江西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已形成一批以侨资企业为主的区域产业集群。如,落户上饶的侨资企业晶科能源是全国最具规模的太阳能单晶硅生产企业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安电子产业集群、樟树医药产业集群等多个江西省产业集群都是由侨资企业带头引领。

  (三)侨资企业已成为江西省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江西省侨资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75%以上,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有员工超万人的江西华坚鞋业等大型侨资企业,又有上千家的用工人数在1000人左右的中小侨资企业。

  三、凝聚侨心侨力,找准政府部门服务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等发展思路后,江西省侨资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江西省侨办及各级政府服务侨资企业主要做法有:

  (一)借侨联侨,以侨引侨。江西是一个侨务资源小省,但始终坚持“大侨务”理念,借助国侨办、全国政协和中国侨联等各种平台,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重点社团及国内侨务大省联系,广泛团结了一批侨领,引进了一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非赣籍侨商企业落户江西。全省55户投资超5000万美元的重点侨资企业中,非赣籍侨商占76%。很多非赣籍侨商成为江西省政协委员、海外特邀代表。

  (二)“四侨”联动,平台助力。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外侨民宗工委、政府外侨办、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侨联建立了“四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侨商侨领开展联谊活动,联名开展维护侨商侨眷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平台建设:省政协成立了海外扶贫基金会;省外侨办积极推动成立了江西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和世界江西同乡联谊会。这些平台,不仅起到了团结侨商、服务侨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江西省招商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整合资源,扬优成势。充分发挥国家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优势,整合相关政策和资源,鼓励引导侨资企业入赣发展和转型升级。一方面,充分发挥94个工业园区主战场作用,促进侨资企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长江沿岸和生态资源优势,引进一大批有特色的侨资企业。

  尽管江西省侨资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周边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融资难、用工难问题普遍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反映了我省为侨企服务的难点:

  (一)侨资企业发展现状与江西省的区位优势不相适应。江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的共同腹地,是粤港澳产业产品“西进”和“北上”的必经通道,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江西省侨资企业发展现状与区位优势并不相符,表现为落户园区的大企业少,政策的落实和创新不够,对成长性好的侨资企业扶持不够等问题。

  (二)侨资企业用工难与江西省劳动力资源大省地位不相适应。江西是劳动力资源大省,每年约有680多万农民工外出打工,但侨商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是熟练工、技术工难招。有的侨资企业因为招工难,不敢扩大再生产,有的甚至打算迁走。

  (三)招商引资的热度与亲商安商的氛围不相适应。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招商引资,并对这项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这几年,江西省每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字较大,但真正落地生根和达标达产的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招商、轻安商”的现象。

  四、借助外力推动,共帮侨企发展

  2014年11月19日,在调研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省政协又举行“进一步促进江西省侨(港澳)资企业发展”界别协商座谈会, 省政协主席黄跃金、省政府分管工业副省长李贻煌在讲话中均肯定了江西省侨资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李副省长还督促省政府有关部门将意见建议带回去专题研究并限期整改。相关部门与省政协委员和部分侨资企业代表就减轻企业负担、破解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进行了互动磋商,通过数据、事例、对比等方式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并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通过三个月的调研及省政协界别座谈会,就推动侨资企业发展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一)大力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江西的区位、劳动力和环境资源等优势,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外资企业,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江西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二)加快启动《江西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现有的江西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力争将《江西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纳入今后五年立法规划和省政府立法预备项目。

  (三)进一步规范侨资企业的统计口径。江西省侨资企业有关统计数字来自多个部门,商务厅、外侨办、工商局、海关和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各不相同,而且差别很大。这既不利于侨资企业管理,也影响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建议加强统筹协调,将侨资企业作为统计对象从外资企业中单列出来建立台账,相关数据每年更新一次并定期开展侨资企业数据分析研究。

  (四)积极推动成立“侨商法律顾问团”。建议把侨商投诉、法律维权和侨务信访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侨商法律顾问团”, 形成覆盖全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诉讼代理为主的侨务法律维权服务网络。

  (五)多措并举解决侨资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侨资企业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二是完善“财园信贷通”、“助保贷”等平台,确保地方财政按比例出资,并将审批权下放给县(市、区)分公司。三是加快推进市、县(区)侨商协会的组建,推动侨商抱团发展,加强行业组织、综合商会与银行等信贷机构的对接。同时,积极探索并加快组建江西省侨资银行。

  (六)从员工实际需求出发化解侨资企业用工难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在当地就业的奖励和补贴政策,加快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步伐,支持开展校企合作,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七)建立健全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各类平台。进一步加强江西省口岸及铁海联运通道等建设,进一步完善侨资企业电子信息网络,将涉及侨资企业各有关部门的资源及政策、企业用工信息、公共物流信息整合到全省服务开放型经济的大平台上,实现“一体化”服务。

  (八)把亲商安商列入政府考核体系。针对目前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的重招商轻安商现象,加快建立以考核主要领导为重点的亲商安商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服务侨商队伍力量,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要确保外侨办机构级别不变,人员编制和经费有保障。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