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许甦魂
——侨务工作先驱 华侨革命英烈
2006年No.6 侨务回顾 作者:彭湛东

  许甦魂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侨务工作的重要负责人。1927年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受党组织派遣进入广西从事军运工作,参与邓小平和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和建立红七军与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他是一位“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对党对人民事业忠心耿耿的优秀共产党员”(张云逸大将语)。

  只身闯南洋,寻求救国之路

  许甦魂,广东潮安人,1896年出生于该县庵埠镇一个贫苦农家。其原名统绪,参加革命后改名甦魂,寓意灵魂复苏,又曾以许进名字从事军运及担任红军领导工作。因家境贫寒,七岁时他便帮助父亲干农活、上街卖菜。农闲时方进本村私塾断续读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常列前茅。

  1912年夏天,乡村瘟疫流行,许父因护理疫病乡亲被传染后无钱医治而亡,致全家顿陷崩溃。年仅16岁早已辍学的许甦魂到镇里一家百货店当伙计。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在南洋华侨集中的侨乡潮汕地区像《新青年》等进步报刊相继出现,华侨返乡省亲促进与外界交流日旺,亦推动新文化传播。年青的许甦魂受新文化传播的影响,尽管生活贫困,工作艰苦,他除了维持家计外,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用于买书买报,刻苦自学,常常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鸦片战争后,受帝国主义疯狂掠夺,华南诸省大量农民破产,尤以粤闽籍居多,多数靠卖身下南洋,寻求谋生出路。1916年,20岁的许甦魂思想日趋成熟,社会的黑暗和个人不幸的遭遇,在他心中埋下对旧社会的仇恨,萌生变革社会的志向。就在这年秋天,他只身踏上开赴新加坡的海轮,跟随破产的农民劳动大军,赴南洋谋求生路。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新的斗争生涯。

  新加坡是20世纪初华侨聚居大埠,经济最为发达。早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就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当时尚未立国,与马来亚为一体)宣传革命并组织同盟会。当时由笔者先父彭泽民领导的雪兰俄同盟会因组织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在新马地区最有影响。

  满怀追求真理、立志救国救民的青年许甦魂抵达新加坡后,在谋得某百货店店员一职立足后,很快结识了领导华侨革命运动的彭泽民并在彭的推荐下担任当地华侨进步报纸《新国民日报》通讯员。许甦魂始终是日间工作,夜间挥笔疾书,在报纸上发表大量激进的有革命见解的文章。他心中深埋的求变革、要革命的理想的激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他无情地揭露和鞭鞑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为“虎狼蛇蝎”,令“河山破碎、民不得安生”。在文章中,他号召广大海外侨胞为祖国和民族生存而斗争。他曾写道“当母亲受到凌辱,是凉血动物可以无动于衷,是热血男儿当举起拳头,拼他个你死我活,爱我中华,乃爱我母亲”。许甦魂这些反帝反封建军阀和爱国救国观点,在华侨中特别是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应,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劳苦大众中宣传革命

  为了团结广大华工,向他们宣传革命,1917年夏天,许甦魂不顾自身贫穷和困苦,以自己的大部分工资和稿费收入作资金,在华工集中地区大坡马车街创办一所华工夜校,自任校长,聘请三位兼职教员,免费接收华工就读。夜校开设《初级白话文》、《中国历史》、《时事政治》、《华侨与祖国》、《南洋群岛之革命运动》、《民族、民权、民生》等课程,对劳苦华工进行识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夜校于8月开学,首批学员30人,两年后学员增至200人。劳苦华工在夜校不仅学习文化,还接受革命思想熏陶,不少人成为华侨爱国革命运动骨干,有些人直接返国参加革命或积极参加当地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更有后来者参加当地抗日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作战。

  1918年1月,新加坡华侨店员工会成立,许甦魂在工人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而被聘为名誉主席。此后,北洋政府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消息被华侨曝光,全侨哗然。在许的领导策划下,5月2日举行了有数千华侨走上街头的“挽救国难、抵制日货”爱国大游行,全埠华侨爱国气氛热烈,是辛亥革命后新加坡华侨的第一次爱国运动。

