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侨务评说   > 正文

发挥侨务优势 倾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调查报告
2010年NO.4 侨务评说 作者:王安琪 盛玮

  按:在《求是》2010.12 上,刊登了该刊记者王安琪、盛玮通过调研撰写的“发挥侨务优势,倾力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调查报告”一文,现转载如下。

  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大局服务,是侨务工作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体现侨务部门地位和作用的关键所在。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7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侨务优势,策划并推出“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简称“双万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一、“双万活动”定位准确、内涵丰富

  国务院侨办在总结浙江省侨务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经验基础上,以农村改革和发展为切入点,在2008年3月启动“双万活动”。为使这项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有序地开展起来,国务院侨办从宣传入手,着力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重在要求各地侨办和农业部门加强协调沟通,建立长效机制,共同做好帮助海外侨胞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工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侨办党组认为,农村在扩大内需方面大有可为,农业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农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双万活动”的开展为实现中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开创了独特的途径。

  “双万活动”作为侨办系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其内涵和领域丰富而广阔。既有投资合作,也有捐赠公益;既有单项帮扶,也有整村推进、整体开发;既有侨胞、侨团、侨企与村结对,也有侨务部门与村结对;既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农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内容。两年来,各级侨办通过开展“双万活动”,实施各类助村项目1864个,惠及农民群众700多万人。实践证明,“双万活动”既调动了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又为发挥侨务工作优势、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途径、形成了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增强了侨务工作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使侨务工作为国家大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二、“双万活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活动启动以来,各地侨办高度重视,纷纷以专题会议形式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研究部署“双万活动”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浙江省侨办专门以2009年1号文件下发开展“双万活动”的工作指导意见;河南、四川等省侨办将开展“双万活动”作为一项主要任务,统筹力量,明确职责,建立起上下联动、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福建省侨办组织召开现场会,提高对“双万活动”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河南、重庆、河北等14个省(区、市)侨办主动与农业厅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加强工作协调配合,联合发文出台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广泛开展“双万活动”。

  深入调研,广泛发动。为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增强侨胞帮扶的效果,各地侨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情况,认真了解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归侨侨眷和侨资、侨属企业的资助意向及要求,有针对性地牵线搭桥,引导助村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省侨办围绕农村实际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门组成调研组,开展摸底调查,并建立“三库”:摸清全省经济落后村、家庭贫困户的状况,建立帮扶村和贫困户档案库;将农村急需的帮扶项目、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等具体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登记,编制“双万活动”信息库;根据海外侨胞的意愿、特长和本省农村建设实际情况,建立多种类型的帮扶模式库,为推动“双万活动”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海外侨胞长期在国外生活,对家乡发展变化、存在困难以及需求可能不甚了解,因此,各地侨办积极依托各类洽谈会、博览会、旅外乡贤聚会、合作论坛等平台,加强对“双万活动”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侨胞关注“双万活动”,关心支持祖国的新农村建设。温州市侨办立足实际,打造服务新平台,组织开展“百侨百会助百村联千户—在外温州人牵手‘139’”行动,积极引导海外侨胞投身当地新农村建设。

  创新思路,加强引导。在工作中,各级侨办围绕党委、政府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内容,创造了投资合作、引进技术、拓展市场、培育良种、捐赠公益、科技扶贫、结对帮扶、人才支持、建言献策、文明创建等十种类型的帮扶模式,积极引导侨胞关注支持“三农”,多形式、多层次助推新农村建设。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国务院侨办官方网站专门开辟“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专栏,编发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宣传帮扶侨胞的爱心善举。浙江省侨办专门编发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还将组织评选“侨爱工程贡献奖”和“侨爱工程组织奖”,分别对积极参与“双万活动”的侨胞、侨企和有关侨办进行表彰鼓励,以进一步扩大“双万活动”的影响。四川省侨办在《四川侨报》开辟“双万活动”专栏,通过中新网、四川省政府网、四川侨务网等媒体大力宣传。

  三、“双万活动”成效显著、利在长远

  促进合作双赢,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许多侨资企业科技和资金集约化程度较高,引导这些侨资企业关注“三农”,配合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对于农村产业发展和升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宁波市鄞州区侨办实行侨办、街道、村三级联动,以侨引外,帮助湾底村将特色产品蓝莓汁、桑果汁、桑果酒等系列产品打入海外市场,出口贸易额高达5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7000元,形成“侨为媒介、村为基地、企为重点、民为根本”的模式。四川大邑、浙江湖州等地侨办积极引导侨商在农村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为促进农业产业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造血”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各级侨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侨胞参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使农民得到实惠,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江西省吉安市侨办获悉澳大利亚侨胞邱维廉先生引进的南德温肉牛养殖项目推展快、收效迅速,便结合当地养殖业的传统优势,积极引进该项目加以推广,目前存栏量已达3万头,形成规模效益,带动周边9县21个村的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亮点。陕西省侨办积极协助美国唐仲英基金会,采取“基金会投入资金+高校科技研发+贫困村优势产业”的新模式,资助周至县广济镇北双庙村实施“奶沼果循环经济产业富民强村项目”,走出一条科技产业开发式扶贫道路,增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发展公益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各地侨办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侨胞捐赠资金向农村倾斜,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两年来,各地先后建设了一大批侨爱学校、侨爱卫生院,建设村民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室及农业水利等公共设施项目1000多个,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开展敬老扶贫帮困、“好婆婆、好媳妇”精神文明评比等公益慈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和农村社会和谐建设。广东省侨办重点引导侨胞捐赠向粤北山区、四川地震灾区倾斜,不断强化侨捐项目监管机制,维护侨胞捐赠权益。宁波市侨办积极引导侨胞在家乡设立各类公益慈善基金,两年来共协助办理捐赠项目和设立基金90多项,捐赠额近3000万元。

  发挥智力优势,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许多地方侨办根据侨界专业人士的特长,组建了各类农业产业发展指导、农业技能培训、卫生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队,深入乡村,为农民提供智力帮扶和各种服务,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宁波市鄞州区侨办提出了发挥智力、技术优势的“六个一”帮扶项目,即帮订一个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帮造一座生态公厕、帮建一个村级服务中心、网上帮推一个农村特色产品、帮种一个高效农业品种、帮扶一批贫困家庭。广东、海南、湖北等地侨办积极借助海外侨胞的支持,选派村干部赴境外接受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建设、村民自治等方面培训。

  四、在“双万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

  今年4月,国务院侨办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开展“双万活动”的经验,并就如何创新“双万活动”展开热烈讨论。

  第一,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两年来,各级侨办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这个大局,引导侨界各方力量,通过组织村企结对帮扶、引导中心城市侨界力量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协助海外侨胞和慈善机构在农村捐办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开发等各种方式帮扶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可以说“双万活动”是侨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第二,必须坚持为侨服务,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侨务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大力涵养侨务资源。多数海外侨胞祖居地在农村,多数贫困归侨侨眷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发展事业,建设家乡、发展农业本身也是广大侨胞自身的内在要求,是侨务部门为侨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侨办在引导侨界慈善力量积极参与“双万活动”的过程中,也为侨胞实现善举做了大量服务、引导和维权的工作,不仅广泛联系海外侨胞和慈善机构,也推动了华侨捐赠工作快速发展。实际上,“双万活动”是侨务部门践行为侨服务、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双万活动”作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一个全新的综合工作平台,是对侨务部门开展联谊、服务和引导工作的强化,是发挥侨务优势为西部大开发“送温暖、送科技、送希望”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是侨务扶贫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全面转变的重要载体,更是对侨务经济科技工作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双万活动”是侨务部门创新工作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