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界撷英   > 正文

放声高歌赤子情
——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的中国情结
2004年No.1 侨界撷英 作者:崔岳

  前不久,在第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会上美国首位华裔市长、中美电视台董事长黄锦波,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新歌《祝愿祖国好》。他虽非专业歌者,但嗓音浑厚圆润,演唱颇具专业水准,且歌声中蕴涵着浓浓的中国情,博得全场热烈掌声,有人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这时,1985年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演唱《龙的传人》的情景;1989年北京“六四”风波20天之后,他作为第一个来华访问的外国人,而且是美国首位华裔市长受到李鹏总理接见的情景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为什么对中国感情这样深?为什麽“六四”之后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的时候,他竟敢以美国喜瑞都市市长的身份来华访问?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采访了他。

  《龙的传人》

  黄锦波中等身材,肩宽背阔,腰板挺直,白色西装。长方脸,微显卷曲的黑发,大金丝框眼镜,目光中带几分审视,嘴角的微笑又显得热情友善。举手投足稳重干练。医生、演员、政治家气质融于一身。由于他对美中友好的特殊贡献,曾受到邓颖超、李先念、杨尚昆、江泽民、李鹏、朱基等多位领导人接见。

  他祖籍广东省台山市,出生在香港,因父亲是美国退伍军人,所以他一出生就是美国人了。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一手把他抚养长大。生活的磨练、母亲的教诲让他从小懂得了人当自立、回报社会的道理。中学就读于香港皇仁学院,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在这所学校,在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孙中山为“驱除靼掳,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奋斗不息的故事和“平等博爱”的信念在他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学毕业后,带着200美元他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先学习英语,考虑到医生容易自立,所以后来考入犹他州盐湖城医科大学学医。全班80个学生中,他是唯一的华人,也是该校自1948年起唯一在三年内修完学分的人。197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正式挂牌行医。怀着“平等博爱”的信念,凭着热情待人处世,黄锦波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经常进行义诊并举办心肺急救培训班。这使他认识了许多人,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日积月累,接触面越大知名度也越高。因此在行医余暇,他渐渐对政治发生了兴趣。当他准备参加竞选时,有人劝他:“你是少数民族,白人不会给你投票的,算了吧。”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认为华人必须进入主流社会,才能提高社会地位,也才能为促进中美友好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的努力得到回报,他的善举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1978年在白人为主的喜瑞都市,他竟然以高票当选市议员。1982年起他连任该市两届市长、三届副市长。他一上任便制订了全市“守望相助”计划,使喜瑞都市成为美国最美丽富有、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在这期间还建成了拥有170多家百货公司的喜瑞都市购物中心,这是洛杉矶南湾目前最大的购物中心。他还用特别的招商方法鼓励汽车经销商在该市设立代销处,因此该市已是25家名牌汽车经销市。

  有人会问:既然他兴趣在从政,为什么要涉足娱乐,到处唱歌呢?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有些不伦不类,但黄锦波有自己的看法:作过电影演员的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过“从政必须有知名度”,唱歌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他,更容易提高知名度,这有助于他将来的竞选。

  说到这里,就说到他1985年春节在中央电视台演唱《龙的传人》。那是经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唐树备的推荐由全国政协安排的。当时他是以美国洛杉矶“中国联谊会”访问团名誉顾问身份来访的。一位美国的市长,而且是中国血统,中国人的模样,在中国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演唱《龙的传人》,使敞开大门不久的中国人激起不小的心灵波澜。此刻,短短几分钟的时间,电视机前中国的男女老少和成千上万海外侨胞都认识了他。“唱歌市长”的名声从美国传到了中国,传到全球华侨华人中间。

