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回顾   > 正文

刻在华侨大学奠基石上的两个名字 —廖承志和庄明理
2015年NO.5 侨务回顾 作者:卢振琪

  作为具体经办华侨大学工作的中侨委(国务院侨办前身)干部,在华侨大学创建55周年之际,深切怀念为建成华大呕心沥血的原中侨委两位领导人—廖承志主任和庄明理副主任,他们两位的感人事迹,始终铭记在我心中。

  1959年由中侨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创立侨界最高学府—国立华侨大学。1960年秋,临时借用厦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招生开学。

  廖承志校长的塑像,永远矗立在华大校园

  1960年初,国务院批准创办华侨大学的同时,周恩来总理任命廖承志兼任校长。由于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从未到华大上任。因此他生前经常笑称,自己是未到过华大的华大校长。但实际上他始终心系华大,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在办学大政方针上,都有明确指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亲自出面解决。他强调按正确的方向办学,要求华大尽可能扩大招生,招收华侨、港澳青年学生和归侨侨眷子女,要达到80%以上。招生可以“低进高出”,先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进行高校四门政治课的教学。毕业生在政治思想上、学业上必须达到国内高校质量。这一办学方针,得到广大师生欢迎。他还要求学校成为人才库,广泛吸收海内外知识分子,真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扩大影响,他亲自邀请教育部前副部长韦悫同志担任华侨大学代理校长。他还亲自安排一位在荷兰获得皇家博士学位的化工专家全家住在华侨饭店。这位归侨专家,回国后才学汉语,与人交流有困难,更无法直接用汉语给学生讲课。学校为他配备了助手,还专门为他成立化工实验室。

  同时,廖承志一再强调要关心学生生活,让学生吃好一些,穿好一些。学生宿舍每间住二至四人,女生宿舍要有洗澡间。他坚持在华侨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专家教授参与治校,实属可贵。

  还有一件感人肺腑的事。1959年,中侨委在从印尼回国的青少年中,选拔了50多名有文艺才能的人,组成“华侨文工团”,代表侨胞赴福建前线慰问解放军。完成慰问后,正赶上经济困难时期。按规定,这个华侨文工团要像全国文艺团体一样下放农村。他们到云南农村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少数民族文艺,受到了实践锻炼。1963年回京,又赶上全国下放的风头。中侨委接受“华侨文工团”的诉求,把这批人才留了下来。廖主任亲自做有关部门工作,亲自与高教部长蒋南翔商定,安排他们到华侨大学学习。于是,中侨委在北京单独成立“华大艺术系”,并列入国家高校新生计划,享受文艺院校的各项待遇:器乐、声乐、舞蹈等专业师生,每人每月特供牛肉15斤,砂糖7斤;舞蹈专业可到骨科专科医院就医。师生们十分感激,纷纷写信告知国外亲友。他们没有辜负廖主任的期望,刻苦学习,其专业水平达到国内艺术院校的质量,对外号称“第二东方歌舞团”,多次对外演出,都受到好评。

  1978年华侨大学复办后,廖主任的办学思想重新得到贯彻,学校越办越好,他的塑像,矗立在华大校园的广场上,供人们瞻仰。他书写的“国立华侨大学”六个字在校牌和师生佩戴的校徽上闪闪发光。

  庄明理的名字及其抗日事迹永远展示在学校大礼堂里

  时任中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的著名爱国侨领庄明理老人,为创建华侨大学呕心沥血,光照人间。

  上世纪60年代,要创办华侨大学困难重重,如果不是庄老主动挂帅,就很难有华大三年初具规模的情况。为建成学校,他走遍福建闽南山山水水。他的脚印永远留在华大美丽校园的每个角落。说说几件令人永志不忘的感人事迹。

  首先,在选定校址和征用大片土地的关键性工作上,他不辞辛劳,走遍福建大地,广泛征求海内外人士的意见,上下达成共识。经中侨委决定,同意庄老把校址选定在重点侨乡泉州市郊。

  征用土地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它直接涉及农民利益。庄老多次和省、市领导座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当时,庄老设身处地为农民权益着想,拨专款补偿农民损失。农民地面上的农作物和果树,都一一给予合理补偿,有的地块还保留农民的收获权。由于工作细致,各方配合得好,遗留的问题较少。期间,庄老还为解决学校用水问题,拨专款给地方政府用于加高供水水库的堤坝。

  二是想方设法为学校节约开支,用好国家拨款和陈嘉庚先生生前赠给华大的500万外汇捐款。

  在国家财政紧张的年代里,国家财政拨款两个1200万元。(基建1200万,设备费1200万),分五年拨付。

  庄老与华大校方多次研究,并走访建设部门,还指示中侨委宣教司走访多所高校。按老人家的意见,决定在建材上采用当地优质花岗石,墙体内采用廉价的花岗毛石(未精加工的花岗石),校内大小马路也铺用花岗石。精打细算大大节约了开支,降低了造价,最后结算表明,宿舍造价90元每平米,教学楼造价150元每平米。1964年由建设部总工程师牵头的专家验收组对华大完工后的评价为:“质量优秀,耐用百年”。

  由庄老直接掌握的陈嘉庚捐赠外汇,强调用在刀刃上,只用来进口国外先进仪器设备(如理工科试验室用的仪器,外语电教中心的同声传译设备)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有当时国内不能生产的钢门窗。庄老的节约思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在庄老的建议下,重新修订了华大总体设计方案。

  1962年夏,庄老从福建视察回京,对华大原设计方案不够合理之处,向廖主任汇报,引起了中侨委党组的重视。廖主任点名邀请国内建筑专家在京座谈,重新评议由华东建筑设计院提交的原规划。

  原设计规划是按地形混合安排教学区,学生、职工生活区。互相插花,建成后会给教学管理、生活以及各种管道的铺设带来不便。专家经过两天的评估,最后由廖主任拍板,同意按庄老的构想,以大礼堂和教学楼为中心区,学生和教工生活区分设其两侧,这样同时方便了教学和生活。体育场单独设计;小型体育场则分设在两个生活区内。对于特殊专业的医疗系教学楼,就建造在离校较远的地方,医疗系的实习医院则利用泉州市内两个中心医院,华大仅须补充一些医生和医疗设备。新的总体设计,布局合理,格调统一,还节约了用地和建设费用,各方都很满意。

  庄老还建议,把陈嘉庚纪念堂和华大礼堂合建为一体。内部分设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和大礼堂。大礼堂可用于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和学术报告等,做到功能多样,节约建筑费用。在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里,不仅陈列着陈嘉庚先生的光辉爱国史迹,其中也陈列着庄老的抗日事迹。

  四是对华大教育方向的前瞻性建议。

  从国外形势的需要,更多从东南亚侨居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着想,庄老提出要增加水利(小型水利)、建筑、机械、医疗四个专业。把化学系改为化工系。热带作物系迁往海南,与海南兴隆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单独成立热作学院,直属中侨委。这些建议,都取得福建省和高教部的同意,得以实现。新设的海南热作学院文革前基本建成。受到文革的影响,该院师生后来返回华大校本部。

  经过三年建设,华侨大学基本建成。学校达到国家设定的四千学生规模,其中饱含庄老的心血。

  (作者系国务院侨办秘行司原副司长)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