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抗日民族女英雄
———印尼归侨李林
2015年NO.3 侨务回顾 作者:程铁生

  2011年12月6日,我专程来到英雄战斗和长眠的地方-山西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聆听烈士的感人事迹;2012年4月26日正值李林殉国纪念日,我到厦门集美中学专程参观李林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展示了这位抗日民族英雄的人生历程。

  归国求学,走上抗日救国路

  李林1915年11月15日出生于福建漳州市龙溪县,来到人世间四十天时被遗弃在漳州塔口庵附近。上香的妇女陈茶抱起女婴,收为养女,取名李翠英。三岁时她跟随养母到印尼爪哇与养父李瑞奇团聚。李瑞奇早年即远渡重洋在泗水经商,开设瑞林、瑞南两家公司,是当地著名侨领。小翠英聪明伶俐、机智能干,深受养父母宠爱。这时期,她就学于养父创办并任董事长的中华学校,取学名为李秀若。

  在印尼读书期间,她亲眼看到骄横的荷兰殖民主义者对印尼人民和华侨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她从小就孕育着一颗热爱祖国、反抗殖民统治的心。

  1929年14岁的李秀若随同养母陈茶、弟弟李永成回国定居漳州,1931年考入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集美女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陈嘉庚先生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下,集美学校组织抗日义勇队、抗日演讲队、歌咏队等,经常下乡宣传演出,开办战时民众夜校、慰问抗日军人家属,师生同仇敌忾,革命热情高涨。李秀若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抗日救国会义勇队”。从此,她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为振兴祖国尽力”的教诫。

  1933年12月,李秀若从集美女中毕业后,考入浙江杭州中学。后转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01年创办的上海爱国女中。在学校她结识了进步同学胡文新(胡乔木之妹),并在胡文新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李秀若得到同学们的拥戴被选举为学生会的宣传委员,她积极组织同学们支持“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参加请愿和示威游行,她还到“平民夜校”为普及工人教育,宣传爱国抗日思想而忘我工作。她曾在《读〈木兰辞〉有感》一篇作文中写道:“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表达了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和英雄气概。这篇作文被语文教师破格打了105 分,在学校墙报上公布后,轰动了全校。在上海爱国女中学习期间,她将自己的名字由秀若改为当时列宁的中文译音—李林,立志要追随列宁,努力争取做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1936年,李林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北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她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12日,北平学联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李林担任民国大学游行队伍的旗手,被反动警察打得头破血流,仍忍着剧痛,高擎红旗,引导游行队伍前进,面对警察的暴力阻拦,她告诉护旗的男同学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1936 年12 月大游行后,李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投笔从戎,驰骋疆场震敌胆

  李林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满怀抗日救国热情,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最前线的山西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并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李林是抗日战争前夕,国统区公开武装起来的第一批女战士。她刻苦训练,日射树梢、夜瞄香头、蒙眼装弹、双手射击,在靶场上她弹无虚发,几乎枪枪十环……一个归国华侨、女大学生,练就了一身令男儿也自愧的硬功。

  1937年10月,李林根据晋绥边工委的指示,在偏关县组建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她同偏关县的妇女救国会、工人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到农村发动青年农民,到煤窑发动青年工人,很快组织起一支几十人的游击队伍。任第八支队政治主任期间,她亲自物色干部,找住房,筹办伙食,编写军事、政治教材。这支队伍迅速发展,到当年12 月已有200 多人。经过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和打击小股土匪的锻炼,支队战斗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李林为提高这支部队的政治素质,不仅深人浅出、生动具体地讲解抗战救国、抗战必胜以及为什么要当八路军等道理,还非常关心干部战士的思想和生活,一有时间就找战士们谈心。她处处以身作则,干部战士都非常尊重她、爱戴她。

  120师贺龙、关向应等领导同志非常关心李林,准备把李林调离战斗部队去做地方工作。李林感谢首长的关怀,一再诚恳表示希望留在部队直接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经过晋绥边特委研究,同意李林留在部队,并任命她为骑兵营教导员。这支队伍转战雁北各地,接连取得许多胜利。李林带兵百战不殆,威震晋绥。敌人曾到处张贴布告悬赏5000大洋捉拿李林,而当地老百姓对她无限热爱,尤其在根据地的女干部中,李林成为学习的榜样。

