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记镇江侨务工作30年
2009年No.1 侨务回顾 作者:范珍珍
今天,如有亲人在海外生活、工作,家人无不津津乐道;如有子女考到海外读书,那更是父母的荣耀。对有海外关系的家庭,人们都往往予以礼遇。
可曾记得,30年前,这样的家庭是怎样的境况……
座谈会上止不住哭声一片
提起往事,满头银发的原镇江市侨办主任陈畅达深有感触:“1980年,组织部调我到侨办工作,我想,这不是对敌特斗争的岗位吗?我是搞农村工作的,哪会那一套!心里抵触,不愿去。领导做我的工作,不得已才来到侨办。到了侨办,才知道,噢,不是对敌工作,可……”陈老环顾四周,“你们看,现在开座谈会,大家都是很正常的,可那时,只要一开座谈会,就是哭声一片啊……”听者有人不禁错愕。他叹道:“唉,日子难过啊……归侨侨眷被召集来开会,谈的都是伤心事,政治上遭歧视,经济上受损失,子女被牵连,没人瞧得起,少有人关心。工作表现再好,只要你有海外关系,职位就是提不上去……”
陈老说,曾任美国十大银行之一的美洲银行高级副总裁程树滋,其祖上留下的房产在镇江清真寺街,原有三处房子,可在城市私房改造时,只给人家留了一间小阁楼。我们邀请程树滋回家乡省亲,可他来大陆路过镇江多次,却不肯回来。马来西亚归侨彭钊安于1950年代初回到祖国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镇江气象局,多年勤奋工作,却始终得不到重用。
陈老回忆道,那几年,我们的工作就是先听归侨侨眷哭诉,后认真按照党的政策,一项一项去落实,该清退清退、该赔偿赔偿,该平反平反、该提拔提拔。经过侨办的努力,有关方面退还了程家部分房产,程树滋也高兴地来镇江探亲,并就房产发还问题主动做亲属工作,与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落实政策后,彭钊安被提拔为气象局局长,后任市侨联主席、市委统战部长、江苏省侨联主席。
老侨务工作者秦志民、邹倩兮与陈老深有同感。秦老记得:“那时,‘左’的思潮未尽,落实政策工作艰难。江苏省著名实业家镇江陆小波先生的孙媳妇生庆珠,原是镇江船厂的会计,只因哥哥在香港,‘文革’前被下放农村。1978年落实政策时,我们到船厂翻档案,查花名册,好不容易在工资单上找到了她的名字,白纸黑字,可有人偏不认账,说我们是‘拍洋人马屁’。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生庆珠被安排在市侨联工作。” 邹老说,作为侨务工作者,就是要理直气壮地维护归侨侨眷的利益。一位曾被大学开除、又被工厂除名、还被判刑3年的侨眷,在侨办帮助落实政策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一家纸厂的分厂厂长。
农村归侨侨眷被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在落实房屋政策时,能清退的清退,已经被扒掉的房屋,即按照原墙基估算,然后由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现金赔偿。钱的多少是次要的,主要是政府公开纠错,赔礼道歉,为归侨侨眷消气,弥合了他们的心灵创伤,其政治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心安定断不了投资捐赠
归侨侨眷们的哭诉持续了两三年,政策被一一落实。国内,归侨侨眷喜笑颜开;海外,华侨华人人心安定。
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侨务工作者们说,这对于已无后顾之忧的海外华侨华人来说,真是喜出望外,他们在海外打拼有年,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很愿意到家乡投资兴业,泽惠桑梓。
看准时机,市侨办一手托两家:既与旅日华侨洽谈,又找市商业局饮服公司相商。改革开放初期,谁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老主任陈畅达说:“那时,谁也不会写合资协议书,哪像现在啊,有现成的样本。没办法,组织了一个班子,有外经委的,他们总懂一点对外的经济工作,还有商业局的,一共三四个人,拼拼凑凑,涂涂改改,写成了合作协议……”
经过半年多的反复商谈,1985年1月18日,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镇江市饮服公司和日本华侨合资的“京侨饭店”正式开业。
接着,1996年5月1日,镇江第一个合资商业零售业“镇江百盛商业城”开业。
1997年,中国最大的侨资企业金东纸业落户镇江。
海外的华侨华人,不仅投资工商业,还在侨办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捐资助教,支持文教事业发展:
海外侨胞捐资设立“陶馨吾”、“张孝真”、“丁法仁卿”、“丁俞宝俞”奖(助)学金,先后有600多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受到资助。
1994年,父辈就移居海外的新加坡华人支显宗,回镇江丹徒寻根问祖。是时,在县政府支持下,丹徒县侨办组织力量翻阅县志,排查了全县418个姓氏,最终从11户支姓家族中找到了与其一脉渊源的丹徒县上党镇东贪村。支先生接到喜讯后,激动万分,遵照其母遗愿,先后慨然捐赠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家乡建立了“丹徒县(现为丹徒区)支显宗中学”、“丹徒县支显宗小学”。正是由于支先生的捐赠,支显宗中学合并了原来上党镇的坞庄、东贪、里墅、上党中学初中部。目前,该校汇聚了1074名学子,实现了教育合理布局、资源优化配置、资金更加集中的规模办学。从2002年至2007年,支老后人又捐赠11.52万元人民币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2002年,支显宗中学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称号。1996年,支老先生辞世后,其墓地设在支显宗中学“贵保园”内(支老乳名为贵保)。支老先生半身铜像座落在墓碑上,他深情眺望校园——他魂牵梦绕的故土家园;同时,他的目光中也饱含着对侨务工作者的感激之情。
