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聚焦全国两会 热议复兴蓝图
2015年NO.1 热点聚焦 作者:勇 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深度不断加强,海外6000万华侨华人的命运越发与祖(籍)国紧密相连,对祖(籍)国的向心力、关注度不断增强。3月3-15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情系桑梓的侨胞们更是纷纷表达对这一盛事的关注,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表达了发挥独特优势参与中国建设发展的强烈意愿。

  列席全国政协会议

  乐于分享中国发展变化

  关注、支持中外交流合作

  今年,共有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的38位海外侨胞列席全国政协会议。他们纷纷表示将发挥优势促进中外之间文化、经贸等的交流与合作。

  (一)关注祖(籍)国发展变化,愿进一步推动中外互动交流与合作。

  3月6日,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会见了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38位海外侨胞。

  “认识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的基本情况,关键是抓住‘四个全面’。”裘援平主任首先为侨胞们详细解读了“四个全面”。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更健康有序往前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沿着法治的轨道向前推进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消除各种毒瘤、干干净净轻装上阵,用党风带动社会风气的改善。

  裘援平主任还介绍,“我们将加紧推动完善涉侨法律法规,推动有关部门在侨商权益保护、海外侨胞出入境便利化等方面有新举措,健全为侨服务的体制和机制。”裘援平主任说,“如果侨胞们有意愿参与国家建设,国侨办会提供便利、搭建平台。”她勉励海外侨胞:“希望你们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会,实现事业发展,并对祖(籍)国的发展做贡献。”裘援平主任表示,今年将要付出更多行动,继续推动建设海外和谐侨社,逐步落实惠侨计划。

  会见中,来自美国的前百人会会长、华美银行董事长吴建民代表38位海外列席侨胞发言,他说这次列席的经历让他感触很深。与会侨胞普遍表示,会将此次列席两会的经历和收获带回所在国,与当地华人分享所看到的祖(籍)国的发展与变化,并向海外介绍各项惠侨计划,进一步推动海外与祖(籍)国的互动交流与合作。

  (二)关注中外文化交流,冀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长期以来,海外侨胞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一直默默耕耘着,两会期间,亦有多位列席侨胞对该项工作提出真知灼见:一是建议加大对海外民间文化活动支持力度。德国莱茵妇女会会长、法兰克福市外国人参事会议员顾裕华提出,海外华人民间文化团体在推广中华文化方面独具优势,开展工作事半功倍。“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华人文化团体‘德华京剧苑’,将京剧对白用德语表达给当地观众,深受欢迎。很多德国观众看懂了京剧,也了解了京剧。”她希望对该类文化团体给予持续性支持,帮助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走得更远。二是建议创新宣传形式推广中华文化。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鹿强表示,应认真研究如何让美国民众特别是儿童了解中国、和中国儿童做朋友。其建议是打造一个有亲和力的卡通动漫形象,“与美国儿童做好朋友”,借此来推广中华文化。

  (三)关注“走出去”战略实施,为中国企业献计献策。

  除了文化“走出去”,列席侨胞对中外间的经贸交流也给予较多关注。在谈到国内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墨西哥中华企业协会主席包容林建议:一是企业要充分了解所在国国情,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握好投资方向。二是“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努力与所在国相关方实现共赢。三是“走出去”的企业最好在所在国找到合作伙伴,特别是应当优先考虑诚实守信、了解当地国情的侨资企业。

  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感受祖(籍)国重视与关怀

  对圆梦蓝图充满信心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发表任内第二份政府工作报告,并再次提出“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作用”,引起侨界广泛热议。侨胞们深切感受到祖(籍)国的重视与关怀,并结合报告内容,畅谈对圆梦蓝图的认识。

  (一)报告再提发挥侨胞独特作用,涉侨论述鼓舞侨心。

  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更好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不断增强。”这对广大侨胞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激励。缅甸东枝福建同乡会理事长黄永忠表示,报告涉侨论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海外侨胞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我们华侨华人要为祖(籍)国建设,以及中外交流合作贡献力量,特别是全身心投入侨团建设,为促进中缅友好作出最大努力。英国内蒙古商会、同乡会会长李茜表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倍受激励,海外侨团将积极发挥作用,更好支持国家侨务工作,成为中英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发展的友好使者。

  (二)报告体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让侨胞进一步看到圆梦希望。

  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华侨华人也有深刻认识。韩国光州全南华侨协会顾问柴歌认为,“四个全面”的提出,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实现“四个全面”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对此翘首以盼。我们海外侨社侨团,将团结广大侨胞,积极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贡献。

  (三)报告彰显深化改革开放决心,激发侨胞参与意愿。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进一步激发了侨胞们参与祖(籍)国改革开放的意愿。沙巴马中联谊协会会长胡逸山认为,报告对深化改革开放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这一点更为着力,尤其是要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海外各界对中国的持续稳健发展抱有很大期望,尤其希望能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有所参与。而中国重申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坚持,配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大家对与中国发展无缝对接更具信心。同时,由于中国大国经济的带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惠及其他国家,海外也在尝试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报告将经济社会发展形容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更是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更愿与中国并肩前行。

  (四)报告提出拓展中外人文交流,侨胞愿发挥独特优势投身其中。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此,南非华侨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庄斌官表示,华侨华人在这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他举例说,自己创建的南非华文图书馆积极服务侨胞,同时面向当地社会,既助推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又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丹麦华人总会会长林燕标同样认为,海外社团是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传承者,在让海外民众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方面,海外侨胞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两会代表、委员发声:

