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发挥侨团在“一带一路”安保中的“安全杠杆”作用
2017年NO.2 热点聚焦 作者:崔守军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原本在国内安全体制庇护下的公民和企业开始以独立安全需求主体的形式出现,海外安全需求放大。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多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海外安全风险较大。

  当前,中国在境外的市场化投资行为面临“高风险、低安保、损失重、救济弱”的困境。化解当前安全困境,亟需完善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海外安全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和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一带一路”沿线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依托社团组织(即侨团)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海外社会力量。在海外风险的预防和救助中,同胞、同族之间的互助往往是极为重要的资源,海外侨团能够在海外安全实践中发挥独特的“安全杠杆”作用。

  一、“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日益深化,中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数量快速增加,在境外活动范围和影响也逐步扩大,中国国家利益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2015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人员突破1.2亿人次,在外劳务人员达102.7万,在外留学人员达170.88万,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企业逾3万家。

  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性质发生变化,市场化的资本投资完全不同于政府行为下的援助与援建合作。在经历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输出阶段后,中国已经进入资本净输出的新阶段,成为对外投资大国。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首次超过外国直接投资(FDI),成为资本净输出国;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18.3%,仅次于美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净输出国。与政府援建相比,市场化的投资行为更容易受到海外安全风险干扰和侵害。

  中国海外利益的全球化扩散使得海外安全风险压力急剧增大。从海外项目类型上看,中国目前的资本输出,基本上还是以基建工程和资源开发为主,比如铁路、港口、矿山、油气开发等。这些大型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工期长、风险高、回报率低等特点,项目成败与当地政治环境、安全环境密切相关。“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普遍存在政局动荡不稳、社会治安不靖、恐怖主义势力猖獗、政府管控能力薄弱等不利因素,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安全环境不容乐观。2015年,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理社会治安类案件6487件,主要涉及偷盗抢劫、人身伤害、绑架勒索等;其中非洲地区治安事件的发案率高居各洲之首,平均发案率是亚洲和美洲的4倍之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使得中国企业和资本在治安风险防范方面面临的压力随之加大。

  检视当前中国海外安全保护的现状,可以发现在结构和路径上存在两重弊病。其一是,我国海外安全产品的供给结构单一,主要提供主体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十分有限,因而导致海外安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失衡;其二是,海外安全供给的贯彻路径是“由上而下”的,缺乏“由下而上”的呼应机制,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并未充分统筹调配到位,因而海外安全网络不够细密。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其海外安全产品的供给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供给路径是“上下贯通”的,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共同编织出一个密集的海外安全防护网络。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官方主导的领事保护机制之外,还有市场与社会力量的充分介入,海外侨团、私营安保公司、情报与危机管理公司、反绑架公司、行业组织等积极参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发挥出极为重要的替代和补充作用。

  二、重视海外侨团的“安全杠杆”作用

  海外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保护侨胞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关心侨胞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是我国领事保护和侨务工作的重要任务。全球华侨华人总数6000多万,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庞大的海外华侨华人并非无序存在,而是通过侨团组织有机整合在一起。

  侨团是海外侨社赖以生存发展且有序运行的组织形式,也是联系、团结、服务侨胞的重要载体。目前,世界各国的侨团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封闭的个体,而是以地缘、亲缘和业缘为基础建立了各层次的联合组织。

  当前海外侨团联合的趋势不断深化,日益呈现出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世界性的侨团组织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上百个之多。从全球结构上看,海外侨团呈现出一种“伞状结构”的特征,处于“伞轴”位置的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处于“伞辐”位置的是华侨华人社团。

  在海外安全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海外侨胞不只是中国政府保护和服务的对象,更成为中国海外安保体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时代,这种华侨华人之间的守望互助,曾经是海外侨胞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一方面,海外侨团根植于当地社会,与住在国政府及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熟谙当地舆情、民情与社情,人脉资源丰富,政商关系通达,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安全杠杆”;另一方面,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积极参与和推动海外安保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抵御外部安全侵害,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安全与正当权益,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三、侨团可为海外安保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面临日趋复杂严峻的海外安全形势,应该围绕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这条主线,借助侨团平台引导广大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积极发挥侨团的“安全杠杆”作用。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推广海外安全联防机制。近年来,我国部分驻外使领馆已经在试点建立领保联络员及安全联防机制,旨在借助海外社会力量拓展领保服务网络,丰富领事保护的手段和工具。这一机制初步建立了以友好侨团为主要力量的境外安全保护工作队伍,在维护我国机构和公民的海外安全和合法权益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未来,可将海外安全联防机制进一步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的中高风险国家,以增强处置境外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实现对境外安全风险的系统化管控。

  第二,完善“华助中心”服务平台。维护侨胞权益、解决好各类诉求是调动侨团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从2015年起国务院侨办开始在全球支持有实力、有能力、有公信力的海外侨团,在海外侨胞集中的地区设立“华侨华人互助中心”(简称“华助中心”),与当地警务、司法、移民、海关、税务等部门建立了良好关系,旨在为侨胞提供关爱帮扶、维护侨胞正当权益。例如,针对南非社会治安常年不靖的恶劣状况,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与当地政府、警方及司法部门建立了治安巡逻、快速反应和联动机制,有效改善了华人生存环境。除相互帮扶与支持外,“华助中心”还能有效加强侨团之间横向联动,以及侨团与政府机构之间纵向协调,有利于扩大影响,展现族群力量。

  综上所述,在“一带一路”安保体系建构中,应注重依托海外侨胞资源和网络优势,发挥海外侨团的“安全杠杆”作用。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充分调动当地侨团积极性,通过搭建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我国驻外机构可借助海外安全联防机制与“华助中心”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功能,既可提升对海外风险的应对能力,又可切实维护华侨华人的安全与正当权益。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出 版:《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主 编:董传杰
副主编:田 莉
编辑部:姜红星 王 振 王建国
本期执行编辑|王 振
美术设计/版式设计|陈 悦
刊 号: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
    35号《侨务工作研究》
    编辑部
邮 编:100037
电 话:010-68320141
      88387581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工作研究》编辑部 版权所有