  1938年7月,李林被调到新建立的牺盟会晋绥边工作委员会(简称“边委会”)任宣传委员,兼管地方武装。她到边委会报到后,发现全区所辖10多个县,上千个村子,可是边委会只有七八个人,工作难以开展。李林提出举办干部训练班,培养一批地方抗日骨干。经边委会研究同意,决定由李林担任干部训练班的主要负责人。在敌后办训练班,分散住在群众家里,困难很多,还要经常转移。李林热情地接待训练班学员,逐个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思想情况,并亲自授课。从1938 年8 月到1940 年初,共举办6 期训练班,先后培训260 多名干部。这些同志后来都成为抗日骨干和领导人。李林为培养雁北地区抗日骨干队伍,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0 年1 月,李林参加了晋西北军民代表大会,被选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委员。会议期间,贺龙师长接见了李林,询问了她的身世和在雁北斗争的情况,赞扬她说:“一个女同志,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能带领骑兵,在长城内外大战日本鬼子,打出了威风,很不简单!”“这是我们的抗日女英雄,一个华侨大学生能在敌后领兵打仗,值得大家赞扬!”

  掩护主力,怀六甲壮烈殉国

  1940年4月下旬,日军调集大量军队,对我根据地发动第九次扫荡。

  4月25日晚上,我雁北地委、专署、六支队共1000余人,从洪涛山脚下向平鲁老城方向转移。为掩护部队,李林指挥警卫连边打边撤。正在这个时候,南北两边山头上的敌人一齐压了下来。为了掩护地委机关干部和主力部队向西突围,李林不顾三个月的身孕,率部分骑兵突然向东冲杀,她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身体直立马上,手持双枪左右射击。一队骑兵紧随其后,跃马疾驰四蹄翻腾,所到之处烟尘滚滚,势如破竹,他们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防线。敌人被李林的骑兵打昏了头,误以为李林是突围主力,慌忙调转兵力向东面增援,我主力部队趁机翻过了南山。敌人发觉上了当,用机枪火力将李林等人压在沟底,再次调转兵力围追我主力部队。李林悄悄摸到敌人机枪侧面,双枪齐发,敌人的机枪顿时哑了。沟底的战士们立即策马而起,杀出一条血路,突破了第二道防线。只要他们再继续向东冲过去,就可以安全突围了。这时,从南山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李林判断主力部队还没有完全突围出去。她马上带领骑兵杀了个回马枪,从敌人背后射去一阵阵密集的子弹,敌人慌忙调转火力对付李林,双方展开激战。估计主力部队和地委机关干部已完全突围以后,李林才率领骑兵转身向东进行第三次突围。此时,大批鬼子兵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冲到小郭家窑村背后的阴凉山时,李林心爱的战马“菊花青”不幸中弹,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时她身边两名战士相继牺牲,自己右腿中弹,胸部也受了伤。她忍住伤痛和腹部一阵阵剧痛,面对逐渐缩小包围圈的敌人,手持双枪向敌人交叉射击,毙伤6个敌人。最后,一群敌人狂叫着“抓活的”再次冲了过来,李林抛掉已经没有子弹的驳壳枪,从腰间抽出了一支小手枪,对准自己的喉部,镇定地扫了一眼冲过来的日军,从容地扣动扳机饮弹自尽,壮烈殉国。年仅二十五岁的李林,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战友的安全突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实践了她“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中国贞德,归侨女千古流芳

  李林壮烈殉国的消息很快传遍雁北大地,数千名抗日战士和驻地群众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战友们用清水擦洗烈士身上的血迹,用珍藏的白布包裹烈士的遗体,追悼会一开始,很多人就失声痛哭。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延安发来唁电,对李林的革命生涯给予高度评价,称她“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烽火连天的岁月早已远去,而李林的名字,仍在雁北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英雄的雕像,分别矗立在祖国华北(平鲁)、华南(厦门集美中学)、华东(上海爱国中学)三地被敬仰。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山西云冈后,周总理与蓬皮杜谈到两国各有一个民族女英雄—法国15世纪的贞德,中国殉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李林。法国贵宾说,贞德在法国反抗英国侵略的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大文豪萧伯纳还创作了一部歌颂她的戏剧,上演后产生轰动。周总理讲述了归侨女英雄李林的事迹,叮嘱山西的领导同志“要多宣传李林,要为李林写好传记。”

  2009年,为庆祝建国60周年,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成为神州大地亿万群众永远学习的榜样。(作者系国务院侨办退休干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