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中华情 共圆民族梦 ———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京举办
2016年NO.6 热点聚焦 作者:文萱
裘援平希望全球华文作家
以“融通对接”讲好中国故事,
以“一带一路”推进文心相通,
以“中山精神”关注现实变革。
为凝聚全球华文文学界力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借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契机,于2016年11月7日-10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此次大会以“华文寻根、文学铸魂”为宗旨,以“中华情、民族梦”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华文文学创作、传播、研究的文学界人士、影视剧编剧、网络创作人员等330余人到场参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韩启德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作大会主旨报告,副主任谭天星致闭幕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叶辛及加拿大著名诗人洛夫作大会专题演讲。
此次大会举办了“‘一带一路’和华文文学的融合发展”“孙中山与华侨华人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文故事”等八个专题论坛;颁发了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第二届“文化中国•四海文馨”全球华文散文奖等,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广泛关注。海外华侨华人代表表示,通过此次大会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提高了对华文文学的责任感和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感。
鼓励华文作家:
增强民族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韩启德副主席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各位代表致以诚挚问候。他在致辞中特别谈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鼓励华文作家以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梦想,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自信,以创造性的大气象立于世界文化和文学之林的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汇聚多方力量,并寄语华文作家以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梦想、“以文化人”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化基因凝聚海内外中华情。
裘援平主任在大会主旨报告中指出,华文文学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依然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交流的重要方式,也使得海内外华侨华人心灵彼此亲近。她希望全球华文作家以“融通对接”讲好中国故事,以“一带一路”推进文心相通,以“中山精神”关注现实变革。谭天星副主任在闭幕致辞中倡议华文作家、文化工作者积极投入到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中去,深入生活、融入人民,孕育出更有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优秀作品。
代表们表示,韩启德副主席致辞、大会主旨报告等极大地鼓舞了海外华文作家的信心和热情,也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华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
引导华文作家:
用华文文学芬芳“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和华文文学的融合发展”论坛是此次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引导海外华文文学界人士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展开研讨,分享他们笔下的“一带一路”。
与会华文作家纷纷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华文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华文作家的创作具有中华文化内涵,能够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加速作品的推广和传播。德国华文作家高关中表示,他出生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基于浓烈的丝路文化情结,不断萌发出进行相关主题创作的计划,希望发挥文学的力量,开启文学丝绸之路,不断扩大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影响力。有不少华文作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熟悉中华传统与住在国文化,在推进民心相通方面可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土耳其华文作家高丽娟表示,文学宛如灯火能够照亮新的“丝绸之路”,能超越中国和“丝路”沿线国家在民族、地域、文化和信仰上的差异,抵达人的内心深处,点亮人性之美,使人情感相通。她用华人眼光记录土耳其见闻,又用文学的形式将中国介绍给当地民众,让他们读罢不由“爱上中国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表示,马华文学从浓烈的侨民意识发展到鲜明的地方文学色彩,这种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移民的情感变化以及心路历程,随着华文作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华文作家能让中华文化通过其作品在当地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期望华文作家: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大会“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文故事”的分论坛中,海内外华文作家分享经验,为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文故事深入交流,为如何找到中国文化和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对接点、平衡点和融通点,以当地民众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建言献策。
美国华文作家周励表示,在2012年跟随中国科考队去南极和北极,近距离接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雪龙”号船员,她感受到中国现已迈入极地科考强国,中国极地科考人员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里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她要积极将它们写出来,宣扬“雪龙”精神。新加坡华文作家蓉子表示,她书写了一位中国大陆正直无私、勤政廉洁的官员,就是要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优秀代表的美好品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认为,华文作家不仅应用华文讲好中国故事,还应翻译成住在国文字,让中国故事被住在国人民阅读和了解,双语写作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捷克华文作家老木表示,华文作家应在东西文化的对立与矛盾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通过文学更好地表达中国的思维方式,让中国故事有效地进入海外社会。
代表们在会上达成了广泛共识:一是沟通交流,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二是关注、创作真实鲜活的中国故事;三是注重方式方法,探索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通过交流和碰撞,华文作家们一致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华文作家义不容辞的担当,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们将以符合当地表达和为住在国民众所普遍接受的方式,艺术地传播中国国情、经验、故事,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某些疑虑和误解,维护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呼吁华文作家:
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同圆共享中国梦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此次大会还举办了“孙中山与华侨华人文化”分论坛,播放《孙中山与华侨华人》纪录片及颁发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奖”等。华文作家重温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怀念革命先驱的奋斗精神。论坛上,代表们共同分享华侨华人的历史贡献,引发了广泛共鸣。他们表示,观照中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传承并丰富发展孙中山先生当年的理想,关注今日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以及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要将此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源、智慧之源。
最后,大会发布了《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北京)宣言》,呼吁世界华文文学界人士固本弘文、守正出新;心怀家园,讲好故事;多源潜沉,通会贤哲;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守望相助,合作共赢;以民为本,观照现实。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大会意义重大,它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工作者联系起来,构建了世界华文文学网络,他们将延续海外华文文脉,为推进中华优秀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作出贡献,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