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缅甸侨领梁金山赤子丹心支援祖国抗战
2015年NO.4 侨务回顾 作者:云南省侨办、保山市侨办

  誉满东南亚的爱国侨领梁金山先生,在抗战前夕为沟通中缅交通,慷慨捐资在怒江建造惠通桥。在抗战中出巨资购飞机、买汽车全力支援抗日战争。其爱国奉献的传奇事迹,在云南、在保山有口皆碑。为纪念其卓越功勋,云南民众在保山市太保公园内用汉白玉雕塑着梁金山英姿,深情缅怀这位堪称后世楷模的爱国侨领。

  梁金山,原名梁钢,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方家寨人,1882年2月1 5日出生于贫苦家庭,自幼丧父,依靠寡母割马草度日,备尝人世艰辛。清末,他为黑势力所逼,浪迹缅北谋生,在缅甸、泰国一带赶过马帮,当过修路工、码头搬运工、炼油厂工人、火车司机。

  在缅甸腊戌的绑海老银厂当矿工时期,梁金山刻苦学习勘矿、采矿、炼银等技术,学会了从勘察矿源、选矿、洗矿直到冶炼的一整套技术,熟练掌握了各种机械性能。1907年,梁金山在腊戌南渡与英方合资办银厂,一面修筑厂区铁路和公路,一面经营滇南商业贸易。两年后,银厂投产,月产白银30万两。1916年,月产白银巨增到1700多万两,梁金山成为缅甸华侨巨富。他生性率直,关心华工,常扶弱解难,赢得群众敬仰和信赖。在波德温矿井倒塌事件中,他力排众议严禁矿工下井,保护了劳工生命,英国女王电召梁金山到伦敦会见,赞举他“智可通神”,嘉奖他左轮手枪一支,双箭猎枪一支,大银刀一把,委任他为银厂总管。梁金山名传欧亚,成为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很有声望的华侨领袖和实业家。

  1910年,梁金山在仰光与同盟会领导人黄兴等相遇,深受启发,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运动,在缅北华侨中筹措经费,资助革命。1912年,开始负责国民党在缅甸的党务工作。“九一八事变”时,梁金山任缅甸华侨协会会长,他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大规模抵制日货。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十九路军进行了英勇抵抗,梁金山捐银4000两给十九路军保卫上海。1934年,他再次捐银5000两给宋哲元部队保卫北京东北部的古北口。

  全面抗战前夕,为便利中缅两国的交通,梁金山拍卖了自己的两个商号和一个工厂,耗资卢比20余万盾,聘请英国工程师设计,购买各种建桥器材运往腊戌,再用骡马运到怒江桥工地。经过整整3年的艰苦奋斗,在怒江上架起了一座全长123米,宽6米的钢缆吊桥。1935年,大桥竣工后命名为惠通桥,是中国境内第一座横跨怒江的汽车桥,也是1933年建成通车的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冲。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身居国外的梁金山听到这一消息后,迅速奔向“侨会馆”,号召全体侨胞支援祖国抗日战争。他带头成立了“中华民国缅甸救国联合会”、“中国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等爱国华侨组织,并被推举为会长,以缅甸爱国华侨领袖的身份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日军大举南侵,盟国援华的10万吨军火物资积压在缅甸仰光,急待运回国,时任国民政府后勤部部长拜访了梁金山,请梁金山经营的金光汽车公司120辆大卡车参加抢运,并承诺运费加倍。梁金山不发国难财,运费分文不要,全力以赴支援抢运抗战物资。其后,他将120辆汽车和1架飞机捐献给祖国,并表示长期按月捐献卢比l00盾,直到抗战胜利。当时国民党中央分派给云南省的抗日救国公债,梁金山一人就认购了大半。为支援抗战,他几乎耗尽了全部家财。梁金山成了缅甸华侨抗日救国的领头人,受到国民政府、云南省政府及英缅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国民党中央授予“模范党员”的称号。梁金山爱国奉献、支援抗战的事迹传遍海内外,影响很大。日本人则对他恨之入骨,视为眼中钉。日军占领仰光后,梁金山抛弃了在缅甸经营40多年的产业,星夜兼程返回危难的祖国,返回故乡保山,继续支援滇西抗战和地方文化事业。

  为充实战时财政和辅助国内经济建设,梁金山回国后筹资1500万元在昆明建立中国侨民公司(后称中国侨民银行),并出任董事长,同时捐款30余万元在昆明修建志舟体育场(即现在的国防体育场)。他十分关注昆明和保山的教育事业,曾多次捐资助学。

  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出师援缅。4月下旬,日军绕道棠吉攻占腊戌,我入缅军归路断绝,仓促撤退,日军迅速由滇缅公路挺进。5月3日日寇铁蹄踏破国门攻陷畹町,进入滇境。5月10日腾冲沦陷,日军继续向怒江推进,企图越过怒江天险,占领保山进而向昆明进军。要阻止日军继续东进,只有炸掉惠通桥,在怒江与日军隔江对峙。

  梁金山在悲痛中表示绝对服从战争大局需要,支持炸毁惠通桥,并发誓决定战事结束后重建惠通桥。当日本侵略者已经冲到桥头,千钧一发之际,守桥工兵炸毁了惠通桥,历史把日本人进军的句号永远画在了怒江西岸。从1942年5月31日起,怒江西岸20000多平方公里国土陷于日寇之手,怒江东岸则为中国第十一集团军防区,中日两国重兵隔怒江天险对峙整整两年。1944年4月,中国军队开始在滇西战场大反攻,中国陆军新编第29师于1944年6月4日收复怒江西岸腊勐。8月18日,中国决定重新修复惠通桥,梁金山又捐赠了部分物资用于惠通桥重建。惠通桥建成通车,保障了前线11个师在龙陵芒市等一系列作战中的弹药运送,月运输量达万吨以上,为滇西抗战及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梁金山重建惠通桥的誓言变成了事实。

  如今,惠通桥已不再使用,它的交通功能在1977年结束了。在它的一侧,新建的钢筋水泥现代化大桥已经建起,昔日的惠通桥完成了光荣使命,但它依旧横跨在怒江天险之上,成为一部饱经沧桑的史书,永远记载着历史的丰功伟绩,记载着侨领梁金山无私的爱国精神。惠通桥,与滇西抗战和抗日战争,与梁金山的名字一起,被人们永远铭记,永载史册。

  抗战期间,心系祖国安危存亡的梁金山几乎把自己经营获得的全部财产捐献给了抗日救亡的民族事业,在日本政府宣告无条件投降时,他自己的事业却已经举步维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梁金山实行团结保护政策,他深受感动,主动交出执照和土地,把他一生中最后创办的中国侨民银行股份全部归为国有,并毫不迟疑地变卖了部分黄金退清租金。别人建议他出国,他断然拒绝,决议继续居留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此时的梁金山,已经没有多少个人财产,过的是清贫俭朴的生活。他这种无私奉献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他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云南省侨联副主席和德宏州政协副主席,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7年8月27日,梁金山因患脑溢血逝世于保山蒲缥方家寨,享年93岁。

  梁金山虽曾富甲一方,但一生简朴之至、热心助人、丹心可鉴。他一生经历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巨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也曾在缅甸过着相对优越富足的生活,但他热爱祖国、为国分忧、爱国奉献的赤子之心始终如一。

  为永远铭记梁金山先生的爱国奉献精神,后世在其故居原址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性建设,建成了梁金山纪念馆。2012年,梁金山故居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