  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

  的重要力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为两会热门话题,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普遍认为,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引导其发挥独特优势助推并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一)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她指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之路,也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友好合作之路。在“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地区,集中着4000多万华侨华人,他们祖祖辈辈在当地生存发展,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联系,还有丰富的生产营销经验,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因此在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裘援平主任举例说,东南亚是海外华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地华商的产业布局都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更有着积极参与建设工业园区、港口,以及海上贸易等愿望。

  此外,这一带密布海外华文媒体、中文学校、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它们也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参与中外人文交流。

  (二)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可以大显身手。

  两会上,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提交提案,建议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积极发挥港澳地区、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作用。“海外华侨华人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广泛的政界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大显身手。”他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有关规划,鼓励和推动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蔡建国也表示,如果能用好海外华侨华人资源,将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他认为,“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才及企业的积极参与。4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世界华商500强中约三分之一分布在东盟各国,是所在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建议进一步优化“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更好发挥重点侨乡作用,更好维护侨胞权益,鼓励其将自身事业发展同“一带一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其独特优势。

  (三)发挥华侨华人作为“海丝”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的作用,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一环。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明确支持福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发挥好福建省侨务资源优势,凸显华侨华人作用,是建设核心区的重要一环。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侨联主席王亚君建议,引导华侨华人积极传播海丝精神和文化,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乡音;邀请他们来闽投资,争取在闽建立若干侨商总部。同时,还应“做好海丝沿线国家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增进他们对故乡的情感认同、对海丝战略的行动支持。”闽籍华侨郭加迪委员则建议,推动建立福建省与东盟政府机构、闽籍华侨华人社团和行业商协会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建设,坚持依靠侨胞力量与深化官方合作相结合,推动海丝战略实施。

  借两会东风

  广大侨界人士积极建言

  汇聚侨智助力科学发展

  除了列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海外侨胞、侨界代表委员积极发声,会场外的侨界人士也纷纷以致信国内侨务部门或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就中国法治建设、治国理政、海外人才引进等积极为祖(籍)国建言献策。

  (一)紧跟形势发展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涉侨法律法规。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在侨界产生广泛共鸣。缅甸仰光云南同乡会理事长张迎春表示,两会体现的依法治国理念让华侨华人充满信心,我们期待进一步完善涉侨法律法规,希望有关部门在侨商权益保护、海外华人入出境便利化等方面尽快出台新举措,以健全为侨服务的体制机制。澳大利亚天津同乡会会长沈铁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至关重要。中国发展速度快,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立法也应有时间观念,法律条款的形成应紧跟形势变化。

  (二)努力实现治国理政新常态,以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

  今年两会期间,“新常态”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热议的话题。韩国新华报社执行董事柴歌认为,“常态”应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新”就“新”在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并更加自觉地遵循这些规律。“新常态”应该是经济求“好”而不仅仅是求“快”,经济上的“新常态”必将带来政治上的“新常态”。希望早日实现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三)降低绿卡门槛,“定向有方”地引进海外人才。

  对于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不少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侨界人士也发表了见解。曾在耶鲁和哈佛任职的徐德清表示,近期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建议在吸引人才方面降低绿卡门槛,避免因为绿卡等问题而影响人才在国内的创新创业。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留美博士李沁认为,用人单位应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对海外人才,在引进上定“向”,使用上有“方”。一是引才要定“向”。用人单位应根据创新项目、重点课题、技术难题等引进人才,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应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引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层次人才。二是用才应有“方”。要以事业聚人,将人才安排在合适岗位放手使用。要搭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孵化基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用待遇留人,用人单位可通过股权和分红等措施,使研发者和创新者合理分享产品收益。要以情动人,尊重海外人才特殊性和创新自主权,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多“接地气”,融入本土。同时,应着眼长远,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项基金,投资海外人才资源开发。

  受两会激励

  华侨华人坚定信念决心

  愿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两会的召开,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侨胞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祖(籍)国建设发展的意愿和信心。

  (一)广大侨胞愿将自身事业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结合起来。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许多华侨华人看到参与祖(籍)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亮点、新机遇,他们纷纷表示希望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将自身事业与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如,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原毅表示,海外侨胞既要发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更要积极参与其中。加拿大渥太华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王文婉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全世界引起关注、得到欢迎。华侨华人对住在国有较深入的了解,可以为发展中外友好关系提供正能量。她建议鼓励开展文化交流,积极提高中国软实力。她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一方面,“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提高软实力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不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相互了解,而如何选择文化内容及传播形式,则需要华侨华人的参与。缅甸仰光云南同乡会理事长张迎春也表示,缅甸侨胞普遍希望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事业发展,并为祖(籍)国发展做出贡献。

  (二)抓住八项惠侨计划全面落实之机,大力发展华文教育。

  缅甸曼德勒云南同乡会理事长暨云华师范学院董事长尚兴玺表示,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在两会期间提出,今年将推进八项“惠侨计划”的全面落实,这让海外华侨华人深切感受到祖(籍)国的关怀。特别是其中的“加快华教发展”等,给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华侨华人将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华文教育,促进海外华文学校朝着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缅甸华文教育整体水平。

  2015年全国两会虽已胜利落下帷幕,但广大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永不落幕,广大侨胞投身祖(籍)国建设发展的壮丽史诗,也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