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深入推进社区侨务工作 积极构建幸福和谐社区
2015年NO.5 经验交流 作者:唐忆春

  近年来,广州市侨办以创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示范单位”为契机,推动全市社区侨务工作深入开展,越秀区华乐街华侨新村社区等4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称号,花都区花东镇洛柴岗社区等3个社区获得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称号,逢源街耀华社区还被授予国务院侨办“暖侨敬老行动”联系示范社区。通过“明星社区”和“示范单位”的典型引领作用,有效带动了各区积极开展社区侨务工作,营造了尊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基层社区侨务工作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一、政策先行,有序推进

  为全面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广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侨务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以“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作贡献”的“双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侨务工作,明确了社区侨务工作的职能、队伍建设、网络构成等机制,为基层社区侨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使侨务工作正式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目前广州市社区侨务工作已基本形成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以社区民间组织为主角的工作模式,建立了“五有”(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和“四个一”(一个窗、一条线、一个口、一支队)机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掌握侨情,有的放矢

  为全面掌握社区侨情,在用好、用活广东省归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越秀、天河等区开发了区侨情信息系统,在各社区建立详细的侨情数据库,目前已录入的侨情信息达13万余条,做到区内侨情底数清、人员熟、情况明。黄埔区抓住在全市率先实施综合化、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改革的机遇,将全区划为293个网格,把在网格内工作和生活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及归侨侨眷统一纳入网格管理,建立侨胞、侨眷基本信息档案,选拨责任心强、热爱社区事务的义工负责联系侨胞,上门走访慰问。越秀区大塘街向辖区内归侨侨眷们发放“为侨服务卡”,建立“大塘街侨胞之家”网站。社区侨胞只要一卡在手即可享受街道提供的上门信访、司法援助、劳动就业、退休管理及民政服务等多项贴心关怀。荔湾区站前街根据本街侨房户较多的情况,成立侨房咨询服务站,为辖区侨房业主免费办理法规政策咨询、代租代售以及房屋纠纷处理等服务。

  三、借鉴港澳,大胆创新

  广州市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和侨胞众多的优势,在调动侨力服务社区以及完善社区为侨服务的机制创新上,做出了许多探索。不少街道走出家门,学习港澳社区管理先进理念,创新社区侨务工作思路。天河区车陂街、荔湾区逢源街和华林街,由财政出资购买社会服务,从香港聘请“邻舍辅导会”员工作为社区督导,培训社区侨心义工队,对社区内的弱困群体提供以“增能”为核心的个案跟踪式服务。荔湾区逢源街还通过本地民间社团组织与港澳有关社区组织的合作,建立“逢源邻舍展能中心”“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为社区老人和归侨侨眷提供社交、康乐、婚姻、家政等低偿服务,探索出社区民间组织唱主角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新模式。

  四、建立阵地,传承文化

  广州不少社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利用深厚的岭南文化和侨文化资源建立侨务工作阵地,加强华侨文化的传承,促进侨务工作的开展。海珠区黄埔南社区建立了黄埔古村历史名人博物馆,并积极参与黄埔村文化遗产的修缮、保护、利用、宣传工作。番禺区沙湾社区何炳林纪念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乡贤何炳林先生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归侨侨眷对新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贡献。越秀区华侨新村纪念馆用陈列物品和高清视频反映了华侨历史文化发展的足迹,展示华侨新村居民爱国、爱家、包容、和谐的人文精神。白云区南村社区将宗祠孖祠堂打造成文化活动场所,设立文化室、图书室、电脑室、书法画廊,组织归侨侨眷开展春节舞狮、家乡篮球赛、粤剧演出等丰富的文化活动。该社区还积极筹建南村华侨博物馆,力争使海外乡亲的艰辛创业史和爱国爱乡精神传颂千秋。

  五、双向服务,回馈社区

  广州各街道、社区把开展“双向服务”活动作为社区侨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有效形式,一方面社区从排忧解难、维护侨益、丰富文化生活、培育社区精神等方面为归侨侨眷提供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广大归侨侨眷在社区周到细致的服务中感受到温暖,激发了为社区作贡献的热情。越秀、海珠、荔湾、白云、天河、黄埔等区的部分街道以街道侨联会为主体,通过侨联骨干的带动,组织归侨侨眷艺术团,坚持定期组织“侨胞节”“邻居节”“侨文化日”等联谊活动,社区侨务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海珠区南华西街100多名归侨侨眷自愿参与社区清洁卫生、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工作,积极为社区作贡献。天河区石牌街把社区服务领域拓展到辖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试验区,加强与暨南大学校董会、统战部、侨联的联系,选聘暨南大学归侨教授、博士担任社区居委会和侨联骨干,通过他们联系了大批高学历的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参与社区服务,同时,承担与社区发展相关的研究项目,提高社区管理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作者系广州市侨办副主任)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