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发挥侨务资源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以四川省侨务工作为例
2019年NO.6 经验交流 作者:四川省委统战部

  改革开放以来,侨界人士积极参与四川经济建设、开放合作和社会民生建设,特别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侨胞侨企实力不断增强,更加关注、支持农村建设发展。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基层和群众对生产生活需求发生新变化。发挥侨务资源作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研究和精准引导。

  一、四川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助力乡村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省累计接受侨捐项目1500多个,金额逾12亿元人民币。一是捐助乡村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帮助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等,为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受益学校1000余所,受助农村学生超过10万人,捐赠总金额近4亿元。帮助建设乡镇卫生院、活动室、文化广场等项目约150个,捐赠金额逾1亿元。帮助建设乡村敬老院、养老中心等150余个,捐赠额近7000万元。帮助建设村社道路等100余个项目,金额约2500万元。二是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接受侨捐资金5亿多元,四川直接落实海外侨胞定向捐建项目376个。“4•20”芦山地震接受侨捐资金和实物合计1.08亿元,其中海外侨胞和侨企捐资 8750 万元。“6•24”叠溪泥石流、“8•8”九寨沟地震等灾害发生后,侨胞侨企纷纷第一时间捐款捐物。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和智力扶贫。帮助乡村产业发展和教育扶智等,推进现代农业以及开展致富技能培训、乡村教师培训等。如2019年2月,引导部分在川侨企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侨企扶智大凉山”专项行动,短期内即募集84万元,帮助西昌民族幼专培训中心购置教学及后勤设施设备,培训中心于8月16日正式启用,468名“一村一幼”辅导员参加首期培训,四川首个“侨务扶智基地”当日在西昌民族幼专揭牌。

  (二)主要特点。一是受捐区域集中。主要集中在凉山、甘孜、阿坝和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广元、雅安、巴中等少数民族地区、地震重灾区和边远地区,捐赠项目多、资金量较大。二是捐赠方式多样。从传统捐资建校、修建卫生院、筑路修桥等,扩大到包括冬赈扶贫、赈灾救灾,资助贫困学生、残疾病人、孤儿,捐建敬老院、图书室、村活动室,乡村教师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捐助金额较大。“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有的单个捐赠项目达到千万甚至亿元级别。四是捐赠主体多元。捐赠方主要由侨胞个人和慈善团体向个人、慈善团体、侨资企业和海外侨团共同参与转变。五是捐赠活动规范。相继启动了“侨心工程”、“侨爱工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侨爱工程—心连雅安芦山行动”、“侨爱工程—送温暖远程医疗站”、“侨爱家园”、“侨爱新村”、“侨心居”等系列品牌活动,做到专款专用。2019年,创新实施“侨爱工程—绿色宜居乡村行动”,在芦山县中坝村实施“厕所革命”项目,帮助756户村民新建、改建户用卫生厕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经验做法。一是积极引导兴办公益事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帮助贫困乡村建设学校和卫生院、修路、修桥、水利设施改造等基础建设上。二是开展致富技能培训等,提升村民致富能力。引导侨捐资金和安排侨务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农村群众致富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让数万名贫困归侨侨眷掌握致富本领。三是推进“侨爱家园”、“侨心居”、“侨爱新村”等建设,解决受灾群众住房问题,改善生活条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青川县、彭州市建成“侨爱家园”5个,资助560余户农户重建家园。利用4000余万元侨捐资金在汶川县实施“侨心居”工程,帮助映秀镇、水磨镇等乡镇近3000户农民重建住房。“4•20”芦山地震发生后,8750万元侨捐资金用于支持建设芦山县思延乡“草坪侨爱新村”、雨城区上里镇“共和侨爱新村”、宝兴县“上坝侨爱新村”。四是引进侨资企业投资捐资,带动乡村发展。支持侨企扩大投资、承包农村土地、发展种养业、调整产业结构等,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如正大集团在四川省内大力发展茶叶种植、葡萄酒生产等产业项目,华侨凤凰集团、益海嘉里等侨企在川投资建设饲料厂、粮油加工厂,建设田园综合体等。

