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重庆江北:以“三个坚持”为抓手推动社区侨务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
2023年NO.3 经验交流 作者:重庆市江北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富力海洋社区以“侨之家”为平台,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积极助推社区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带侨建 精心打造主阵地 推动社区侨务有高度

  一是在“建网”上铸魂。坚持党对侨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通过吸纳和培养一批在辖区内有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的归侨侨眷党员代表成为“群主”,发动“群主”以“趣缘、业缘、地缘”为纽带,联系服务对象,建立了“社区侨务干部-归侨侨眷党员代表-侨界群众”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确保侨务工作有人谋划、有人组织、有人参与。二是在平台上赋能。先后投入13万元专项资金,整合100余万元社会资金,创建了重庆市第一家社区“侨之家”活动中心,打造侨法宣传角、舞蹈室、健身室、绘画室、桌球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间,为归侨侨眷提供学习、娱乐、休闲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三是在机制上创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侨务工作“一库二访三到四结合”的工作方法,即建立一个归侨侨眷信息数据库,每年到归侨侨眷家庭入户遍访一次,做到归侨侨眷有困难必到,有喜事必到,有邀请必到,将侨务工作与宣传教育、文体活动、技能培训、困难救济相结合,使侨务工作既不脱离社区工作大局,又能体现侨的特色。

  坚持服务零距离 全力打好主动仗 推动社区侨务有温度

  一是开展浸润式联谊联络。常态化举办“送春联进万家”等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六一”亲子运动会等文体活动10余场,丰富归侨侨眷精神生活。同时,立足社区实际,创建社区合唱队、柔力球队、舞蹈队、登山队、象棋队、太极拳队、乒乓球队、书画小组等“八支队伍”,定期组织侨界群众开展专场活动。二是推行“订单式”关爱行动。在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期间,通过微信等形式对归侨侨眷进行联系问候,增强情感认同。建立“订单式”服务机制,累计发放“侨务爱心联系卡”500余张,准确掌握侨界群众需求,解决归侨侨眷反映问题100余件。开展困难侨界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协助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低保申请、专人照料等事项。三是开设贴心式服务载体。社区办事大厅设置归侨侨眷专用办事窗口,为侨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建立“小马工作站”,运用老马调解工作法帮助辖区归侨侨眷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与律师事务所友好共建,搭建“法律之家”,开展“服务侨界群众·依法维护侨益”系列活动,为归侨侨眷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坚持汇聚八方侨 携手唱好主题歌 推动社区侨务有力度

  一是社区建设有侨影。着力构建归侨侨眷与社区之间的双向服务机制,成立观音桥街道志愿者联盟,吸纳归侨侨眷参与中心的管理和联盟的运作,组建了100余人的归侨侨眷志愿者队伍,引导侨界群众发挥所长,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文明城创建、环境整治等工作,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鼓励辖区侨资企业招纳社区困难人群,帮助8名“4050”人员再就业,实现了“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二是引资引智彰侨力。充分发挥侨胞优势,以侨为“桥”,积极引资引智,先后协助引进多家企业入驻江北,以及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渝创业就业。三是结对共建提侨质。与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大观楼街道仁和社区“侨之家”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以来,采取“线上互联”的形式,通过播放双方城市宣传片、共享投资指南等方式,举行视频座谈会议5次,积极宣传推介双方资源、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及营商环境等方面优势,吸引侨商互访投资兴业,侨眷侨属和侨商近百人次参加。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