  1919年国内爆发了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五四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推动下,许甦魂在华侨青年中发起成立“旅新华侨反帝救国后援会”,组织召集群众大会,讲演时事,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国内反帝爱国斗争。

  十月革命一声枪响,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同时,也开始在新加坡华侨中广泛传播。许甦魂是华侨中最先接受马列主义的爱国者之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1920年秋,许甦魂返国省亲。面对家乡贫穷依旧的状况,他着手开展新文化教育事业。首先他说服乡里士绅,将家乡私塾改革为新制凤岐小学,解聘老朽的旧教师,另聘四位有进步思想新教员开展新文化教育。又在家乡大力宣传妇女解放,积极筹资创办凤岐女子夜校,动员妻子及6个胞妹、堂妹入学,带动本村及邻里妇女进夜校读书,鼓励妇女走出闺阁厨房做有文化的新女性。有趣的是,为了动员入校妇女剪辫子上学,许趁自己妻子熟睡时先将她的长辫剪成短发,其他妇女学员纷纷效仿。一时间,乡里妇女文化教育运动迅速形成高潮,并带动其它乡村纷纷办起各种男女夜校。许甦魂仅仅利用半年省亲时间宣传新文化教育运动,取得可喜成果。这为日后彭湃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迅速扩展到粤东潮汕地区乃至这一地区最早出现红色苏维埃政权打下群众思想基础。

  华侨中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1年春,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彭泽民领导的马来西亚华侨革命运动有很大的发展。彭在孙中山领导下将中华革命党改造重建成中国国民党芙蓉总支部,受任副总理兼机关报《益群日报》总经理。该报系马来亚首份华侨报纸,许甦魂国内省亲返回南洋后即同董方成一道被聘担任编辑(许、董二人大革命初始先行返国并先后加入中共)。他们二人与包惠僧(中共一大代表)经常同彭泽民一道讨论国是,共探救国救民真理,因而成为至交。在他们三人支持帮助下,彭改组了董事会,吸纳三人为新董事,清除了以刘常天为首的代表反动军阀陈炯明在该报的余党分子,确立了以拥护孙中山革命大纲为宗旨的办报方针,重新改造《益群日报》。从此该报以“内容充实、言论正直”,“对帝国主义危害中国常有报导”的新面貌出现,因而销路大增,在马来亚华侨中产生广泛影响。

  1923年3月,彭泽民从新马专程返国到广州谒见孙中山报告南洋党务,聆听政治军事形势,直接领受关于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教诲和有关巩固刚建立的国共合作的指示。短短数月时间多次受孙中山接见与谈话后,深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重获生机。即时思考到加强革命宣传,把国内新形势下的革命运动传播到海外,以激励广大侨胞爱国热情。是年10月彭泽民决定派许甦魂作《益群日报》特派记者驻广州,执行采访报导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情况,以配合推进海内外革命运动。

  许甦魂返国仅四个月就采访报导了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如火如荼的工农群众和学生的爱国反帝运动。一向追求真理、立志救国的他自然很快结识了国民革命先驱廖仲凯、邓演达以及李大钊、吴玉章、林伯渠、谭平山等共产党先驱。在国共合作政治环境下,广东农民运动兴起正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酝酿着新的风暴——震撼全球的省港大罢工,使许甦魂的思想也产生了飞跃。是年12月,他在给彭泽民的报告函中说“民众的运动其势之猛,其功之丰,为弟所未见过”,又称“布尔什维克的真蒂,为吾人救世之药方也”。接受了马列主义熏陶的许甦魂,此时已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于1924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参见中组部、总政治部合编的《军队烈士英名录》72页),成为华侨中最早的共产党员,并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