  随后,他和访问团一行到上海、广州等地参观访问,一路受到热情接待,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也让他颇感欣慰。2月25日,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广州会见了访问团。邓颖超感谢他们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为华侨华人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并希望他们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往多做贡献。最后,邓颖超很诚挚地特别对他讲,过去中国搞运动,很多事情搞错了,今后不再搞运动了,请告诉大家放心回来。一番贴心话让他感到温暖、信任和鼓励,同时更增强了责任感。从此他下定决心,要作一个中美友好交流的使者。也就从这时开始,他经常应邀来华访问,至今已有80多次。期间曾到杭州、合肥、广州、福州、上海、济南、武汉、南京、哈尔滨、成都、海口、深圳、佛山等地,还参观了16所医院,20多间大中小学。一般都是上午做医学讲座,介绍美国医学新知,晚上开演唱会,演唱《上海滩》、《我的中国心》等充满乡情的抒情曲。他说:“唱歌并非我的终身职业,但我希望歌声能为中美两国人民带来友谊和了解。”演唱会的收入也用于扶贫、赈灾等慈善事业,或者制作医学录影带赠送。

  在美国,他积极宣传中国的进步,帮中国向美国人民解疑释惑。譬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被攻击为不人道的、侵犯人权的政策。黄锦波就向美国公众解释:大家想一想,12亿人口,每日三餐最少要36亿碗饭啊!如果任人口无控制地增加,一旦有人吃不上饭,还谈什么人道、人权?1988年为了向美国人民宣传中国,黄锦波在美国创办了《中美电视台》,播放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成为加州资格最老、时间最长的电视台。

  对于海外同胞,他一直宣扬两条:团结一致、进入主流。他直言不讳地说,海外同胞无论来自大陆还是台湾,都要团结,要多做一些既对美国有利,也对中国有利的实事。要组织起来,多搞一些维护和支持中国统一的活动;另外,海外华侨华人要努力争取进入主流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应成为海外同胞的共识。我们在海外挣了一些钱,回家乡投资、办学,这当然是一种贡献。但是只有这些还不够,如果走入美国主流社会,参与议员、市长、教育委员甚至州长的竞选,那么你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就可以影响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就可以在促进中美关系发展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血染的风采》

  “疾风知劲草,乱世显忠奸”。

  黄锦波为促进中美友好做了很多事,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但却遭到西方反华势力的排挤、攻击,但他毫不畏惧。

  1989年夏天,北京发生“六四”风波。黄锦波非常关心中国政局的发展,他不愿看到不利于中国社会稳定的局面出现。在美国,当时来自大陆的消息全被封锁了,一时间美国各界人士及华人华侨众说纷纭,黄锦波感到茫然。他不顾谩骂恐吓决定要亲自去中国走一趟,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定要将真相告诉西方世界,告诉全世界的人。临行前他给家里写下遗书,表明死也要来的决心。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且身为市长,能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怎样的气魄啊!

  6月23日,洛杉矶机场候机厅,等候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的只有一人——黄锦波。

  6月24日黄锦波下榻北京丽都假日酒店。一路上,从空姐到出租车司机、酒店服务员已经是他采访的对象。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他此次来访,日程安排很紧凑。6月27日访问了北京红十字急救中心。6月28日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等人会见了他。6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他。还是在这里,7月1日,以黄锦波采访的形式,国务院总理李鹏会见了他,并谈话一个多小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会见谈话,使中国领导人以这种形式向世界讲话,说明真相,从而打破了当时西方对中国的新闻封锁。在京期间,黄锦波还以记者身份采访了一些市民、警察、医生、学生、教师及包括蔚华、周航、侯德健等在内的各阶层人士。

  回到洛杉矶后,黄锦波在自己创办的电视台播放了此行采访的录像带,并向记者们介绍了亲身见闻。他还印制了一批明信片,送给美中双方的朋友。明信片一侧印着他和李鹏握手的照片,另一侧是他和老布什总统握手的照片,中间印着他的一段话:“促进世界和平、自由,要采用引导及符合自己国情的方式,而不是排挤、制裁和对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他是中国政府的“传声筒”。他不但人格受到极大侮辱,电视台频道也被挤占。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黄锦波态度有丝毫改变,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9年之后,美国克林顿总统即将访华,有消息说克林顿不想去天安门广场。黄锦波及时写信进言: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府接待各国元首的场所,不去那里就是自己放弃了元首的礼遇。后来人们看到克林顿微笑着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欢迎仪式上,而黄锦波则收到克林顿的回信,感谢他的建议与支持。

