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增强为侨服务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NO.2 侨务评说 作者:郑岩
2月19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胡锦涛同志在开班式上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做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他明确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侨务部门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精神,就是要围绕党的十七大关于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这一决策要求,坚持情为侨所系、利为侨所谋、心为侨所想、爱为侨所倾,切实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与方法手段,首要的是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要下气力解决好侨界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从侨务工作来讲,重点是两方面:一是下气力抓华侨农场改革发展问题。这几年,在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共同努力下,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土地确权、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金融历史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全面彻底解决,华侨农场的经营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华侨农场的发展和24万归难侨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海内外产生很好的反响。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华侨农场“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将归难侨的生产、生活问题彻底解决好。二是下气力解决散居社会贫困归侨侨眷生活困难问题。目前,全国约有100多万归侨侨眷生活贫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是一项凝聚侨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去年国务院侨办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9个部门下发《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归侨侨眷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散居贫困归侨侨眷全部纳入当地扶贫开发规划。《意见》下发以来,各省(区、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迅速展开工作。甘肃省外侨办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归侨侨眷定额困难生活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江西省外侨办落实九部委文件精神出实招,联合财政厅等三部门发文提高老归侨生活补贴;北京市侨办行动迅速、深入调研,积极贯彻落实九部委文件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侨务扶贫工作,九部门联合转发国务院九部委文件;福建省侨办联合八部门召开座谈会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今年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持续开展“关爱工程”,建立健全侨务扶贫救助工作机制,推动文件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
要切实维护华侨华人在国内的投资权益。维护海外侨胞在国内的权益特别是投资权益,是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下气力来抓。这几年,我们开展了“维护侨商投资权益行动年”专项活动,推动建立了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涉侨投诉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了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简称“中国侨商会”)和地方侨商会,成立了为侨资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协调处理了一批重大涉侨纠纷和案件。我们将进一步维护华侨华人在国内的投资权益,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协调处理涉侨经济纠纷。
要创新侨务工作方法和机制。这些年,我们树立大侨务观念,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开展侨务工作。如,推动社区侨务工作,努力形成“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局面;建立健全为侨资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侨商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他们在团结、引导、服务侨商中的独特作用;依靠民政、扶贫等职能部门,将贫困归侨侨眷纳入社会救助、扶贫开发工作当中统一帮扶。今后,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精神,进一步由过去主要依靠侨务部门自身作用向注重发挥各涉侨部门优势、运用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侨务工作新格局转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增强为侨服务意识,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