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泰国华侨抗日英雄蚁光炎
2015年NO.4 侨务回顾 作者:方文国

  

  记不得是在学校的德育教科书上,还是在某个纪念抗日战争的展览里,我开始知道爱国华侨蚁光炎先生的事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暴露其狰狞面目,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国,实行旨在灭亡中国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日冠长驱直入,由东北而华北,再到中南华南。祖国狼烟四起,同胞颠沛流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远在暹罗首都曼谷的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先生,夜不能寐,心急如焚。他似乎比在国内的一些人更加清楚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怕用心,对四万万同胞正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蚁光炎站出来了,以中总主席的身份,以一名中华儿女的责任站起来了。“没有祖国,哪里有我?我们都是中国人,救国人人有责”。坚定、朴实的话语激起了旅泰侨胞乃至整个东南亚半岛、整个世界侨胞的爱国热情。他身先士卒,不买、不卖、不用日货,不顾巨大损失,自己公司船队拒载日货;他组织救国公债劝募委员会,募集资金支援抗日;他与侨领一起创办主张抗日的《中原报》;他组织侨胞把汽车、救护车、棉花、药品等物资运往祖国抗日前线;他让外甥、义子回国从军,带动数以万计华侨青年投入杀敌战场;他三赴抗日前线、后方,发表演讲、劳军慰民。他是一面旗帜,屹立在日伪势力猖獗的暹罗土地上。日伪不但把蚁光炎看作灭亡中国的一大障碍,还把他当作日本占领东南亚半岛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在百般威胁、利诱都失败后,日伪伸出了魔爪,就在曼谷雨季即将结束的深夜,派人枪杀了蚁光炎。壮士血溅耀华力路,为救国救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蚁光炎先生功业与天地同在,英名与日月争辉。祖国亿万同胞不会忘记蚁光炎这个光辉的名字。泰国人民特别是旅泰华侨华人也永远怀念蚁光炎先生。

  我曾在中国驻泰国使馆任参赞,刚到泰国工作之时,我去拜访中华总商会。时任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宏丰老先生指着大厦前的一幢小楼告诉我,那是中华总商会的老楼,也是当年为中华总商会主席、抗日英雄蚁光炎先生举办盛大悼念活动的地方。从那时候起,我每次到中总,或者从沙吞路走过,都会情不自禁放慢车速,或驻足凝视。我仿佛看到蚁光炎先生那高大的身躯正从小楼里走出来,奔波在抵制日货、抗日集会上。我也曾在周末的傍晚,陪着朋友游耀华力路,想起蚁先生在此殉难,拉着朋友想在霓虹灯光中找到先生当年牺牲的杭州戏院。还有一次为安排华侨医院专家去重庆访问,我去见院长蚁锦桐先生,坐在蚁院长对面,院长那温尔文雅的神情与他父亲那刚毅的脸庞交替出现,使我一时分不清历史与现实。如果说,在国内的时候,我只听说过蚁光炎先生的名字,那么,在曼谷、在泰国,我是亲身感受到蚁光炎先生精神的存在,也进而了解到英雄作为一代闻侨光辉的又一面。

  蚁光炎先生幼年失去父母双亲,寡嫂和姐姐把他拉扯成人。他少有大志,心怀感恩,虽只上三个月的学,却明志懂理。弱冠之年,毅然决定“过番”讨生活。先到越南、柬埔寨,再到暹罗。苦干加巧干,在二十九岁那年创办自己的船运事业。稍有积蓄,对内报答寡嫂养育之恩;对外,提携工友,热心公益事业。他自己因贫穷失去上学读书机会,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更深知在异国他乡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性,经他资助支持的华文学校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中华中学、新民学校、崇实学校、中声学校、培英学校、启明学校、联华学校、培民学校。与此同时,他还投资回乡创办了家乡的第一所小学南洲小学。他对穷人充满同情心,华侨报德善堂、泰京天华医院、中华赠医所等慈善机构的建立、完善和发展,都凝聚着蚁先生的心血和努力。李克强总理前不久来泰访问,在中华总商会的演讲中,赞扬泰国华侨华人热爱居住国,也不忘祖(籍)国,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泰华社会百年来的典范,他像一杆标尺,永远矗立在泰华社会,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岁月就在人们匆匆的脚步声中远去。转眼间,蚁光炎先生被日伪杀害已经快要过去74年了。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蚁先生六十年的生命像流星一样在天空中划过,也像惊雷,时常在我们的耳边响起。

  “记取章江门外血,他年化作杜鹃红”。在蚁光炎先生为国捐躯六年后,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蚁先生牺牲七十多年后,中国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这正是我们今天纪念蚁先生的意义之所在,也可以籍此告慰蚁先生在天之灵。

  (作者系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