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陈嘉庚与中国抗战
2015年NO.4 侨务回顾 作者:董 晶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的华侨爱国领袖,他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举国上下共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时刻,深切缅怀陈嘉庚先生等优秀侨胞,回顾其为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弘扬其救国爱民精神,能够更好地激励中国人民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前积极奔走

  呼吁抗日

  陈嘉庚先生从自己发家到濒于破产的亲身经历中,认识到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政府腐败无能,华侨犹如无依无靠的海外孤儿,只能任凭外国资本的欺压摧残。他不辞劳苦地为拯救民族的苦难而奔走呼号。

  例如在“一二八”事变后,陈嘉庚先生致函集美学校秘书处,谈上海失陷后的中日关系和国际形势,指出:“守土之责,义所难辞;牺牲之大,分所甘受。时至今日,任何人皆应抱牺牲精神,各尽所能以与暴日抗。希鼓励学生,激励勇气,勿畏葸自扰。” 这就表明了陈嘉庚先生坚决抗日的态度,他积极呼吁各界抗日,这种呼吁对于唤起民族觉醒、准备全国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爆发后以多种形式积极支持中国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陈嘉庚先生悲愤异常,决心团结广大华侨,竭尽全力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8月15日,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并担任主席,准备进行持久而大量的筹款。1938年10月,南洋各地华侨爱国团体在新加坡召开大会,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推举陈嘉庚先生为总会主席。南侨总会直接领导下的分支机构有新加坡、马来亚、缅甸、泰国、香港、苏门答腊、爪哇等遍及南洋各地的近百个单位。南洋华侨历来是分散活动,像这样广泛地组织起来,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华侨总会在陈嘉庚先生的领导下,积极捐款,宣传抵制日货,动员华侨司机与机修工人回国参加战时运输工作,发挥了南洋华侨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反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投降论调

  在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等人坚持所谓“曲线救国”的错误政策,妄图投靠日本人。陈嘉庚先生则坚持抗日到底,于1938年11月2日在重庆《中央日报》上公开发表了他坚决反对汉奸卖国贼、妥协分子投降卖国的著名提案:“日寇未退出我国土之前,凡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概以汉奸国贼论。”表达了自己抗敌到底的坚定立场。这个提案在当时广为传播,引起了很大震动,坚定了全国人民、全世界华人坚决抵抗日本侵略的信心。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与表现,它宣示的是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决绝态度,中国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以及中国面对外来侵略和国内民族败类的不屈服态度。这种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一样,都是战胜敌人的必要力量。

  访问延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1940年3月,陈嘉庚先生组织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启程回国,以期实地了解祖国抗战局势、民众生活及华侨工人回国后服务的情况,慰劳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与爱国同胞。陈嘉庚先生万万没有想到,在战时的“陪都”重庆,看到的不是慷慨激昂的抗日气氛,而是醉生梦死的奢侈享乐;国民党官吏或是尸位素餐、昏庸无能,或是贪污腐化、残民以逞,海外华侨辛勤募捐的血汗钱,竟有很大数目流入了贪官污吏的私囊。现实迫使陈嘉庚先生逐渐失去了对蒋介石政府的信赖和希望。为了解事实真相、寻找抗战的前途,陈嘉庚先生决意前往延安,去调查视察。

  5月31日,陈嘉庚先生终于冲破了国民党政府设置的重重障碍,来到了延安。他欣喜地看到,这里与重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政治清明,秩序井然,军民同仇敌忾,抗日战果辉煌。至此,国民党污蔑延安的谰言不攻自破,使陈嘉庚先生一扫过去的疑虑。通过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坦诚交谈,他更是认定了“国民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他深信抗战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延安。

  返回重庆后,陈嘉庚先生应国民外交协会的邀请演讲《西北之观感》,如实介绍了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政治、生产、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热烈赞扬,并语重心长地呼吁各党派团结抗日。陈嘉庚先生的演说有力地揭穿了国民党政府的欺骗宣传,受到大后方民众的热烈欢迎,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大恐慌。国民党当局派人劝陈嘉庚先生改变态度,继而施加恐吓与造谣污蔑,但是,刚正无私的陈嘉庚先生毫不退让。他认为,只有尊重事实、明辩是非,才对得起自己的人格和良心。为此,在蒋介石接见时,陈嘉庚先生依然慷慨直言,毫无附和逢迎之词,表现了中华海外儿女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

  总之,陈嘉庚先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抗战中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示了他作为华侨界旗帜性人物的魅力。

  (作者系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干部)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