  国共合作创建革命色彩侨务工作

  1924年春,在国共合作政治环境下,许甦魂受组织委派,化名黄砥,前赴缅甸受命改组国民党驻缅甸总支部,开辟华侨爱国运动新领域。国民党缅甸总支部是由同盟会组织发展而成。辛亥革命胜利后,同样受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混乱形势影响,组织松散,党内左派右派斗争激烈。许抵缅后,即以国民党总支部负责人兼机关报《觉民日报》总编辑身份,一手以组织手段清除抵制孙中山确立的“三大政策”、破坏国共合作的右派分子,一手整顿改造《觉民日报》及下属的《缅甸新报》,使其发挥宣传革命工具作用,团结旅居缅甸爱国报人袁任远(大革命时期返国参加中共及参与“百色起义”领导工作)等爱国分子,利用国民党总支部组织和旅缅同乡会侨社等举办时事讲座,向华侨宣传“三大政策”,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解放劳苦大众革命道理,还积极发动闽粤籍华侨捐集资金,支援国内反帝爱国斗争。许在缅甸工作一年多,成绩显著,被驻缅总支部选举,代表缅甸华侨返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在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最终会议上,许甦魂和毛泽东、邓颖超一道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上个世纪20年代的大革命时期,南方革命气氛浓郁,海外华侨反帝爱国热情亦为之一振。国民党“二大”会议上左派同共产党人精诚合作,挫败国民党“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极右派阴谋,维护“三大政策”。在大会决议中,通过了弹劾“西山会议派”,对右派骨干分子予组织处罚的决定,从而伸张正义,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右派嚣张气焰,维护了几被摧毁的国共合作。大会还通过了华侨代表提出的“以实力保护华侨”的提案,采纳了关于设立侨务局、华侨协会等机构建议,这无疑对团结海外华侨力量,深入支持国民革命产生极其有利影响。随后在“二大一中”全会上,彭泽民被任命为中央海外部长,许甦魂为秘书长。在中共支持下,甫上任的彭、许二人紧密合作,首先对原海外部进行彻底改组,剔除以林森为首的右派势力,吸纳了30名共产党员和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参加工作,党内选举了许甦魂为中共海外部总支部书记。至此,国共合作的海外部领导权牢固掌握在革命者手里,国共合作机制在彭、许两位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亲密合作下健康地运行着。彭泽民、许甦魂两人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向海外侨胞的通电和号召革命的文告中,彭、许二人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种集会上或者是在同右派势力针锋相对的斗争场面中。值得一提的是受彭泽民委托,许甦魂负责出版的海外部机关刊物《海外周刊》作为反击右派喉舌,报导革命真实情况以正视听,成为权威性革命刊物而受广大华侨欢迎。短短15个月时间即出版了45期,其中在广州出版35期,迁武汉后出版10期。当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时,海外部立即成立“华侨北伐后援总会”,在海外遍设分会。许甦魂任宣传部长,促使筹饷与宣传并进,积极配合彭泽民亲任筹款部长工作。在许领导的宣传部推动下,霎时间几乎全球各地华侨报刊,冲破当地限制,大力宣传北伐,揭露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罪恶,报导北伐进军消息。

  海外部后因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而结束,从1926年2月到1927年7月中旬虽然存在仅18个月,但它创造了中国革命初期富有革命色彩的侨务工作。无论组织华侨协会、宣传革命、宣传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华侨反对恶势力、保护华侨自身权益,动员海外华侨以实际行动声援省港大罢工以及反对破坏“三大政策”、反对分裂和后来支持北伐战争等一系列斗争,彭泽民、许甦魂两人始终一起冲锋陷阵。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他们并肩引导广大海外华侨参加和支持革命,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国民革命所起的作用,也使运行了18个月的海外部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典范。大革命失败后,彭泽民、许甦魂又相遇在南昌,参加了让反革命震惊的“八一南昌起义”。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始新的斗争