  1991年,中国十几个省市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在美国看到有关洪灾报道后,黄锦波心急如焚。他立即带上一批药品飞往武汉。一下飞机,顾不上休息、吃饭,马上奔赴灾区。先后到过湖北新洲、安徽寿县等地,为灾民诊病、赠药。有一次,正在紧张工作,突然听说有个村子还有60户居民困在被水淹了的房子里,他执意要涉水送药。一时找不到船,就把一口大铁锅架在一个汽车轮胎上,他跳上这只简易“汽船”,用一根竹竿撑着进了村。见到这位穿白大褂的救命恩人,一个病魔缠身的老大娘,老泪纵横,脱口而出:“活菩萨啊!”黄锦波一边为老人看病,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相信政府一定会做好安排,帮百姓度过难关。

  1998年特大洪灾,8月16日黄锦波又一次给家里人写好遗书,再次连夜赶到抗洪救灾前线。在湖北监利县,他看到最苦、最累、最不怕死的解放军战士,听到冒死抗洪的战士们高唱《血染的风采》。面对这些最可爱的人,《血染的风采》般的激情在黄锦波心中翻腾,他不怕浪涌泥滑,跑上大堤向战士们讲话,慰问战士们,给战士们鼓劲。他也学唱了《血染的风采》。

  黄锦波还在灾区义演,为救灾募捐。《血染的风采》也是他必唱的歌。这只歌,经他——不远万里奔赴中国抗洪救灾前线的一位美国华裔市长演唱,感染力更强、更深。

  回到美国,他就在自己的电视台和华侨华人集会上为灾区募捐。在集会上,为了让美国公众也能听懂,他用英语演唱《血染的风采》。有一次演唱这只歌后,他作为与会者中唯一去过灾区的人,以亲身经历讲述洪水的暴虐和灾民的处境,十多年没有流过泪的他,这一次却热泪盈眶。在他的感染下,一些尚未捐款的人主动拿出钱来,原准备捐几十元的一下捐出上百元甚至上千元。会后几十万元捐款送到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此外,他还唱着《血染的风采》参加了三次义演,积极推动海外侨胞的赈灾行动。两三个月后,他又亲自把募集到的救灾款和台山联谊会捐赠的15000件衣服送到灾区。

  除抗洪斗争外,为“希望工程”、“西部开发”等等他也积极募捐钱物。

  每当中华大地出现危难的时刻,他不惧“血染”的危险,投身到挽救危难的斗争中。因此,与常人相比他更具风采。

  《祝愿祖国好》

  采访即将结束时,我问黄锦波对未来中国怎样看?

  他说中国会越来越好。这是他的愿望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办世博成功,表现出中国的声望与力量。中国的经济增长保持在百分之七至八,外国不断到中国投资。照这样的速度,十至二十年后,中国经济实力必将成为全球亚军。

  为适应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黄锦波希望中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中国有很多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可不可以自己办一些国际水准的名牌大学,不但自己培养人才,还把外国人才吸引到中国来。除了学校教育外,社会上要倡导文明行为。例如,不要随地吐痰、乱丢废纸,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电视台可以制作一些轻松活泼的小节目,日积月累逐步引导。对海外宣传也需要改进。例如,中央电视台有些反映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节目,看一两次还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看多了就是一种悲惨。

  黄锦波说,海外同胞很关心台湾问题,两岸不统一,海外同胞的团结和中国的发展也受影响。但“台独”肯定没有好下场。他曾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他的看法:“台独”分裂路线有三个致命穴:一是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华儿女不允许;二是国际社会没有其生存环境;三是违背台湾同胞根本利益。

  他说,中国是我的生母,美国是我的养母。我要为生母尽孝,为养母服务。为让后代不忘中华,他已经让获得医学博士的儿子来中国寻根。他希望海外同胞世世代代共同为振兴中华、为中美友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祝愿祖国好》这只歌就是他这心灵的写照。这是经他创意与推动而创作的(全部歌词曾在本刊2003年增刊“海浪花”栏目刊登),这也满足了他一直想为中国唱一首自己参加创作的歌的心愿。歌中唱道:

  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为了中华同胞早日团圆!

  我要为你歌唱,为你呼号,为你走遍天涯海角!

  我要告诉普天下的炎黄子孙,统一是我们共同心愿!

  为了民族兴旺、中华强盛,让我们祝愿祖国好!

  本栏目责任编辑崔酉年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