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河南平顶山:创新开展“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2022年NO.2 经验交流 作者:平顶山市委统战部

  2020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侨办积极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开展“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海外文化传播嫁接网络志愿服务,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铸牢“根魂梦”,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贡献一份力量。

  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邀请河南省侨办领导为市、县两级侨务干部授课,提高干部政策理论素养;积极参与“中华文化大乐园”、“我在海外讲中国故事”图片展、“海外华侨华人线上春晚”等品牌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成立平顶山市侨务工作联席会议,激活用好部门协作机制,整合市教体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等25家成员单位力量资源,加强工作联动、信息共享,有力推动平顶山市侨务工作向新向好。

  强化资源人才支撑。建立“平顶山市标识性文化资源库”,市侨办深入10个县(市、区)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调研,挖掘本市汝瓷文化、香山文化、温泉文化、魔术文化、曲艺文化、墨子文化等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入库郏县大铜器、宝丰酒酿造技艺、轧琴、鱼灯花社舞、剪纸、《汝帖》、木偶戏等文化遗产140余项,为“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等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撑。建立“平顶山市侨办文化志愿者信息库”,重点面向在职教师、文艺团体、培训机构和高校公开选拔招募优秀志愿者,20多名有海外华校教学经历的往届外派教师、11名公办学校在职教师、13名具有文化专长的爱心人士、近60名高校优秀大学生作为首批志愿者入选信息库,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持。

  创建志愿服务平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市侨办利用网络传播优势,组建并规范管理志愿者队伍,开展“我为海外华人上网课”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重新架起海外文化传播的连心桥。在“志愿服务网”注册“平顶山市侨办文化志愿服务队”,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根据志愿者专长分配岗位,登记志愿服务时长,发放志愿服务证书。一方面,市侨办发挥侨务资源优势组织海外学员,另一方面,平顶山学院发挥师资优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授课,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深度合作,为志愿服务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志愿者线上授课情况评先汰劣,确保公益课程高质高效。2021年在32名志愿者老师中评选出12名“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打造精品文化课程。根据海外侨社和华校不同需求开展“订单式”授课,面向韩国青少年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传统节日民俗知识讲解与体验活动;面向加拿大中老年华人群体,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开设国画、声乐、民族乐器弹奏、瑜伽、钢琴、小提琴等13门课程13个教学班;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为南非、印尼、美国、英国华校开设语文、古诗赏析与诵读、中文写作、HSK国际汉语考试辅导等学科类课程,以及声乐、国画、书法、中文歌曲、武术等13门课程23个教学班。同时,对海外华裔青少年进行语言能力测试,根据不同语言水平划分班级;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课后收集课堂效果反馈,不定期组织召开线上座谈会,及时优化课程方案。自2020年8月以来,市侨办先后在加拿大、南非、印尼、英国、美国、韩国等6个国家开设文化志愿课堂,先后设置中国画、中文朗诵、中文写作、声乐学习、民乐器弹奏、中国武术、中文数学等25种课程,开办班级逐步增加到36个,授课频次由每月1次增加到每周1次,累计为海外上网课500多小时,6000多名海外华侨华人学生受益。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