  1927年7月,掌握国民党中央大权的汪精卫公开暴露其反革命面目,与蒋介石联手镇压革命,彻底毁坏孙中山推动的国共合作,大革命至此失败。7月14日,汪精卫主持会议,推行“清党方案”,排除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中央主席团。彭泽民对此坚决反对。但终因势单力薄,“方案”被汪反革命集团为首右派强行通过。彭愤然离开会场,想到反革命集团向共产党人开刀危机在即,紧急将会议结果通告吴玉章、林伯渠等共产党人后,连夜向在病中的许甦魂通报。许甦魂强撑着身体,召集海外部全体共产党员及爱国华侨,协助彭泽民采取紧急措施,遣散海外部全体人员并每人发100大洋做旅费,督促他们紧急疏散。许作为中共国民政府特别支部书记,还及时向国民政府内的共产党员传达汪精卫已叛变革命的消息,让同志们及时安全转移,使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免遭厄难。许自己却因紧张劳累过度而昏倒。就在7月16日清晨,反动军警首先搜捕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的共产党员,被军警凶恶的吵骂声惊醒的他沉着机智地跑进机关食堂穿起厨工服,假扮成伙夫躲过了反动派的搜捕并安全抵达南昌参加八一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党左派参加的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革命暴动。7月下旬开始,周恩来正领导着起义准备工作。周恩来与许甦魂早已在广州相识,他们曾是邻居,但从事着不同的领导工作。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曾邀许甦魂到军校向学员作《南洋群岛之革命运动》报告。周十分了解许的刻苦、博学、睿智和文字功夫,因此指定他为前敌委员会秘书并参与南昌起义宣传、布告及起义后将成立“国民革命委员会实施政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许和吴玉章等人一道日以继夜地工作,为前委起草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圆满地完成了起义前的文件准备工作。

  “八一南昌起义”令国民党反动派大为震惊,蒋、汪立即调集大军赶来讨伐。起义军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情况下于8月3日至6日分批撤离南昌向广东进军。到达广东揭阳地区时受广东军阀朱培德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部队被打散,起义军损失巨大。许甦魂跟随部队向福建转移。10月3日,周恩来在揭阳县流沙主持前委会议,决定部分领导及文职人员暂时疏散,许甦魂和吴玉章、郭沫若等即经汕头赴香港隐蔽撤退。

  许甦魂隐蔽到香港,寄宿在彭泽民家达半年多。继“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暂设在香港继续领导地下革命活动。许化名黄子卿主办《香港小报》,工作十分艰苦,上午到报社上班,下午到香港《大公报》校对《香港小报》样板和跟踪付印,晚间撰写文章并审稿。由于《香港小报》揭露了南京政府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勾结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反共反人民的罪恶,在中下层市民中受到欢迎,发行量不断增加,影响并随之扩大,但也引起国民党反动派和港英当局的注意与恐慌。1929年8月,港英当局查封了《香港小报》,逮捕了许甦魂。他在被关押期间,虽然受尽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并且没有暴露自己身份,保护了组织、保护了同志。经彭泽民多方托人疏通、努力营救,港英当局因证据不足终将其释放,但仍勒令驱逐他出境并限其一周内离港。

  出狱后的许甦魂,化名许进,在党组织安排下,彭泽民亲自予以资助和送别,经越南进入广西,到李明瑞部队开展兵运工作,为即将由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做准备工作。其时李任司令的广西军及时任广西省主席的俞作柏尚未与中共决裂,愿意继续国共合作并愿接受我党派干部到广西工作。

  参加“百色起义”和创建红军工作

  许甦魂辗转进入广西抵南宁后,在张云逸同志领导下被分配到李明瑞的广西军教导总队任政治教官,同我党派该部任教官的同志一道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对学员开展政治宣传教育,秘密发展党员,为准备起义和创建根据地培养干部。

