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江苏常州: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22年NO.1 经验交流 作者:陈伟杰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以侨务工作进社区、园区、校区为抓手,建网络、搭平台、创品牌,扎实推进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健全机制保障服务

  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制度设计,强化为侨服务。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工作体系,协调推进为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市辖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侨务工作网络。各市辖区(经济开发区)配备专职侨务干部,重点镇(街道)配备相对固定兼职侨务干部,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的为侨服务队伍。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全市各级侨联组织51个,乡镇侨联全覆盖,3所高校、2个行业、2个社区及3个园区分别成立了基层侨联组织,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市辖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侨联组织网络。

  涵养资源拓展服务

  一是摸清侨情底数。启动全市侨情调查登记工作,通过整合信息、重点登记、个别走访等形式,进一步梳理侨务资源,摸清侨情家底,绘制了2021版《常州侨情图》等。二是加强联络联谊。深化扩大与海外侨团、华侨华人专业协会的联系交往,进一步涵养海外侨务资源,深交一批挚友诤友,壮大海外朋友圈。深入侨商侨企,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推荐选派侨界代表人士参加省、市侨界代表人士国情研修考察活动等。三是延伸服务触角。以省级“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侨服务工作站”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园区、校区,搭建平台载体,打造“侨之家”阵地。在社区推动双向服务,形成“社区为侨服务,侨为社区贡献”的氛围,扩大侨界影响,促进社会治理;在园区为华侨华人、海归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专业服务,坚定侨胞创业信心和决心;在校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华侨华人科研成果转化等。

  创新载体智能服务

  一是推进“一网通办”。构建以“江苏政务服务网”为主体,市、市辖区(经济开发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为辅助,移动终端和自助服务端为补充的“一网通办”模式,实现“就近办”“异地办”“不见面审批”,打通服务侨胞最后一百米。将涉侨事务纳入市、市辖区(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涉侨人员相对聚集的镇(街道)、开发园区设立涉侨服务窗口,协助办理或咨询涉侨事务,推动线上线下全流程融合。二是建设“智慧侨务”。依托“苏统云”等,推进涉侨信息综合集成,实现数据信息联通与共建共享共用,形成“互联网+侨务+”模式,数据动态管理、实时更新。推动“侨e家”建设,开设专题专栏,及时推送涉侨政策法规、办事服务指南、为侨服务动态等信息,提高为侨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创优服务品牌。围绕“532”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创业之桥”“海外侨商常州行”等品牌活动,引导侨商侨企搭建产学研平台,推进创业培训、投资融资、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等专业服务。“创业之桥”举办18年来,积极打造“一赛一会一平台”,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近900名,达成意向合作项目400余个。打造新侨创业分享沙龙、为侨服务讲座及银企对接等活动品牌,推进信息、技术、人才高效流动,2020年推动7家金融机构与18家侨企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约31亿元授信额度支持。

  改善民生暖心服务

  常州市归侨118人,其中80岁以上51人,最长者98岁高龄。针对多名归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各级侨务部门创新服务举措,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推出贴心、暖心、温馨服务。一是突出关心关爱。市、市辖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侨务干部分片包干、“一对一”联系服务年老体弱归侨,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制度,确保归侨身体状况搞得清、家庭情况摸得准、问题需求弄得明、保障措施跟得上。深化“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全覆盖走访慰问归侨、困难侨眷,做到不漏一人。近3年来累计走访慰问归侨侨眷近600人次,发放慰问金近50万元。二是实施扶贫帮困。各级侨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归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企业退休归侨发放每月200元生活补贴,为70岁以上归侨每月提供价值200元援助服务,为溧阳40户侨界空巢老人安装“一键通”智能看护系统。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开展助力困难归侨侨眷子女和困难学生“圆梦行动”。侨胞沈有国设立助学基金,连续14年资助困难学生1191人次,总金额超过380万元,149名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武进侨爱光彩助学助困基金,10年来资助侨界贫困人员和学生约2000人次,金额近60万元。三是丰富精神生活。聚焦“四个一”工程,即每年免费为归侨订阅一份报刊杂志、免费为老归侨组织一次健康检查、走访慰问60岁以上归侨至少一次、组织一次侨界迎新春团拜会,不断增强侨界群众归宿感和幸福感。市委统战部“归侨侨眷看常州”、市侨联“月月回娘家”、溧阳“九九重阳、浓浓侨情”、武进“四季四送”、天宁“美丽乡村行”等活动,深受归侨侨眷欢迎。

  法护侨益精准服务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涉侨政策法规,切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侨务方针政策上来。将侨法宣传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与统战各领域工作统筹谋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二是健全服务机制。研究出台了《常州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常州市涉侨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市涉侨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市华侨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联合司法部门、侨联成立了“为侨法律服务团”。三是创新活动载体。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侨心向党、圆梦龙城”为主题,联合钟楼区委统战部、永红街道推进侨法宣传进社区,通过举办普法小品、诗朗诵、侨法知识问答等广泛宣传侨法;联合新北区委宣传统战部、三井街道推进服务侨企进园区,启动“《民法典》护航侨企”活动,邀请专家解读创新发展政策,全力服务侨商侨企、海归创新创业。召开在常高校侨界代表人士座谈会暨以侨为桥服务发展研讨会,4所在常高校党委统战部长及侨界代表人士20多人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作者系常州市委统战部侨务综合处处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