  二、当前乡村转型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积极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乡村转型呈现新的特点和需求。

  (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全面实现吃穿“两不愁”。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提升的同时,村民更加期待均衡优质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期待和谐、生态的社会环境。但因乡村优秀教师、医生等人才和青壮年流失,导致乡村空心化,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乡村发展难有持续增长的动能。

  (二)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发展失衡有待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道路、中小学校、卫生院(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四川高原山区和深度丘陵地区占比较大,同时各市(州)财政收入差距影响对基础设施投入等因素,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现象。

  (三)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但转型发展有待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速度显著加快,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但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

  (四)规模经营基本起步,但集约发展有待提升。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经营,以解决农村人口流失、耕地抛荒等问题。但总体来看,四川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较低、质量不高,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入城镇的农村人口的耕地,多交由亲戚邻里代耕代种,少数甚至直接抛荒,具有经济意义的适度规模经营占比不高。

  (五)村容整治基本普及,但全面改善有待加强。2019年1月,四川印发了《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聚焦村民最急需、最关切、最直接的问题,突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部分村民卫生和环保意识不强,乡村环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致使乡村“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

  三、新时代更好借助侨务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

  进入新时代,统战部门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引导侨捐项目和侨捐资金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有益补充,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转济困为提质,努力推动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更加精准对接新时代侨捐投向与基层和群众需求,引导侨捐资金和项目更多投向支持乡村文教、卫生、环保等领域。教育上,更加注重培育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优秀的乡村教师,资助品学兼优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卫生上,更好利用大城市优质资源服务农村群众,更加注重培养更多适合农村基层的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疫情防治、常见病诊治等专业人才,捐助高效实惠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辅助治疗设备。文化上,强化对特色乡村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建设更多的村民活动室、特色文化广场。环保上,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示范工程,集中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帮助提升人居环境。

  (二)转小散为集中,努力推动捐助项目集约发展。改变侨捐项目分散各地、难以形成强大合力的状况,引导侨捐项目和资金向多区叠加的贫困地区和乡村衰退重心区集中,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相对集中捐助区域,向凉山、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和达州、巴中、广元等所属贫困山区倾斜;相对集中捐助项目,向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乡村旅游、民生公益、教育卫生类倾斜;相对集中捐助对象,向农村贫困人口、失依儿童等倾斜。

  (三)转捐赠为投资,努力推动企业村民共同发展。改变单纯捐资,向吸引侨企投资和侨胞捐资转变。推动相关农产品主产区与侨企对接,解决销售积压、价格偏低等难题,实现以购代捐。引进海外农业科技人才,对重点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引进电商、大数据中的侨资企业,帮助建设“数字乡村”,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销售网络,加快乡村信息化进程。推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模式,引导支持更多侨资企业和侨界人士到乡村投资发展,参与打造川菜、川茶等四川农业品牌。

  (四)转设施为产业,努力推动乡村特色健康发展。由捐建村道、小水利、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向支持发展乡村特色农牧、特色旅游、特色文化转变。支持发展特色农牧产业,组织侨企到农牧发展适宜地区,建立农牧业生产基地。支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引荐侨企侨胞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酒店、农家乐等,重点帮助藏区打造“世界山地旅游和藏文化体验目的地”等项目。支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注重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利用侨务资源进行文化帮扶,支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

  (五)转单向为双向,努力推动对外合作交流发展。改变侨捐项目和侨捐资金单一面对乡村和受助群众的状况,向推动向内捐助和乡村对外开放合作共进转变。充分发挥侨界人士遍布全球、联通内外的优势,鼓励广大乡村借助侨务资源和涉侨合作平台,建立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侨团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加强与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创新合作等领域开展交流。

  四川省委统战部将充分发挥侨务优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侨心侨力,把广大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持续推动、引导海内外侨胞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