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创新网络宣传手段 助力首都侨务事业发展
2016年NO.2 经验交流 作者:北京市侨办

  首都侨务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成为国家侨务信息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侨务”的模式,正发挥着为侨服务,为首都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侨务工作大局服务的独特作用。为此,北京市侨办高度重视侨务信息化,强调以“首善”标准,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网络宣传工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按照“抓重点、解难点、创亮点”的思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努力促进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侨界间、侨团与侨团间的信息交流。

  一、打造“中国侨网•北京频道”,助力侨务宣传模式创新

  为了进一步推动首都侨务工作创新开展,在国务院侨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依托中国新闻社、中国侨网和华声报社等部门网络资源广、社会影响力大的优势,由国家级网站首次与地方政府侨务部门的合作创办“中国侨网•北京频道”,以“生活在北京”“旅游在北京”“维权在北京”“创新创业在北京”的新颖形式和丰富内容,为华侨华人来京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由于政策性强、实用性优、影响力大,仅一年受众人群的阅读量就高达1100余万人次,中国侨网、华声报社(电子刊物)来函祝贺,称“中国侨网•北京频道”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北京频道”的开通,扩大了首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宣传北京、引进北京所需、服务首都“走出去”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侨务资源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首都侨务工作的延伸探索出新的路径。纽约、洛杉矶等地北京会,智利北京海外联合会,法国亚洲餐饮联合总会等海外侨团高度评价“中国侨网•北京频道”是海外侨胞了解北京和来京发展的“第一咨讯”。

  二、利用《广超视角》新媒体平台,拓展侨务宣传领域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媒体平台在首都侨务宣传中的作用,北京市侨办创新实践,推出亲民化、去政府化的博客——《广超视角》,同时,增设“北京海交会”微信公众号与APP移动客户端。

  《广超视角》是“用民间语言,讲述侨务故事”,即通过华侨华人大众化视角,用一个个鲜活的侨务活动图片配以简单文字的形式发布在朋友圈中,以“说家常话,讲政府事”的形式进行播报。由于可读性强、内容丰富,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喜爱,关注人数月月攀升,目前已逾4万人次。先后与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华裔青年、旅美科协、马中友好交流会、中加互助中心等四十余个海外知名侨团建立联系,有效地将北京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侨务信息及时推送到世界各地,成为海内外侨界互动的重要渠道,将“你说我听”传统宣传模式转化为“众说众听,人人参与”的新媒体宣传模式,这进一步激发了华侨华人关心祖(籍)国发展变化的热情,拓展了侨务宣传领域,实现了侨务资源在“宣传首都、报道侨务,汇集侨智,凝聚共识,发挥侨力”等方面的功能。

  三、打造“智慧侨务”,助力首都侨务工作创新发展

  北京市侨办对“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首都侨务事业发展”达成共识,提出了“智慧侨务”信息化建设的大胆构想。“智慧侨务”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通过采集、整理、分析相关侨界各项有效信息,从而对首都发展、智力引进、国际交往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侨务智慧管理和运行,进而为侨界提供精准服务,使侨务资源合理配置在首都和国家发展建设中,促进首都侨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侨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议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在首期研发的APP移动客户端和“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微信公众账号等移动平台的应用中,抓住新春佳节有利时机举办“全球华侨华人(网上)大拜年”等系列活动,海内外侨界人士踊跃参与,仅三周时间,网上点击量就突破42万人次。此次活动展示了首都侨界“5侨+1”的联动效果,同时宣传了首都发展。北京市侨办移动客户端仅用半年时间,就使关注度突破160余万人次,在海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随着“智慧侨务”建设的不断进步,为侨服务、互动沟通和侨务信息推送等方式将从“固定端”向“移动端”延伸。

  未来,北京市侨办将充分利用首都侨务信息化建设成果,在联系华侨华人、服务首都发展、践行国家侨务发展战略上,努力创建好侨务信息和侨务资源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做好侨情舆情的分析与利用,使侨务资源更好地在北京建设中发挥作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