传统工作停不下思路拓新
现任市侨办主任许宝庆说:“历任侨办领导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非常感谢他们。2002年11月,我到侨办后经对侨务工作内外部环境深入调研发现,国家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侨办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他着重思考的是,侨务工作是有着长期历史的传统工作,在新时期,应该怎样进行指导理论的不断创新,运用新的手段,取得新的成果?他认为,小侨办要有大作为,把侨办有限的能量释放到无限的为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就须“借力造势用政策”。
许主任解释说,“借力”,就是侨办借助市里举办的各项招商引资活动,搭船出海,开展有效的经济活动。“造势”,就是借助媒体,宣传“侨法”和侨务工作,扩大侨务工作的社会知名度,以利侨办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用政策”,就是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借用有关方面脱贫解困政策,帮助贫困归侨侨眷解决困难,为侨多办实事。
为了加强与新华侨华人的沟通联系,镇江侨办建立了“海外侨情库”。每逢佳节,除了给老一代华侨华人朋友邮寄贺信、贺卡外,还用E-mail向新华侨华人发电子贺信、贺卡致以问候。2008年5月,为了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更好地了解镇江的发展和变化,市侨办官方网站《镇江侨网》重新改版,根据新华侨华人的关注点设置栏目,获得海外侨胞好评。
几年来,侨办联谊交友,为侨服务,海外工作面已从过去以日本、新加坡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扩展到欧洲、北美洲、澳洲等,与世界上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海外侨胞、220多个侨团商会保持经常性联系,聘请海外招商顾问53位,招商代理社团22个,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8位华侨华人担任镇江市海外交流协会的副会长、顾问及理事。
面对侨务工作的社会化趋势,侨办聘请了涉侨部门的组织人事处长或办公室主任,归侨侨眷比较集中的大专院校和其他单位的统战部长、党办主任等为兼职侨务干部。目前,全市兼职侨务干部达34名,他们的重要职能就是协助做好侨务工作,延伸侨务工作的手臂。
2003年,市侨办联合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镇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侨务工作站”。几年来,妥善解决20多起归侨侨眷拆迁安置、10多个华侨祖坟保护迁移等问题,成功解决9起侨港投资者的投诉,还帮助26名归侨侨眷及子女实现了再就业。
近5年来,在市侨办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促成近10个共3.25亿美元的经济科技项目落地。其中,2007年,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的唐桥微电子有限公司、挪威安德森集团船用设备公司、日升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已经落户镇江新区、句容开发区和润州工业园。
市侨办还通过“相聚金山,合作双赢” 侨务品牌活动,举办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镇江洽谈会、“相聚长三角—镇江洽谈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引进了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源。先后邀请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华侨华人专家30多批共500多人次,开展了《癌症放射技术》、《WTO与反倾销》等数十场专题讲座和技术交流,并在16个专题、20多个科研项目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
归侨侨眷诉不完感激之情
侨眷郭艾和回顾自身经历,颇为激动地说:“ 1981年我被选为区人大代表,1983年被选为市政协委员,1993年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我参政议政的机会。所有的归侨侨眷对改革开放都有诉不完的感激之情。”早在1983年,他就提议建造“北湖”,如今,议案实现在即,他异常兴奋。
家住高资的日本归侨吴松声提起往事感慨万千。1940年,他刚满周岁,随父母被日本人驱赶回国,一生命运坎坷。1970年代末,落实政策后,他积极承包养鱼塘,后又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既有经济林又有生态林。植树造林是个苦差事,也是个“亏本生意”,可他说,现在再没人歧视他,丹徒区侨办每月还补助他100元钱,他要改变荒山面貌,为家乡多植树种好树,为国家绿化作贡献。1999年,他被国务院侨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几年来,“哪里有归侨侨眷,哪里就有侨务工作”已成为侨办工作人员的共识。
国运盛,侨运兴!翘首望神州,海外羁旅终古无忘父母邦;掬诚对世界,家乡建设自始有赖侨客情。侨务工作正是华侨华人心愿与家乡社会经济发展沟通的桥梁。正如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所说,侨务工作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镇江市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