  1929年秋,许甦魂参加由邓小平主持的中共广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武装农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工农兵苏维埃、大力发展军运工作。许甦魂首次见到邓小平,并在会后被派往张云逸任总队长的警备大队新编第四大队工作,以为武装起义作组织准备。根据邓小平布署,由我党掌握的警备第四、五大队和教导总队由张云逸率领开到右江地区开展武装斗争。此后,部队与韦拔群等领导的农民自卫军汇合,在邓小平、张云逸领导下,在左右江地区进入了创建红军、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新阶段。

  1929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色起义”终于胜利举行,随即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及右江苏维埃政权。张云逸任红七军军长,邓小平任军政委,李明瑞任红七军及随后成立的红八军总指挥,许甦魂被任命为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

  “百色起义”后,许甦魂随红七军转战广西、贵州,歼敌数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追剿。许领导开展政治宣传工作配合部队作战富有成效。特别是1930年初,许甦魂陪同张云逸军长进入贵州苗族地区时,由于他的政治宣传工作先行,展开耐心说服工作,苗族同胞打开了寨门让红军通过,也因此在苗山播下了革命火种。

  然而,当时由李立三掌控的党中央仍然执行在南方武装夺取城市,保证以武汉为中心的“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是年中秋节刚过,红七军接到中央命令,要求离开右江根据地,攻打柳州、桂林等城市,在广东北江地区建立根据地,阻止广东军阀向北增援,配合中央红军攻打武汉。

  1930年9月22日,红七军攻克南丹县后进行改编,全军编为19、20、21三个师,军长仍是张云逸,政委邓小平,李明瑞仍任总指挥,许甦魂任19师政治部主任。至11月间,红七军又攻下全县。由于执行了李立三错误路线,导致红七军丢掉了右江根据地,不仅没有打下大城市,而且使红七军人员损失很大。此时部队情绪有些不稳,而执行“立三路线”的中央代表邓岗及原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却借故离开部队。前委紧急决定,任命许甦魂为红七军政治部主任,并决定在粤湘桂边境活动。在极其困难情况下,许担负起全军政治宣传、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职责。

  从1930年9月起,红七军经过黔、桂、粤、湘、赣五省历时半年多,辗转12000里,大小战斗百余次,历尽艰辛,终于1931年3月到达中央苏区。但损失也不少,由广西出发时6400人减少到2600人。许甦魂经历了严酷战争锻炼,从一个一般干部迅速成长为军队的领导干部和有经验的政工干部。抵达苏区后,红七军在永新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由许甦魂、张云逸、李明瑞、许卓等领导人主持大会,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传达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会清算了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错误,选举了新的前委,许甦魂、李明瑞、许卓、叶季壮、袁任远等被选为新的前委委员。红七军二次党代会后,在张云逸指挥下与红独立一师和红20军配合取得“安福大捷”,消灭韩德勤一个团后与红三军团会师,合编为红三军团,张云逸任军团参谋长兼红七军军长,许甦魂仍任红七军政治部主任。据红七军老干部、原装甲兵政委莫文骅将军所著《红军第七军简史》记载,正当红七军在红三军团指挥下为保卫中央苏区浴血战斗之际,1931年9月,中央派“左”倾机会主义分子葛跃山到红七军任政委。葛污蔑红七军主要领导系“军阀残余”、“七军的人没有一个靠得住”,由葛主持组成并大权独揽的“肃反委员会”,团级以上干部都受到审查和迫害。在葛大搞“肃反扩大化”行动中,许甦魂、李明瑞、佘惠等红七军主要领导干部惨遭杀害。优秀的华侨早期共产党员许甦魂被害时年仅35岁,革命因此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1945年中共“七大”以后,党中央根据广大红七军干部战士的强烈要求,为许甦魂、李明瑞、佘惠等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载入由中央组织部和总政治部合编的《军队烈士英名录》,以纪念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立的历史功勋。

  今年是许甦魂同志诞辰110周年,又是烈士牺牲75周年,仅以此文纪念这位优秀的华侨革命活动家、侨务工作先驱、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政工干部、华侨英烈。

  (作者原系国侨办国外司司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